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停站的列车,它主要由置放于车厢中间的双层座席系统、以车轮为动力的运输系统、以及装有动力的交换车厢系统组成。该旅客列车进站不用停车,旅客在车内乘坐运输带行车,在载客量比常规列车有很大增加的情况下,还可提供大量的卧铺。(*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交统运输领域,涉及一种旅客列车,特别是一种不停站的旅客列车。目前的旅客列车,每逢进站都要经过刹车、停车、待旅客上下车后再重新启动等几个过程,不但浪费了大量的动力、燃料,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从而使列车的平均时速大大降低。据粗略统计,我国普通客运列车的平均时速仅为40-50公里左右,效率极为低下。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铁路客运列车。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1、座席系统就现有的车厢,在其两边各留出人行过道。长条四人座席置于中间,在每个相对而坐的座席单元,其上再架两个同一靠背的四人座席。即在每个较高的座席靠背上,安一横板作为上层座席的地板,将下层两个相对座席外侧的四个铁腿向上延伸至190厘米处,然后两两对应相联,中间设置共用靠背,即为两个四人座席。在下层座席的适当位置,装上脚梯,旅客即可脚踏该梯通向上层座席。2、传输系统每节车厢取两个轮轴,在各轴两端分别装一小皮带轮,并分别以皮带连结第一从动轴上的两个较大的皮带轮。第一从动轴的两端,分别再装一较小的皮带轮,在车厢过道下部的适当位置,分别装一短轴,其一端以较大皮带轮分别与第一从动轴上的小皮带轮连结。(每轴其中一侧的皮带一定要交叉连接,从而能够使两个短轴得到转向相反的效果)。在两短轴的另一端,分别装两个相距一定宽度的链轮。链轮上面,铺基本与过道同宽的两边安有导链的钢板运输带。该种钢板运输带每段以绞链轴相连。这样,随着车轮的运转,经两级减速,链轮即可带动运输带并载人前进。过道两侧运输带相向运动,过往行人即可随时乘用。整个列车用一条运输带循环往复,在车头与车尾拐弯处的外侧,渐次垫高至直角再渐次平复,则运输带在该处即可随着运动自行拐弯。运输带上每隔一定距离,安一上部与滑动胶带相交固结下部与运输带相交固结的立杆。滑动胶带上装有把手,以便旅客站在运输带上作为扶手。3、车厢交换系统在列车的尾部设置一节本身带有动力的车厢,供旅客上下车周转使用,准备下车的旅客听到广播预报后,立即乘运输带,来到车尾的周转车厢。列车进站后,打开车厢之间的自动连挂装置,甩下该车厢,则它在本身动力的驱动下,进入预定站台,让旅客下车。而整个列车却继续前进。需要乘坐该车的旅客,预先进入停在本站的装有动力的车厢中,待列车驶过叉路口,立即驶入同一轨道后续追赶。追上以后撞上列车的自动挂钩,关闭发动机,随列车前进。这时,列车尾部的车厢放下连结板,尾随车厢打开前门,则旅客即可通过连结板,进入列车本体,并乘运输带前去任何车厢入座。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层座席结构简图,图2为钢板运输带动力传递示意图,图3为车厢内座席与运输带布局示意图,图4为运输带与滑动胶带连结示意图,图5为交换车厢系统示意图。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1、座席系统就现有的车厢,在其两边各留出人行过道(1)、(2),长条四人座席(3)置于车厢中间,就每个相对而坐的座席单元(5)、(6),其上再架两个同一靠背(9)的四人座席(7)、(8),即在每个较高的座席靠背(10)、(11)上,安一横板(12)、(13)作为上层座席的地板,将下层两个相对座席外侧的四个铁腿向上延伸至190厘米处,然后两两对应相联,中间设一置共用靠背(9),即为两个四人座席(7)、(8)。在下层座席的适当位置,装上脚梯,旅客即可脚踏该梯通向上层座席。2、传输系统每节车厢取两个轮轴,在各轴两端分别装一小皮带轮(40)、(41),并分别以皮带连结第一从动轴(42)上的两个较大的皮带轮(43)、(44),第一从动轴(42)的两端,分别再装一较小的皮带轮(45)、(46),在车厢过道下部的适当位置,分别装一短轴(15)、(16),其一端以较大皮带轮(47)、(48)分别与第一从动轴上的小皮带轮(45)、(46)连结。(每轴其中一侧的皮带一定要交叉连接,使两个短轴到转向相反)。在两短(15)、(16)的另一端,分别装两个相距一定宽度的链轮(21)、(22),(23)、(24),链轮上面,铺基本与过道同宽的两边安有导链的钢板运输带(25)、(26)。运输带每段以绞链轴相连。这样,随着车轮的运转,经两级减速,链轮即可带动运输带(25)、(26)载人前进。