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手摇打气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540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率手摇打气筒,属于日常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下气缸、摇柄Ⅰ、上气缸、螺栓、摇柄Ⅱ、下活塞、连件、连杆Ⅰ、曲轴、滑块、上活塞、连杆Ⅱ;曲轴安装在下气缸内,曲轴一端与摇柄Ⅰ连接,曲轴另一端与摇柄Ⅱ连接,下活塞安装在下气缸内,上活塞安装在上气缸内,连杆Ⅰ一端与下活塞连接,连杆Ⅰ另一端与曲轴的拐径Ⅱ连接,连杆Ⅱ一端与上活塞连接,连杆Ⅱ另一端与曲轴的拐径Ⅰ连接,上气缸安装在下气缸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手摇也可脚蹬,节省力气;采用两缸同时充气,效率高;结构简单、轻便,方便携带,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率手摇打气筒,属于日常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打气筒已经存在了很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用到它,足球、篮球等体育器材需要用到打气筒,吹气球,车胎没气仍然需要使用到它,骑长途的行者,喜爱球类运动的男孩子都会有一个打气筒,目前打气筒已经发展了很多种,有手压式,脚踩式,大的小的等等,但是仔细观察这些打气筒,会发现他们的效率并不高,不能连续充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手摇打气筒,以解决使普通打气筒打气效率低,打气时间长等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率手摇打气筒,包括下气缸1、摇柄I2、上气缸3、螺栓4、摇柄II 5、下活塞6、连件7、连杆I 8、曲轴9、滑块24、上活塞25、连杆II 26 ;下气缸I上部开设有槽口 17,下气缸I上端部开设有螺纹孔18,下气缸I下端安设有出气单向阀15、吸气单向阀16,上气缸3上端安设有出气单向阀15、吸气单向阀16,上气缸3底部开设有孔I 19,曲轴9 一端设有卡槽I 10,曲轴9另一端设有卡槽II 13,曲轴9上设有固定槽14,曲轴9上分别设有拐径I 11、拐径II 12,曲轴9通过固定槽14与下气缸I的槽口 17配合安装在下气缸I内,摇柄I 2 —端开设有槽孔II 21,摇柄II 5—端开设有槽孔I 20,曲轴9 一端通过卡槽I 10与槽孔II 21配合与摇柄I 2连接,曲轴9另一端通过卡槽II 13与槽孔I 20与摇柄II 5连接,下活塞6安装在下气缸I内,上活塞25安装在上气缸3内,下活塞6、上活塞25上分别设有吊耳23,连杆I 8、连杆II 26端部设有孔II 22,连杆I 8—端通过孔II 22、连件7与下活塞6的吊耳23连接,连杆I 8另一端通过孔II 22与曲轴9的拐径II 12连接,连杆II 26—端通过孔II 22、连件7与上活塞25的吊耳23连接,连杆II 26另一端通过孔II 22与曲轴9的拐径I 11连接,滑块24安装在下气缸I的槽口 17内,上气缸3通过孔I 19、螺纹孔18与螺栓4配合安装在下气缸I上部。所述滑块24—端为凹形。一种高效率打气筒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可将一条一拖二的气管的两头分别插入下气缸1、上气缸3的出气单向阀15上,将剩下的头接在需要充气的物体上,当用双手摇动摇柄I 2和摇柄II 5时,会使气缸里面的下活塞6、上活塞25上下运动,当下活塞6、上活塞25向气缸底部运动时吸气单向阀16会由于气压过大而关闭,最终使气体通过出气单向阀15冲入待冲物体,完成充气过程。当下活塞6、上活塞25远离气缸底部运动时,吸气单向阀16会因为气压过小而开启并进行吸气,而此时由于气压过小而使出气单向阀关闭,完成吸气过程。当使用结束后可将两个摇臂取下节省空间。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手摇也可脚蹬,节省力气;2、采用两缸同时充气,效率高;3、结构简单、轻便,方便携带,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气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气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曲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摇柄I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摇柄II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连杆I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下活塞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滑块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下气缸、2:摇柄1、3:上气缸、4:螺栓、5:摇柄I1、6:下活塞、7:连件、8:连杆1、9:曲轴、10:卡槽1、11:拐径1、12:拐径I1、13:卡槽I1、14:固定槽、15:出气单向阀、16:吸气单向阀、17:槽口、18:螺纹孔、19:孔1、20:槽孔1、21:槽孔I1、22:孔I1、23:吊耳、24:滑块、25:上活塞、26:连杆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实施例1:如图1-10所示,一种高效率手摇打气筒,包括下气缸1、摇柄I 