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8683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送带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传送带和驱动传送带传送的电机,机架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移配合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传送带跑偏量且控制电机启闭的检测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任意调节检测控制装置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检测到传送带跑偏的位移量,且能有效控制电机启闭的检测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能够检测传送带跑偏的>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巧克力在生产的过程中,经过搅拌完成后的呈液体状的巧克力,会通过滴浇机滴到传送带上,呈液体状的巧克力在滴落的过程中或是滴落到传送带上后,会快速的凝固,从而通过传送带进行运输进入到下一道程序中。然而在传统的巧克力运输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缺陷,因为传送带通过传送棍带动传动且存在着相对的运动,同时两者之间只是存在着摩擦,并没有一些限位结构,所以传送带在传送一段时间后,会偏离传送辊的预定轨道,即传送带会脱离传送辊,然而由于传送带为软质材料制成的,所以传送带一旦没有传送辊的支撑后,在传送带上运输的巧克力会掉落到地上,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而且一旦传送带偏离原来的预定轨道之后,巧克力通过滴浇机滴到传送带上的巧克力会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从而会给下一道工序中的操作者带来一些不便。因此一些厂商便会在传送带的两侧添加了挡板,用挡板的侧壁来限定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传送带是软质材料的,所以挡板并不会起到很好的限位效果,因为当传送带具有偏离传送滚的预定轨道的趋势时,传送带的边缘位置就会与挡板的侧壁相抵触到,同时由于传送带为软质材料,所以传送带并不会在挡板的抵触下而改变传送的方向,只会继续往偏离的防线传送,造成传送带的边缘位置发生褶皱且都堆叠在挡板侧壁处的现象,所以并没有起到限位的效果,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任意调节检测控制装置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检测到传送带跑偏的位移量,且能有效控制电机启闭的检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送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带和驱动传送带传送的电机,机架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移配合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传送带跑偏量且控制电机启闭的检测控制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在滑槽中滑动时,能够带动检测控制装置的移动,调节传送带和检测控制装置之间的距离(即调节预设定值),所以当传送带的跑偏量达到预设定值时,就会被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到,然后检测控制装置便会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从而使得传送带的传动停止,该设置使得本技术在输送不同质量的巧克力时,可以调节不同的预设定值,即允许有不同程度的跑偏量,从而使得本技术的灵活性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检测控制装置的设置,也使得电机能够及时的停止运行,有效的防止了传送带的跑偏量过大,而导致在传送带上运输的巧克力会掉落到地上,防止了原料的浪费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传送带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滑块和检测控制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使得传送带不管往哪侧偏移,都能够被检测控制装置检测到,并且控制电机的启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滑槽和滑块通过燕尾槽配合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燕尾槽配合,能够有效的对配合在滑槽中的滑块进行限位,防止滑块脱离滑槽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滑槽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滑块滑移量的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测量出滑块滑移的距离,以及检测控制装置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检测控制装置包括驱动单元,为电机提供电流以驱动电机转动;光电感应单元,用于检测传送带的跑偏位移量并输出感应信号;放大单元,将感应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单元的通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单元给电机提供电源,驱动电机的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的传动,当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偏移了传送辊的预设轨道,且当传送带的跑偏位移量达到预设定值时,会被光电感应单元检测到,然后光电感应单元会发出一感应信号给放大单元,放大单元将感应信号放大呈控制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接受到控制信号后的控制单元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控制驱动单元的通断,从而控制电机的停止,而电机的停止会使得传送辊的停止,进而使得传送带停止运输,因此便会及时有效的防止传送带上的巧克力会因为传送带的继续偏移而掉落的现象,防止了原料的浪费现象,而且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会发生机械摩擦损耗,进一步的节约了生产的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光电感应单元包括两个输出端并联的光电传感器,当检测到传送带跑偏的位移量大于预设定值时向放大单元输出感应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带跑偏的位移量大于预设定值时,就会被设置在传送带侧边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从而光电传感器便会输出一个微弱的感应信号给放大信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放大单元包括放大器,放大器的输入端接收感应信号,通过放大器将感应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且通过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大器通过接收端接受到由光电传感器输出的感应信号后,对感应信号进行放大转换成控制信号并且通过输出端将控制信号输送给控制单元,使得控制信号能被控制单元感应到,并且使得控制单元做出相应的控制反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单元包括直流电源,用于给控制单元提供电流;MOS管,用于启闭控制单元中的电流;接触器,接触器的线圈接收控制单元中的电流,以控制其常闭触点的通断,所述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于驱动单元并且用于控制驱动单元的通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MOS管的栅极接收到控制信号后,mos管打通,使得接触器接收到被放大后的控制信号,即感应信号流过接触器的线圈时,会使得原本串联在驱动单元中的接触器的常闭触点断开,从而使得驱动单元断开,使得电机断电,进而有效的停止了传送带的运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单元还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用于提供电流;开关,控制驱动电路的通断;电机,用于提供动力源以驱动传送辊的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开关和电机的相互串联,能够使得电源有效的对电机进行供电,同时又能使得开关和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对电机的转动进行有效的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传送带检测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传送带检测装置实施例的中滑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送带检测装置实施例中检测控制装置的电路图。附图标记:1、左机架;2、右机架;3、滑槽;4、滑块;5、传送辊;6、光电感应单元;7、放大单元;8、控制单元;9、驱动单元;10、电机;41、滑动部;42、连接部;61、第一光电传感器;62、第二光电传感器;611、发射端;612、接收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传送带检测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传送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左机架I和右机架2)、架设在左机架I和右机架2之间的传动棍、由传送棍5带动的传送带和驱动传送棍5传送的电机,左机架I和右机架2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滑槽3,滑槽3中均滑移配合设置有滑块4,滑块4上对应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传送带跑偏量且控制电机启闭的检测控制装置。在本技术方案中,滑块4包括有滑动部41 (呈燕尾状的凸块)和连接部42 (连接杆),滑动部41配合在滑槽3中,连接杆用于安装光电传感器。传送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槽3、滑块4和检测控制装置,即滑槽3、滑块4和检测控制装置位于传送带的左右两侧。滑槽3和滑块4通过燕尾槽配合滑移,滑槽3中设置有用于测量滑块4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送带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带和驱动传送带传送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移配合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传送带跑偏量且控制电机启闭的检测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乔智合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