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级加辅助力丝杆联动装置,包括主体管组件(30)、主体管动力组件(31)、第一丝杆组件(33)、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2)和弹簧(13),第一丝杆组件(33)包括第一级丝杆(14)和丝杆接头组件(34),丝杆接头组件(34)套置于第一级丝杆(14)的外牙上,第一级丝杆(14)与主体管动力组件(31)的输出端相连,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2)包括设有内牙的支撑管(12)以及设有外螺纹的外丝杆(11),支撑管(12)的后端固定连接丝杆接头组件(34),支撑管(12)与主体管组件(30)之间设有弹簧(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丝杆传动结合辅助力原理,在结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解决了多级丝杆传动时电机输出力值小的技术难点,且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本技术涉及丝杆传动
,具体地说是一种三级加辅助力丝杆联动装置。丝杆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在直流电机的带动下,丝杆作旋转运动,在定向装置约束下,丝杆螺母(NUT)成水平直线或垂直直线运动,即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根据目前对该机构所应用的情况来看,尽管单级丝杆的直线运动易于实现,但难以实现两级或多级丝杆的直线运动,而单级丝杆直线传动,其行程有限,应用领域受限等。此外,该机构可用于实现重型门板或者过重的汽车后备箱的自动开合,根据目前所应用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I)需要配合外部重物的重量而设定辅助力机构的力值;(2)需要有外部重物时才能工作,且噪音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三级加辅助力丝杆联动装置,采用丝杆传动结合辅助力原理,从而在结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解决了多级丝杆传动时电机输出力值小的技术难点,且噪音小。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三级加辅助力丝杆联动装置,包括主体管组件30、主体管动力组件31、第一丝杆组件33、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2和弹簧13,所述主体管组件30可移动式套设于主体管动力组件31外部,所述第一丝杆组件33包括第一级丝杆14和丝杆接头组件34,所述丝杆接头组件34套置于第一级丝杆14的外牙上,所述第一级丝杆14与主体管动力组件3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2包括设有内牙的支撑管12以及设有外螺纹的外丝杆11,所述支撑管12固定连接在主体管组件30内部,所述外丝杆11旋入式连接在支撑管12内部,所述支撑管12的后端固定连接丝杆接头组件34,所述支撑管12与主体管组件30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主体管组件30前端,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管动力组件31的输出端处。所述主体管组件30包括导程管3,所述导程管3前端装有塑料球窝一 9,所述塑料球窝一 9通过球窝座8安装在导程管3上。所述主体管动力组件31包括马达22和主体管I,所述马达22安装在主体管I内后部,所述第一级丝杆14安装在主体管I内前部,所述第一级丝杆14末端连接马达22输出端,所述主体管I后端装有塑料球窝二 24,所述塑料球窝二 24通过主体管下接头23安装在主体管I上。所述导程管3内壁设有沟槽,所述主体管I前端外壁设有突起26,所述突起26嵌入导程管3内壁的沟槽内,所述导程管3通过突起26、沟槽可移动式连接主体管I。所述主体管I内马达22输出端处设有中置环21,所述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中置环21处,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导程管3或支撑管12前端。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由于设置有弹簧、第一丝杆组件以及与第一丝杆组件联动的外丝牙导程管组件,弹簧设置于主体管组件与外丝牙导程管组件的支撑管之间,并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主体管组件的前端,将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管动力组件的输出端处,该装置采用的是丝杆传动结合辅助力原理,从而在结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使用两级丝杆联动和辅助力装置,解决了多级丝杆传动时电机输出力值小的技术难点;此外,本技术所述的三级加辅助力丝杆联动装置解决了空间受限情况下,丝杆装置和辅助力装置的相互配合和输出力值的相互补充,且克服了传统丝杆传动结构噪音大的问题。