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嘉颖专利>正文

一种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及该设备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8180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其通过监控驱动装置、冷挤冲压装置、车牙修饰装置、退火装置、内喷涂装置、固化装置、印刷装置、烘干装置、自动上盖装置、尾涂上胶装置及包装装置的结构配合,将制造管状铝质容器的冷挤、修边切割、退火、内喷涂、固化、印刷、烘干、上盖、尾部上胶、包装的工序一次性地连续地在自动生产设备中完成,自动化高,大大缩小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产品的制作的质量效果,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及该设备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状铝质容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及该设备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管状铝质容器广泛应用于日化用品、制药等领域,如药用软膏、粘胶剂、化妆品、牙膏、气雾剂、饮料瓶、食品包装等。然而,在制药领域中,管状铝质容器的使用要求特别高,特别适用于盛放药物用的铝质容器。该管状铝质容器的制作大部分都是经过冷挤、修边切割、退火、内喷涂、固化、印刷、包装等工序来完成。然而,制作该管状铝质容器的工序则是一步一步地、断断续续地完成,而且每个工序都是在指定的加工部件完成后,再通过人工配合将工件卸落,再重新将工件插装到下个工序的加工部件进行加工。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延长了制作周期,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制作成本。特别是生产软管状铝质容器,若人工配合,容易力度不当而使产品变形,严重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一体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方便且避免损坏产品、确保产品生产质量的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对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所述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操作室、监控驱动装置、冷挤冲压装置、车牙修饰装置、退火装置、内喷涂装置、固化装置、印刷装置、烘干装置、自动上盖装置、尾涂上胶装置及包装装置,所述监控驱动装置、冷挤冲压装置、车牙修饰装置、内喷涂装置、印刷装置、自动上盖装置、尾涂上胶装置及包装装置分别安装于操作室内的承重地面上,所述退火装置、固化装置、烘干装置分别安装于操作室内承重地面的上方;所述冷挤冲压装置、车牙修饰装置、退火装置、内喷涂装置、固化装置、印刷装置、烘干装置、自动上盖装置、尾涂上胶装置及包装装置分别通过工件传送部件依次连接;所述监控驱动装置与冷挤冲压装置、车牙修饰装置、退火装置、内喷涂装置、固化装置、印刷装置、烘干装置、自动上盖装置、尾涂上胶装置及包装装置连接并能控制它们运行顺序。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退火装置、固化装置、烘干装置分别安装于操作室内的上方且它们的工件入口及工件出口分别与操作室的承重地面的竖直距离大于1.5米。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操作室上设有隔离板,隔离板将操作室上方分隔有退火装置、固化装置、烘干装置适配安装用的加热隔离室。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操作室内的承重地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工件暂存与缓冲用的暂存装置,暂存装置与监控驱动装置连接。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暂存装置包括与监控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暂存部件与第二暂存部件,第一暂存部件装于退火装置与内喷涂装置之间并通过工件传送部件与它们连接,第二暂存部件装于固化装置与印刷装置之间的位置上并通过工件传送部件与它们连接。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内喷涂装置包括开有入料口与出料口的内喷涂壳体、与监控驱动装置连接的内喷涂驱动件,内喷涂壳体内装有第一内喷涂部件、内烘部件、第二内喷涂部件及内喷涂传送件,内喷涂传送件的入料端与出料端分别穿过入料口、出料口与工件传送部件连接,第一内喷涂部件、内烘部件、第二内喷涂部件通过内喷涂传送件依次连接,内喷涂驱动件与第一内喷涂部件、内烘部件、第二内喷涂部件连接并驱动它们运行顺序。