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膜支架及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8980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膜支架及过滤装置,其中,过滤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基膜;支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清水腔,支架本体上还开设有多个间隙,多个间隙均与清水腔相连通;基膜支撑在支架本体的侧壁外,且基膜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膜支架,流体穿过基膜的上的通孔,然后在穿过间隙,流入清水腔内,在此过程中,流体中的大分子物质、颗粒等在基膜上逐渐堆积形成过次生膜,对流体进行过滤,基膜的设置能够快速的生成次生膜,即减少前期次生膜的产生时间,从而提高了过滤膜支架的过滤效率,且由于次生膜具有基膜,从而使次生膜更加的稳定,过滤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组分过滤、分离和提纯领域中的过滤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滤膜支架及具有该次生膜支架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过滤膜支架是由过滤片组成,过滤膜形成不易控制、时间长且膜形成不够均匀,影响水处理效果。过滤膜形成后防止膜的破坏,需要控制膜通量在适当范围,污水处理效率较低。现有的过滤膜支架,需控制清水腔中的水流量,防止流体压力过高对膜造成破坏。由于膜通量和清水腔中水流量较低,过滤片振动能力弱,自清洁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的过滤膜稳定,过滤效果好的过滤膜支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过滤膜支架的过滤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清水腔,所述支架本体上还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间隙,多个所述间隙均与所述清水腔相连通;和基膜,所述基膜支撑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外,且所述基膜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本技术提供的过滤膜支架,流体穿过基膜的上的通孔,然后在穿过间隙,流入清水腔内,在此过程中,流体中的大分子物质、颗粒等在基膜的作用下逐渐堆积形成过次生膜,同时当流体通过支架本体的间隙时,产生与流体的流向相反的作用力,对基膜形成支撑,且基膜在作用力和流体流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在支架本体外表面的设定距离处,使次生膜对流体进行过滤,过滤膜支架的该种结构,能够快速的生成次生膜,即减少前期次生膜的产生时间,从而提高了过滤膜支架的过滤效率,且由于次生膜具有基膜,从而使次生膜更加的稳定,过滤效果更好,同时,该次生膜的通量大,清水腔的流体的流量增大,流体的处理效率高。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过滤膜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沿竖直向上的方向,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的周长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的周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的周长逐渐增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沿竖直向上的方向,位于上方的所述间隙的高度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间隙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多个子本体,每一所述子本体上均设有多个所述间隙,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同一所述子本体的侧壁的外面表周长相同,不同所述子本体的侧壁的外面表周长逐渐增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同一所述子本体上的多个所述间隙的高度相同,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不同所述子本体上的所述间隙的高度逐渐增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侧壁的外表面凹凸不平;和/或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凹凸不平。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多个依次叠放的叠片,所述叠片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多个所述叠片的所述通孔连接构成所述清水腔,相邻所述叠片之间设置有支撑件,以使所述相邻叠片之间具有供流体流过的所述间隙,且位于上方的所述叠片的外端面的周长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叠片的外端面的周长;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下端,并密封所述清水腔的下端;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多个所述叠片和所述密封板连接在一起构成所述支架本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为空心的柱体,所述柱体的所述空心构成所述清水腔,所述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柱体的侧壁的所述间隙。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罐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膜支架,所述过滤膜支架设置在所述过滤罐内。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过滤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方面提供的过滤膜支架,能够快速的生成次生膜,即减少前期次生膜的产生时间,从而提高了过滤膜支架的过滤效率,且由于次生膜具有基膜,从而使次生膜更加的稳定,过滤效果更好,同时,该次生膜的通量大,清水腔的流体的流量增大,流体的处理效率高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过滤膜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支架本体,101清水腔,102间隙,103叠片,104密封板,105连接件,2基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膜支架。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I和基膜2。具体地,支架本体I的中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清水腔101,支架本体I上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间隙102,多个间隙102均与清水腔101相连通;基膜2支撑在支架本体I的侧壁外,且基膜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的截面面积小于间隙102的截面面积。其中,基膜2可贴合在支架本体I的侧壁外,或者,基膜2与支架本体I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本技术提供的过滤膜支架,流体穿过基膜2的上的通孔,然后在穿过间隙102,并流入清水腔101内,在此过程中,流体中的大分子物质、颗粒等在基膜的作用下逐渐堆积形成过次生膜,同时当流体通过支架本体I的间隙时,产生与流体的流向相反的作用力,对次生膜形成支撑,且次生膜在作用力和流体流的共同作用下,保持在支架本体I外表面的设定距离处,使次生膜对流体进行过滤,过滤膜支架的该种结构,能够快速的生成次生膜,即减少前期次生膜的产生时间,从而提高了过滤膜支架的过滤效率,且由于次生膜具有基膜2,从而使次生膜更加的稳定,过滤效果更好,同时,该次生膜的通量大,清水腔101的流体的流量增大,流体的处理效率高。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沿竖直向上的方向,位于上方的支架本体I的侧壁的周长大于位于下方的支架本体I的侧壁的周长。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位于上方的过滤膜支架本体I的侧壁的周长大于位于下方的滤膜支架本体I的侧壁的周长,且间隙102为沿着过滤膜支架本体I的侧壁的周向设置的环形间隙102,即位于上方的间隙102的过流体截面积(垂直于流体的流向)大于位于下方的间隙102的过流体截面积,使得上方的间隙102较下方的间隙102过流体易,再加上上方间隙102处的流体压力较下方间隙102处的流体压力小,使得上下方间隙102处的过流体量趋于一致,这样,由流体中的大分子物质、颗粒等在基膜上形成的次生膜时,由于流经上下间隙102的流体的量相同,即形成次生膜的大分子物质、颗粒等的量一致,使得在过滤膜支架的上下方能够同时形成次生膜,且次生膜受到的水流冲刷的作用相同,有利于保持次生膜的稳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沿竖直向上的方向,位于上方的间隙102的高度大于位于下方的间隙102的高度。在该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清水腔,所述支架本体上还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间隙,多个所述间隙均与所述清水腔相连通;和基膜,所述基膜支撑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外,且所述基膜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晔南赵志强王维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