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519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1:50
公开了一种塑壳断路器。该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断续器组件,其安装于壳体内并设置有电弧气体出口;排出导引部,其布置于断续器组件与端子部之间;排气盖,其利用覆盖排出导引部的结构而安装到壳体;以及排出导引件,其在气体分岔部布置于其间的状态下,在排出导引部中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排出导引件与气体分岔部一起形成电弧气体通道。根据这样的构造,被排出电弧气体出口的电弧气体可以通过排出导引件被快速地排放至外部且不会产生涡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壳断路器
本公开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由于短路时产生的电弧气体泄漏而引起的绝缘体(dielectric)击穿的塑壳断路器。
技术介绍
通常,塑壳断路器(MCCB)是设置有相互一体地组装至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壳体中的开关机构、脱扣单元等的装置。正在使用中的电路径可以手动地或者通过设置于壳体外部的电调节器而断开或闭合。当发生过载、短路等时,塑壳断路器起到自动地断开电路径的作用。如果短路已经发生在用于三相的塑壳断路器中,安装于塑壳断路器内的脱扣单元通过使触点相互分离而断开电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当触点相互分离时产生电弧,并且处于等离子状态的电弧气体通过设置于塑壳断路器中的电弧气体排气部件而排放至外部。图1是用来说明根据常规技术的引用参考文献D1的用于塑壳断路器的排气部件的立体图。参照图1,产生于断续器组件70内部的电弧气体通过设置于断续器组件70的下端处的电弧气体出口80被排放至腔区域100。电弧气体通过三角形状的气体分岔部110被分岔至腔区域100的两侧。电弧气体而后通过槽道90被排放至外部。然而,D1(US7034241)的电弧气体排放结构具有如下问题。当断续器组件70与壳体联接时,电弧气体出口与腔区域100的两个侧壁间隔开。因此,电弧气体被引入电弧气体出口与壳体的壁面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导致涡流。这可能引起电弧气体无法被快速地排出,从而导致绝缘体击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详细说明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其能够将排放自现有断续器组件的电弧气体出口的电弧气体快速地排放至外部,而不会在排出导引件的壁面上产生涡流现象。为了实现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并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化以及广泛描述地,提供了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断续器组件;排出导引部;排气盖;以及排出导引件。壳体可以设置有分别与电源侧外部端子和负载侧外部端子连接的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断续器组件可以安装于壳体内,并且可以设置有用于将产生自断续器组件内部的电弧气体排放至外部的电弧气体出口。排出导引部可以布置于断续器组件与端子部之间。排出导引部可以在其内设置有气体分岔部,从而在电弧气体出口与端子部的排气槽道之间提供电弧气体通道。排气盖可以利用覆盖排出导引部的结构而安装到壳体。排出导引件可以在气体分岔部布置于其间的状态下,在排出导引部中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排出导引件可以与气体分岔部一起形成电弧气体通道。排出导引件可以形成为锥形的,使得其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朝端子部增加。电弧气体出口的两个内侧表面可以形成为锥形的,使得电弧气体出口的的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朝端子部增加。断续器组件可以被安装为使得电弧气体出口与排出导引件的入口接触且在其之间无间隙。排出导引件的入口侧端部可以与电弧气体出口的出口侧端部具有相同的宽度。排出导引部可以针对三相中的每一相形成。被气体分岔部以及排出导引件分岔的电弧气体通道可以形成于排出导引部的内部空间。布置于排出导引件之间的气体分岔部可以具有三角形的形状,并且气体分岔部的顶点可以与电弧气体出口间隔开。排气盖可以在其内侧表面上设置有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分隔壁,使得排出导引部相互分开以用于三相。排出导引件可以在分隔壁介于其间的状态下相互间隔开,从而获得相与相之间的绝缘距离。排气盖可以设置有引导插入部,该引导插入部在分隔壁介于其间的状态下相互间隔开,并且排出导引件可以在其内设置有引导插入凹槽。该引导插入凹槽可以在其中容纳引导插入部。排气盖与排出导引部可以分别设置有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使得排气盖可拆卸地与壳体联接。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塑壳断路器中,排放自电弧气体出口的电弧气体能够通过排出导引件快速地排放至外部且不会产生涡流。本申请的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更加清楚。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表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具体例子,仅通过例证的方式给出,因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变型将通过详细说明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被包含以提供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附图图示了示例性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用于说明根据常规技术的引用参考文献D1的用于塑壳断路器的排气部件的立体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与断续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底部立体图;图4为沿图3中的线‘IV-IV’剖切的剖视图;图5为示出了图3的排气盖已经从壳体取下的状态的底部立体图;图6为图5的底视图;图7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排气盖的内侧表面的立体图;图8为示出了图7的排气盖的内侧表面的平面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塑壳断路器的负载侧端子部的侧视图;以及图10为沿图9中的线‘X-X’剖切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优选构造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在相之间发生短路时产生的电弧气体快速排放且不产生涡流的排出导引结构。