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紧凑型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537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2:11
一种扁平紧凑型气缸,其提供了在失气状态下,对气缸活塞杆在预置方向上自动锁紧的功能,且该功能的实现结构是紧凑的。其中,复位活塞设置在辅助筒体中,该辅助筒体设置在前端盖内侧部上且位于活塞杆的径向侧方,前端盖中设置有进气通道,复位活塞能突出于辅助筒体的头部与自锁块的第一端面的第一部位接触;自锁块的第二端面和分隔体之间设置所述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块能借助于所述进气通道引入的气压推动复位活塞进而活动至与所述活塞杆相垂直的状态,所述自锁弹簧能将自锁块在所述进气通道失气情况下推动以使自锁块偏斜,进而将自锁块保持在一个相对活塞杆倾斜的位置,自锁块在所述位置由于偏斜而与活塞杆接触并因此锁紧活塞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缸。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自动化装备的集成度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气动系统以其特有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自动化生产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近年来,气动元件与电器、电子器件日益紧密的结合,使得气压传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汽车装配的自动化程度日益升高,装配现场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对气缸的使用倾向于多个集合使用,因此要求更大的空间。另外,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一般采用额外的机构装置来进行控制,从而导致现场空间的紧张。经检索发现,针对安全问题,公告号为“CN201666288U”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安全气缸,其包括活塞轴、主体、释放活塞、锁紧环、盖、弹簧和支点;盖与主体端面相对连接,成缸体;活塞轴贯穿缸体;主体内端面上设有环形槽,主体上设有与环形槽连通的气道;释放活塞从槽口气密封地活动连接在环形槽内;盖的内端面上设有台阶孔,锁紧环活动连接在台阶孔内;释放活塞和锁紧环的对应端面相互贴合;弹簧设于锁紧环和盖之间,且接近台阶孔底面的边缘,支点设于主体上环形槽底面与释放活塞之间,接近环形槽底面的边缘,且与弹簧的位置相对于活塞轴的轴线呈180°地相对设置;锁紧环设有中孔,中孔与活塞轴之间留有在锁紧环偏转时足以使中孔孔沿与活塞轴表面间因偏载而锁紧的间隙。缸腔失气时可将活塞轴锁死。本专利技术人经对比该专利文献,相比于前述安全气缸,发现本技术更适合于扁平紧凑型气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平紧凑型气缸,其提供了在失气状态下,对气缸活塞杆在预置方向上自动锁紧的功能,且该功能的实现结构是紧凑的。为实现所述目的的扁平紧凑型气缸,包括缸体和分别连接在缸体前、后端部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其特点是缸体由分隔体分隔为气缸缸体和自锁缸体,在气缸缸体中设置有气缸活塞,在自锁缸体中设置有自锁块、自锁弹簧以及复位活塞;活塞杆贯穿气缸缸体、分隔体以及自锁缸体,在气缸缸体中与气缸活塞连接,在自锁缸体中,自锁块通过自身的孔套在活塞杆上,自锁块与活塞杆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以使自锁块能相对活塞杆倾斜;复位活塞设置在辅助筒体中,该辅助筒体设置在前端盖内侧部上且位于活塞杆的径向侧方,前端盖中设置有进气通道,复位活塞能突出于辅助筒体的头部与自锁块的第一端面的第一部位接触;自锁块的第二端面和分隔体之间设置所述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块能借助于所述进气通道引入的气压推动复位活塞进而活动至与所述活塞杆相垂直的状态,所述自锁弹簧能将自锁块在所述进气通道失气情况下推动以使自锁块偏斜,进而将自锁块保持在一个相对活塞杆倾斜的位置,自锁块在所述位置由于偏斜而与活塞杆接触并因此锁紧活塞杆。所述的扁平紧凑型气缸,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复位活塞的中心和前端盖之间设置复位弹簧,以保持复位活塞移动过程中的平衡。所述的扁平紧凑型气缸,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自锁缸体内还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自锁块的第一端面的第二部位配合以形成一个偏转中心,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为不同部位,所述偏转中心是所述自锁块由自锁弹簧推动而倾斜的支点。所述的扁平紧凑型气缸,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接触的轴肩的边缘形成倒角。所述的扁平紧凑型气缸,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气缸活塞与所述活塞杆轴肩相对的供活塞杆穿过的孔的边缘具有倒角。所述的扁平紧凑型气缸,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具有所述倒角的所述边缘还具有多个离散的圆弧形切出部。所述的扁平紧凑型气缸,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复位活塞能突出于辅助筒体的头部为曲面形状且与自锁块的第一端面的第一部位形成点接触。所述的扁平紧凑型气缸,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点接触与所述自锁弹簧作用于所述自锁块的弹簧力合力共线。由于辅助筒体仅位于活塞杆的径向一侧,并非占用整个周向空间,因此体积更小更轻便。另外复位活塞与锁紧块之间的点接触使得力的作用点更有针对性,气体从工作气口进入节省了另外开气口的空间,并且气体在辅助筒体形成的小空间内运行,更容易密封,减少了气体损失量,提高了使用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扁平紧凑型气缸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图1中气缸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活塞杆的右端的主视图。图4为图1中活塞的侧视图。图5为沿图4中C-C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4中Z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附图1至图6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如图1所示,气缸的外形实质上由前端盖1、后端盖5、自锁缸体2、气缸缸体4以及分隔体3形成,它们构成一个扁平形状,其扁平率大致如图4中所示的活塞13那样。自锁缸体2、气缸缸体4和分隔体3组成缸体的本体,分隔体3将自锁缸体2和气缸缸体4分隔开,其相当于自锁缸体2、气缸缸体4共用的端盖。活塞杆12贯穿自锁缸体2、气缸缸体4,分别从前端盖1、分隔体3中穿过。活塞杆12与分隔体3之间由密封件密封,即自锁缸体2和气缸缸体4密封隔绝。在自锁缸体2中设置有复位活塞9、自锁块10。复位活塞9设置在辅助筒体91中,辅助筒体91固定在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扁平紧凑型气缸,包括缸体和分别连接在缸体前、后端部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其特征在于缸体由分隔体分隔为气缸缸体和自锁缸体,在气缸缸体中设置有气缸活塞,在自锁缸体中设置有自锁块、自锁弹簧以及复位活塞;活塞杆贯穿气缸缸体、分隔体以及自锁缸体,在气缸缸体中与气缸活塞连接,在自锁缸体中,自锁块通过自身的孔套在活塞杆上,自锁块与活塞杆之间有足够的间隙以使自锁块能相对活塞杆倾斜;复位活塞设置在辅助筒体中,该辅助筒体设置在前端盖内侧部上且位于活塞杆的径向侧方,前端盖中设置有进气通道,复位活塞能突出于辅助筒体的头部与自锁块的第一端面的第一部位接触;自锁块的第二端面和分隔体之间设置所述自锁弹簧;所述自锁块能借助于所述进气通道引入的气压推动复位活塞进而活动至与所述活塞杆相垂直的状态,所述自锁弹簧能将自锁块在所述进气通道失气情况下推动以使自锁块偏斜,进而将自锁块保持在一个相对活塞杆倾斜的位置,自锁块在所述位置由于偏斜而与活塞杆接触并因此锁紧活塞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中国自动化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