过道两侧运输带相向运动,过往行人即可随时乘用。整个列车用一条运输带循环往复。在车头与车尾拐弯处的外侧,渐次垫高至直角再渐次平复,则运输带(25)、(26)即可随着运动自行拐弯。运输带上每隔一定距离,安一上部与滑动胶带(27)、(28)固结下部与运输带(25)、(26)固结的立杆(30)。滑动胶带上装有把手,以便旅客站在运输带上作为扶手。3、车厢交换系统在列车的尾部设置一节本身带有动力的车厢(30),供旅客上下车周转使用,准备下车的旅客听到广播预报后,立即乘运输带(26),来到车尾的周转车厢(30)。列车进站后,打开车厢之间的自动连挂装置(32),甩下该车厢,则它在本身动力的驱动下,进入预定站台,让旅客下车。而整个列车却继续前进。需要乘坐该车的旅客,预先进入停在本站的装有动力的车厢(34),待列车驶过叉路口,立即驶入同一轨道后续追赶。追上以后撞上列车的自动挂钩(36),关闭发动机,随列车前进。这时,列车尾部的车厢放下连结板,尾随车厢打开前门,则旅客即可通过连结板,进入列车本体,并乘运输带(25)去任何车厢入座。为使二车很好配合,列车进站时可稍微放慢速度,待连结好后再加速前进。这样用现有轨道,列车时速即可大大提高。(55)、(56)为旅客列车车厢下一端的两根车轴。权利要求1.一种不停站的旅客列车,其特征在于a、座席系统车厢两边各留出人行过道(1)、(2),长条四人座席(3)置于车厢中间;在每个较高的座席靠背(10)、(11)上,安一横板(12)、(13);下层两个相对座席外侧的四个铁腿向上延伸至190厘米处,然后两两对应相联,中间设一置共用靠背(9),即为两个四人座席(7)、(8);在下层座席的适当位置,装上脚梯;b、传输系统每节车厢取两个轮轴,在各轴两端分别装一小皮带轮(40)、(41),并分别以皮带连结第一从动轴(42)上的两个较大的皮带轮(43)、(44);第一从动轴(42)的两端,分别再装一较小的皮带轮(45)、(46);在车厢过道下部的适当位置,分别装一短轴(15)、(16),其中一端以较大的皮带轮(47)、(48)分别与第一从动轴上的小皮带轮(45)、(46)连结;第一从动轴其中一侧的皮带要交叉连接;在两个短轴(15)、(16)的另一端,分别装两个相距一定宽度的链轮(21)、(22)、(23)、(24);链轮上面,铺设基本与过道同宽的两边安有导链的钢板运输带(25)、(26);运输带每段以绞链轴相连;两侧运输带其一侧下部的短轴与第一从动轴以皮带交叉连结;整个列车用一条运输带循环往复;在车头与车尾运输带拐弯处的外侧,渐次垫高至直角再渐次平复,使运输带(25)、(26)可随着运动自行拐弯;运输带上每隔一定距离,安一上部与滑动胶带(27)、(28)固结下部与运输带(25)、(26)固结的若干立杆(30);滑动胶带上装有把手;c、车厢交换系统在列车的尾部设置一节本身带有动力及自动连挂装置,制有前门,装有连结板的交换车厢;旅客上下车车站备有该车厢(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停站的旅客列车,其特征在于:a、座席系统:车厢两边各留出人行过道(1)、(2),长条四人座席(3)置于车厢中间;在每个较高的座席造背(10)、(11)上,安一横板(12)、(13);下层两个相对座席外侧的四个铁腿向上延伸至190厘米处,然后两两对应相联,中间设一置共用靠背(9),即为两个四人座席(7)、(8);在下层座席的适当位置,装上脚梯;b、传输系统:每节车厢取两个轮轴,在各轴两端分别装一小皮带轮(40)、(41),并分别以皮带连结第一从动轴(42)上的两个较大的皮带轮(43)、(44);第一从动轴(42)的两端,分别再装一较小的皮带轮(45)、(46);在车厢过道下部的适当位置,分别装一短轴(15)、(16),其中一端以较大的皮带轮(47)、(46)连结;第一从动轴其中一侧的皮带要交叉连接;在两个短轴(15)、(16)的另一端,分别装两个相距一定宽度的链轮(21)、(22)、(23)、(24);链轮上面,铺设基本与过道同宽的两边安有导链的钢板运输带(25)、(26);运输带每段以绞链轴相连;两侧运输带其一侧下部的短轴与第一从动轴以皮带交叉连结;整个列车用一条运输带循环往复;在车头与车尾运输带拐弯处的外侧,渐次垫高至直角再渐次平复,使运输带(25)、(26)可随着运动自行拐弯;运输带上每隔一定距离,安一上部与滑动胶带(27)、(28)固结下部与运输带(25)、(26)固结的若干立杆(30);滑动胶带上装有把手;c、车厢交换系统:在列车的尾部设置一节本身带有动力及自动连挂装置,制有前门,装有连结板的交换车厢;旅客上下车车站备有该车厢(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爽,
申请(专利权)人:邹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