2、上气缸3、螺栓4、摇柄II 5、下活塞6、连件7、连杆I 8、曲轴9、滑块24、上活塞25、连杆II 26 ;下气缸I上部开设有槽口 17,下气缸I上端部开设有螺纹孔18,下气缸I下端安设有出气单向阀15、吸气单向阀16,上气缸3上端安设有出气单向阀15、吸气单向阀16,上气缸3底部开设有孔I 19,曲轴9 一端设有卡槽I 10,曲轴9另一端设有卡槽II 13,曲轴9上设有固定槽14,曲轴9上分别设有拐径I 11、拐径II 12,曲轴9通过固定槽14与下气缸I的槽口 17配合安装在下气缸I内,摇柄I 2 —端开设有槽孔II 21,摇柄II 5 —端开设有槽孔I 20,曲轴9 一端通过卡槽I 10与槽孔II 21配合与摇柄I 2连接,曲轴9另一端通过卡槽II 13与槽孔I 20与摇柄II 5连接,下活塞6安装在下气缸I内,上活塞25安装在上气缸3内,下活塞6、上活塞25上分别设有吊耳23,连杆I 8、连杆II 26端部设有孔II 22,连杆I 8—端通过孔II 22、连件7与下活塞6的吊耳23连接,连杆I 8另一端通过孔II 22与曲轴9的拐径II 12连接,连杆II 26—端通过孔II 22、连件7与上活塞25的吊耳23连接,连杆II 26另一端通过孔II 22与曲轴9的拐径I 11连接,滑块24安装在下气缸I的槽口 17内,上气缸3通过孔I 19、螺纹孔18与螺栓4配合安装在下气缸I上部,所述滑块24—端为凹形。【主权项】1.一种高效率手摇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气缸(I)、摇柄I (2)、上气缸(3)、螺栓(4)、摇柄II (5)、下活塞(6)、连件(7)、连杆I (8)、曲轴(9)、滑块(24)、上活塞(25)、连杆II (26);下气缸(I)上部开设有槽口( 17),下气缸(I)上端部开设有螺纹孔(18),下气缸(I)下端安设有出气单向阀(15)、吸气单向阀(16),上气缸(3)上端安设有出气单向阀(15)、吸气单向阀(16),上气缸(3)底部开设有孔I (19),曲轴(9) 一端设有卡槽I (10),曲轴(9)另一端设有卡槽II (13),曲轴(9)上设有固定槽(14),曲轴(9)上分别设有拐径I (11)、拐径II (12),曲轴(9)通过固定槽(14)与下气缸(I)的槽口(17)配合安装在下气缸(I)内,摇柄I (2) —端开设有槽孔II (21),摇柄II (5) —端开设有槽孔I (20),曲轴(9) 一端通过卡槽I (10)与槽孔II (21)配合与摇柄I (2)连接,曲轴(9)另一端通过卡槽II (13)与槽孔I (20)与摇柄II (5)连接,下活塞(6)安装在下气缸(I)内,上活塞(25)安装在上气缸(3)内,下活塞(6)、上活塞(25)上分别设有吊耳(23),连杆I (8)、连杆II (26)端部设有孔II (22),连杆I (8)—端通过孔II (22)、连件(7)与下活塞(6)的吊耳(23)连接,连杆I (8)另一端通过孔II (22)与曲轴(9)的拐径II (12)连接,连杆II (26)—端通过孔II (22)、连件(7)与上活塞(25)的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手摇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气缸(1)、摇柄Ⅰ(2)、上气缸(3)、螺栓(4)、摇柄Ⅱ(5)、下活塞(6)、连件(7)、连杆Ⅰ(8)、曲轴(9)、滑块(24)、上活塞(25)、连杆Ⅱ(26);下气缸(1)上部开设有槽口(17),下气缸(1)上端部开设有螺纹孔(18),下气缸(1)下端安设有出气单向阀(15)、吸气单向阀(16),上气缸(3)上端安设有出气单向阀(15)、吸气单向阀(16),上气缸(3)底部开设有孔Ⅰ(19),曲轴(9)一端设有卡槽Ⅰ(10),曲轴(9)另一端设有卡槽Ⅱ(13),曲轴(9)上设有固定槽(14),曲轴(9)上分别设有拐径Ⅰ(11)、拐径Ⅱ(12),曲轴(9)通过固定槽(14)与下气缸(1)的槽口(17)配合安装在下气缸(1)内,摇柄Ⅰ(2)一端开设有槽孔Ⅱ(21),摇柄Ⅱ(5)一端开设有槽孔Ⅰ(20),曲轴(9)一端通过卡槽Ⅰ(10)与槽孔Ⅱ(21)配合与摇柄Ⅰ(2)连接,曲轴(9)另一端通过卡槽Ⅱ(13)与槽孔Ⅰ(20)与摇柄Ⅱ(5)连接,下活塞(6)安装在下气缸(1)内,上活塞(25)安装在上气缸(3)内,下活塞(6)、上活塞(25)上分别设有吊耳(23),连杆Ⅰ(8)、连杆Ⅱ(26)端部设有孔Ⅱ(22),连杆Ⅰ(8)一端通过孔Ⅱ(22)、连件(7)与下活塞(6)的吊耳(23)连接,连杆Ⅰ(8)另一端通过孔Ⅱ(22)与曲轴(9)的拐径Ⅱ(12)连接,连杆Ⅱ(26)一端通过孔Ⅱ(22)、连件(7)与上活塞(25)的吊耳(23)连接,连杆Ⅱ(26)另一端通过孔Ⅱ(22)与曲轴(9)的拐径Ⅰ(11)连接,滑块(24)安装在下气缸(1)的槽口(17)内,上气缸(3)通过孔Ⅰ(19)、螺纹孔(18)与螺栓(4)配合安装在下气缸(1)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博王娟王楠万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