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第一丝杆组件旋转至末端);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外丝牙导程管组件旋转至末端);图4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中主体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主体管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外丝牙导程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第一丝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管2、丝杆下接头3、导程管4、挡圈5、垫片一 6、外丝杆上接头7、自攻螺钉8、球窝座9、塑料球窝一 10、挡片一 11、外丝杆12、支撑管13、弹簧14、第一级丝杆15、垫片二 16、挡片二 17、轴承18、花键轴插件19、花键轴20、旋转接头21、中置环22、马达23、主体管下接头24、塑料球窝二 25、外丝杆下接头26、突起30、主体管组件31、主体管动力组件32、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3、第一丝杆组件34、丝杆接头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主体管组件30、主体管动力组件31、第一丝杆组件33、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2和弹簧13,主体管组件30可移动式套设于主体管动力组件31外部,第一丝杆组件33包括第一级丝杆14和丝杆接头组件34,丝杆接头组件34套置于第一级丝杆14的外牙上,第一级丝杆14与主体管动力组件31的输出端相连,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2包括设有内牙的支撑管12以及设有外螺纹的外丝杆11,支撑管12固定连接在主体管组件30内部,外丝杆11旋入式连接在支撑管12内部,支撑管12的后端固定连接丝杆接头组件34,支撑管12与主体管组件30之间设有弹簧13,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主体管组件30前端,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管动力组件31的输出端处。本技术中,主体管组件30包括导程管3,导程管3前端装有塑料球窝一 9,塑料球窝一 9通过球窝座8安装在导程管3上,导程管3内壁设有沟槽,主体管I前端外壁设有突起26,突起26嵌入导程管3内壁的沟槽内,导程管3通过突起26、沟槽可移动式连接主体管I。主体管动力组件31包括马达22和主体管1,马达22安装在主体管I内后部,第一级丝杆14安装在主体管I内前部,第一级丝杆14末端连接马达22输出端,主体管I后端装有塑料球窝二 24,塑料球窝二 24通过主体管下接头23安装在主体管I上,该主体管I内马达22输出端处设有中置环21,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中置环21处,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导程管3或支撑管12前端。本技术是一种三级加辅助力丝杆联动动力输出装置,其主要结构为:直流电机传动(动力输入)一中间件连接机构一第一丝杆组件传动一第二级丝杆传动机构(外丝牙导程管组件)一定向固定装置一包裹丝杆的辅助力装置(弹簧动力辅助等)一辅助力和电机动力输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马达的带动下,联动第一丝杆组件旋转,促使第一丝杆组件开始上升,同时辅助力装置输出辅助力,当第一丝杆组件的丝杆接头组件上升至第一级丝杆顶部后,使第一级的机构组件和丝杆一起连体旋转,从而联动外丝牙导程管组件上升,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主体管端部突起部分嵌入导程管内壁的沟槽内,使输出支点在二级丝杆传动机构运动下做直线运动式动力输出。本技术在马达的带动下,第一级丝杆旋转,在定向装置约束下,螺母(NUT)成水平直线或垂直直线运动,即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同时充分利用丝杆外部包裹的辅助力机构产生的辅助力,而减少电机输出功率,降低能耗。本技术的运动中,由主体管动力组件端部钩住内丝牙导程管组件,从而自动器最大伸展并停止工作。比如,汽车后尾箱的结构非常紧凑,使用该两节丝杆联动装置,在不改变车体任何结构前提下,让后盖的运行距离大幅度增加,从而能开启更大的角度。本技术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级加辅助力丝杆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管组件(30)、主体管动力组件(31)、第一丝杆组件(33)、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2)和弹簧(13),所述主体管组件(30)可移动式套设于主体管动力组件(31)外部,所述第一丝杆组件(33)包括第一级丝杆(14)和丝杆接头组件(34),所述丝杆接头组件(34)套置于第一级丝杆(14)的外牙上,所述第一级丝杆(14)与主体管动力组件(3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外丝牙导程管组件(32)包括设有内牙的支撑管(12)以及设有外螺纹的外丝杆(11),所述支撑管(12)固定连接在主体管组件(30)内部,所述外丝杆(11)旋入式连接在支撑管(12)内部,所述支撑管(12)的后端固定连接丝杆接头组件(34),所述支撑管(12)与主体管组件(30)之间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固定在主体管组件(30)前端,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管动力组件(31)的输出端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
申请(专利权)人:拮泊上海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