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和断续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底部立体图,以及图4为沿图3中的线‘IV-IV’剖切的剖视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210、断续器组件220以及电弧气体排出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塑壳断路器可以构造为具有R、S以及T三相。壳体210可以分为形成塑壳断路器的外观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设置有用于开/关塑壳断路器的把手,并且定位于上侧处以便因此作为盖子使用。下壳体210将诸如断续器组件220以及脱扣单元的部件容纳于其中。下壳体210定位于下侧处以便因此作为主体使用。下壳体210具有矩形形状。假设较长边是长度方向并且较短边是宽度方向,电源侧端子部211和负载侧端子部212设置于下壳体210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电源侧端子部211以及负载侧端子部212可以分别连接至电源和负载。电源侧端子部211和负载侧端子部212中的每一个具有四个闭合的侧面,并在长度方向上是开口的。用于容纳断续器组件220的内部空间214设置在电源侧端子部211与负载侧端子部212之间。用于三相的内部空间214被沿长度方向形成的且之间在宽度方向上具有间距的分隔壁彼此分开。三相的电源侧与三相的负载侧独立地连接或者断开连接。内部空间214的上表面是开口的。对于三相中的每一相都设置断续器组件220。断续器组件220附加地插入到设置于下壳体210的内部空间214中,从而使用于每一相的固定触点和活动触点彼此接触或者彼此分离。断续器组件220包括:基于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被分为左右相互对称的外壳221;设置于外壳221内的移动板223和固定板224;以及用于熄灭电弧气体的灭弧单元226。固定板224在对角线方向上固定于外壳221内,并且固定触点224a固定于固定板224的一端处。固定触点224a位于移动板223的活动触点223c的旋转半径的范围内。移动板223可以由如下部分组成:移动板体223a,其具有与位于外壳221中心的轴旋转联接的中心部;移动板臂部223b,其从移动板体223a沿相反方向延伸出;以及活动触点223c,其设置于移动板臂部223b的端部处。活动触点223c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塑壳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其设置有分别与电源侧外部端子和负载侧外部端子连接的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断续器组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中,并且设置有用于将产生自所述断续器组件内部的电弧气体排放至外部的电弧气体出口;排出导引部,其布置于所述断续器组件与端子部之间,并且在其内设置有气体分岔部,从而在所述电弧气体出口与所述端子部的排气槽道之间提供分岔至两侧的电弧气体通道;排气盖,其利用覆盖所述排出导引部的结构而安装到所述壳体;以及排出导引件,其在所述气体分岔部布置于其间的状态下,在所述排出导引部中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所述排出导引件与所述气体分岔部一起形成所述电弧气体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11 KR 10-2013-01364611.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壳体,其设置有分别与电源侧外部端子和负载侧外部端子连接的电源侧端子部和负载侧端子部;断续器组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中,并且设置有用于将产生自所述断续器组件内部的电弧气体排放至外部的电弧气体出口;排出导引部,其布置于所述断续器组件与所述负载侧端子部之间,并且在其内设置有气体分岔部,从而在所述电弧气体出口与所述负载侧端子部的排气槽道之间提供分岔至两侧的电弧气体通道;排气盖,其利用覆盖所述排出导引部的结构而安装到所述壳体;以及排出导引件,其在所述气体分岔部布置于其间的状态下,在所述排出导引部中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相互间隔开,所述排出导引件与所述气体分岔部一起形成所述电弧气体通道,其中所述排出导引部在面对所述塑壳断路器的安装面的表面上具有开口,并且所述排气盖能拆卸地安装到所述壳体的下表面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导引部的所述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中,所述排出导引件形成为锥形的,使得其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朝所述负载侧端子部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中,所述电弧气体出口的两个内侧表面形成为锥形的,使得所述电弧气体出口的在垂直于电弧气体排放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朝所述负载侧端子部增加。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俸允
申请(专利权)人:LS产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