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于切割毛条的刀具,包括刀盒,刀盒内设置有刀座及固定在刀座上的切刀,刀座与刀盒的内壁滑移连接,刀盒设置有上盖,上盖上开设有供切刀伸出的刀口,刀盒内设置有控制刀座上下运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凸轮,凸轮的凸出端设置有凹槽,刀座上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条,转轴的一端伸出刀盒并连接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毛条切割完毕后,取出毛条过程中即不会触碰到切刀,去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可一次性将所有毛条全部取出,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刀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
技术介绍
毛条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分切工序,即将宽幅的毛条分割成若干窄幅的毛条。目前切割毛条时通常使用刀具与冲床的配合,刀具包括刀座,刀座上设置有若干依次排列的切刀,在进行切割时,将毛条沿若干切刀的侧面将毛条插入切刀内,而后将刀座送入冲床内,驱动冲床运动,挤压切刀将切刀与冲床之间的毛条分切,切割完成后再将刀座取出,而后由于毛条受到挤压后,若干窄幅毛条分别嵌入相邻两个切刀之间的缝隙之中,工作人员必须小心翼翼一条一条将切割好的毛条取出,以避免被切刀割伤手,而后再进行下一次切割。在毛条切割完毕后将毛条取出时,工作人员易触碰到切刀将手划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一条一条将窄幅毛条取出,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高效生产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毛条切割完毕后,取出毛条过程中即不会触碰到切刀,去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可一次性将所有毛条全部取出,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闻生广效率的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包括刀盒,刀盒内设置有刀座及固定在刀座上的切刀,刀座与刀盒的内壁滑移连接,刀盒设置有上盖,上盖上开设有供切刀伸出的刀口,刀盒内设置有控制刀座上下运动的控制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切割毛条时,首先利用控制装置将刀座向上运动,同时刀座带动切刀沿上盖的刀口伸出后固定,而后将待切割毛条放置在切刀上,将刀座送入冲床内,启动冲床将毛条切割成条,而后将刀座取出,驱动控制装置将刀座向下运动使切刀收回至刀盒内部,此时嵌入在相邻两个切刀缝隙之中的毛条将被上盖所阻挡在上盖上,当切刀完全收回至刀盒内部时,即毛条将全部脱离切刀,可直接一次性将上盖上的毛条全部收集,如此循环,在收集毛条过程中,由于切刀已收回至刀盒内部,工作人员不会触碰到切刀,避免了划伤的危险,同时可以一次性将所有毛条全部进行收集,大大提高了收集的效率,进行下一次切割,提闻生广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凸轮,凸轮的凸出端设置有凹槽,刀座上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条,转轴的一端伸出刀盒并连接有驱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旋转转轴,转轴将带动凸轮旋转,当凸轮的凸出端与刀座接触时,便将推动刀座向上运动,使切刀伸出刀口,继续旋转转轴,使刀座上的凸条嵌入凸轮的凹槽之中,此时刀座与凸轮相对固定,即使向下挤压刀座,凸轮和转轴也不会转动,保证了切割的正常进行,切割完毕后,旋转转轴使凸轮的凸出端远离刀座,刀座受到重力自然下降,切刀收回至刀盒内部,即可进行对毛条的收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刀座与刀盒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刀座向刀盒底部运动的弹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条切割完毕后,旋转转轴使凸轮远离刀座,此时弹簧将迫使刀座向下运动,以使得切刀收回刀盒内部,使切刀可迅速归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刀盒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刀座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座在进行上下运动过程中,滑块与滑槽配合,避免刀座在刀盒内位置发生水平移动,保证切刀顺利有刀口伸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凸轮呈中心对称,凸轮的轴线至刀盒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凸轮轴线至凸轮凸出端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的凸出端处的凹槽与刀座的凸条配合时,凸轮对应刀座的另一端即恰好抵触在刀盒的底部,在进行切割时,切刀及刀座受到的压力将由凸轮作用在刀盒上,减少转轴的受力,避免转轴弯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盖与刀盒侧壁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毛条的切割过程中,毛条容易产生废屑,部分废屑将从刀口进入刀盒之中,可通过打开上盖来清理刀盒内的废屑,或检查、维护、更换刀盒内的部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装置为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之间旋转手轮进行对刀座的上下运动控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弹簧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位于刀座与刀盒底部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割完毕后,旋转凸轮,拉伸弹簧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将拉动刀座向刀盒底部运动,使切刀收回刀盒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轴设置有两个,每个转轴上设置的凸轮不少于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转轴,通过凸轮控制刀座运动时,可保证刀座的平衡,避免卡在刀盒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转轴联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转轴联动,在进行操作转轴转动时,可直接通过一个手轮进行控制,使操作过程简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在毛条切割完毕后,取出毛条过程中即不会触碰到切刀,去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可一次性将所有毛条全部取出,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闻生广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的内部控制装置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刀具伸出刀盒的剖面视图。附图标记:1、刀盒;11、上盖;112、刀口 ;12、滑槽;2、转轴;21、手轮;25、齿轮;3、弹簧;5、凸轮;51、凸出端;513、凹槽;6、刀座;61、切刀;62、凸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包括刀盒1,刀盒I内设置有刀座6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切割毛条的刀具,其特征是:包括刀盒,所述刀盒内设置有刀座及固定在刀座上的切刀,所述刀座与刀盒的内壁滑移连接,所述刀盒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供切刀伸出的刀口,所述刀盒内设置有控制刀座上下运动的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越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