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9445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包括塔体,以及在塔体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浆液池、喷淋系统及除雾器,原烟入口设置在浆液池上方,喷淋系统下方,净烟出口设置在塔顶,该除雾器上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弯折的除雾叶片,相邻两除雾叶片之间形成除雾流道,该除雾流道由下而上弯曲上升,该除雾叶片弯折处为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通过对除雾器叶片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圆滑过渡的波浪形弯曲结构,没有直折角,不会形成冲洗死角,液滴不会在叶片上沉积和结垢,不会造成除雾器的堵塞、坍塌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净化塔,尤其是涉及一种对除雾器进行优化设计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
技术介绍
在火电厂、环保、石油、化工、轻工、冶金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燃煤会产生的烟尘、硫化物等污染物。此类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包括干法、湿法和半湿法,其中应用较多的是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然而,现有技术提供的烟气净化塔的除雾器一般采用并排设置的弯折叶片,叶片上容易沉积污垢,不易冲洗,时间久了还会发生堵塞、坍塌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雾器叶片容易清洗不易结垢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包括塔体,以及在塔体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浆液池、喷淋系统及除雾器,原烟入口设置在浆液池上方,喷淋系统下方,净烟出口设置在塔顶,该除雾器上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弯折的除雾叶片,相邻两除雾叶片之间形成除雾流道,该除雾流道由下而上弯曲上升,该除雾叶片弯折处为圆弧过渡。优选地,该多个叶片等间距布置。优选地,该除雾器的上下方向都设置有朝向除雾器叶片的喷淋装置。优选地,还包括一气流均布板,其设置在喷淋系统下方,原烟入口上方,该气流均布板上均匀分布多个圆形通孔,且开孔率为33%。优选地,圆形通孔直径与气流均布板的直径之比为1:10。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圆形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优选地,该净烟出口垂直塔体朝向塔体外侧。 优选地,浆液池内安装有多个侧进式搅拌器。优选地,还包括一静电除尘脱汞系统,其设置在除雾器上方,净烟出口下方。优选地,该喷淋系统采用雾化喷淋系统。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通过对除雾器叶片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圆滑过渡的波浪形弯曲结构,没有直折角,不会形成冲洗死角,液滴不会在叶片上沉积和结垢,不会造成除雾器的堵塞、坍塌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烟气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一气流均布板及一除雾器;图2为图1所示气流均布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除雾器的放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除雾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包括塔体17,以及在塔体17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浆液池11、气流均布板12、雾化喷淋系统13、除雾器14及静电除尘脱汞系统17,原烟入口 15设置在浆液池11上方,雾化喷淋系统13下方,净烟出口 16垂直塔体17朝向塔体17外侧。静电除尘脱汞系统17对处理过的烟气进一步进行脱汞、除尘作用,进一步净化污染烟气,提高净化效果。该浆液池11内设置有碱液,用于与原烟中的SO2等污染气体起反应,以去除该污染气体。该浆液池11内还设置有多个侧进式搅拌器111,以不停地搅拌碱液,使碱液与SO2等污染气体充分反应。原烟入口 15设置在浆液池11上方,雾化喷淋系统13下方,从塔体17 —侧进入,进入塔体17后,上升至气流均布板12,经气流均布板12的均布作用,使得气流均匀分布,以便于最大限度地与雾化喷淋系统13喷出的雾状碱液颗粒充分接触,充分反应。请一并参阅图2,该气流均布板12采用耐腐蚀的3161不锈钢材质、焊制在原烟入口 15的上方1.5m处,其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122,开孔率为33%,按正三角法开孔,即每相邻两个圆形通孔122之间的距离相等,且该圆形通孔122的直径与塔体17内腔截面直径之比为1:10。雾化喷淋系统13上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雾化喷头(图未示),并通过循环管道与浆液池11相连通,以将浆液池11内的碱液抽送至雾化喷头喷出,形成碱液雾气,与经气流均布板12上升的原烟充分接触其反应。请一并参阅图1、图3及图4,经雾化处理过的烟气在塔体17内进一步上升至除雾器14,该除雾器14上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弯折的除雾叶片141,该多个除雾叶片141平行间隔设置,且弯折处圆弧过渡,相邻两除雾叶片之间形成除雾流道(未标号),该除雾流道由下而上弯曲上升。脱硫后的烟气进入除雾器14进行液滴的脱除处理,在相邻两片除雾叶片141之间所形成的弯曲除雾流道内随流道上升移动,在流经弯曲部位会产生离心力作用,在离心力以及惯性的作用下,烟气在除雾流道内连续改变气流方向的过程中,所携带的液滴与除雾叶片141相碰撞而被附着在除雾叶片141表面,随着除雾叶片141表面上液滴的扩散和重力沉降,形成较大的液滴沿着除雾叶片141下落至浆液池内,从而实现液滴的捕捉、分离。由于除雾叶片141折角处为圆弧过渡设计,没有直折角,不会形成冲洗死角,液滴不会在叶片上沉积和结垢,不会造成除雾器的堵塞、坍塌问题。烟气在除雾器14内将雾气消除后,再上升至静电除尘脱汞系统17进行脱汞和除尘处理,最后净化后的烟气经塔体17顶部一侧的净烟出口 16排出。净烟出口垂直塔体17设置,使得上升的气流在塔体17内迂回流动,气流更加缓和,便于在塔体17内更充分地反应和处理。在替代的实施例中,该气流均布板12上的开孔还可以是三角形孔、矩形孔等多边形孔;气流均布板12的开孔率也可以是在30%-40%之间。本技术提供的气流均布板12经过多次实验测试,发现开孔率采用33%,采用等间距分布的圆形通孔122,且圆形通孔122直径与塔体17内腔截面直径之比为1:10,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烟气在气流均布板12上与雾化喷淋形成的碱液形成扰动剧烈的鼓泡液层区,使得气液扰动混合剧烈,湍流程度加大,气液接触充分,传质效果达到最好。本技术提供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通过对除雾器叶片141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圆滑过渡的波浪形弯曲结构,没有直折角,不会形成冲洗死角,液滴不会在叶片上沉积和结垢,不会造成除雾器的堵塞、坍塌问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主权项】1.一种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包括塔体,以及在塔体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浆液池、喷淋系统及除雾器,原烟入口设置在浆液池上方,喷淋系统下方,净烟出口设置在塔顶,其特征在于,该除雾器上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弯折的除雾叶片,相邻两除雾叶片之间形成除雾流道,该除雾流道由下而上弯曲上升,该除雾叶片弯折处为圆弧过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叶片等间距布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该除雾器的上下方向都设置有朝向除雾器叶片的喷淋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流均布板,其设置在喷淋系统下方,原烟入口上方,该气流均布板上均匀分布多个圆形通孔,且开孔率为3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圆形通孔直径与气流均布板的直径之比为1:10。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圆形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该净烟出口垂直塔体朝向塔体外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浆液池内安装有多个侧进式搅拌器。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烟气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烟气净化塔,包括塔体,以及在塔体内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浆液池、喷淋系统及除雾器,原烟入口设置在浆液池上方,喷淋系统下方,净烟出口设置在塔顶,其特征在于,该除雾器上设置有多个波浪形弯折的除雾叶片,相邻两除雾叶片之间形成除雾流道,该除雾流道由下而上弯曲上升,该除雾叶片弯折处为圆弧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玉张泽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瑞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