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底漆印刷部件、六色印刷部件,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干部件与第二烘干部件,第一烘干部件的入料端与出料端分别通过工件传送部件与底漆印刷部件的出料端、六色印刷部件的入料端连接,第二烘干部件的入料端与出料端分别通过工件传送部件与六色印刷部件的出料端、自动上盖装置的入料端连接,底漆印刷部件的入料端通过工件传送部件与第二暂存装置的出料端连接。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印刷装置还包括与监控驱动装置连接的印刷驱动件,印刷驱动件与底漆印刷部件、六色印刷部件连接并驱动它们运行顺序,烘干装置还包括烘干驱动件,烘干驱动件与第一烘干部件与第二烘干部件并驱动它们运行顺序。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工件传送部件为独立式传送带,独立式传送带上设有若干个与工件相配安装的工位杆,所述操作室为GMP洁净操作车间。其中,一种使用上述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监控驱动装置控制冷挤冲压装置运行,工件在冷挤冲压装置被冷挤成型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车牙修饰装置方向输送;B:监控驱动装置控制车牙修饰装置运行,工件在车牙修饰装置进行修边加工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退火装置方向输送;C:监控驱动装置控制退火装置运行,工件在退火装置进行退火加工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第一暂存部件方向输送;D:监控驱动装置监测第一暂存部件的前一工序的退火装置或后一工序的内喷涂装置是否正常运行,若前一工序的退火装置与后一工序的内喷涂装置分别正常运行时,工件会绕过第一暂存部件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内喷涂装置方向输送;若后一工序的内喷涂装置暂时停止运行时,监控驱动装置控制第一暂存部件运行,将前一工序的退火装置输送的工件暂存于第一暂存部件内,然后在内喷涂装置恢复运行后,监控驱动装置控制第一暂存部件运行,使第一暂存部件内的工件通过工件传送部件继续向内喷涂装置方向输送;若前一工序的退火装置暂时停止运行时,监控驱动装置控制第一暂存部件运行,释放暂存在第一暂存部件内的工件继续向内喷涂装置方向输送,然后使退火装置恢复运行;E:监控驱动装置控制内喷涂装置的内喷涂驱动件运行,内喷涂驱动件驱动内喷涂传送件、第一内喷涂部件、内烘部件、第二内喷涂部件运行,使工件依次经过第一内喷涂部件、内烘部件、第二内喷涂部件而完成第一次内喷涂加工、内烘加工、第二次内喷涂加工,然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固化装置方向输送;F:监控驱动装置控制固化装置运行,工件在固化装置进行固化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第二暂存部件方向输送;G:监控驱动装置监测第二暂存部件的前一工序的固化装置或后一工序的印刷装置的底漆印刷部件是否正常运行,若前一工序的固化装置与后一工序底漆印刷部件分别正常运行时,工件会绕过第二暂存部件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底漆印刷部件方向输送;若后一工序的底漆印刷部件暂时停止运行时,监控驱动装置控制第二暂存部件运行,将前一工序的固化装置输送的工件暂存于第二暂存部件内,然后在内喷涂装置恢复运行后,监控驱动装置控制第二暂存部件运行,使第二暂存部件内的工件通过工件传送部件继续向底漆印刷部件方向输送;若前一工序的固化装置暂时停止运行时,监控驱动装置控制第二暂存部件运行,释放暂存在第二暂存部件内的工件继续向底漆印刷部件方向输送,然后使固化装置恢复运行;H:监控驱动装置控制印刷驱动件与烘干驱动件运行,工件通过工件传送部件依次经过底漆印刷部件、第一烘干部件、六色印刷部件与第二烘干部件,使工件进行底漆印刷加工、第一次烘干加工、六色印刷加工、第二次烘干加工,然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自动上盖装置方向输送;I:监控驱动装置控制自动上盖装置运行,工件在自动上盖装置上进行自动上盖加工,然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尾涂上胶装置方向输送;J:监控驱动装置控制尾涂上胶装置运行,工件在尾涂上胶装置上进行尾部上胶加工,然后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向包装装置方向输送;K:监控驱动装置控制包装装置运行,工件通过工件传送部件在包装装置上进行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监控驱动装置、冷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及该设备的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操作室(1)、监控驱动装置(2)、冷挤冲压装置(3)、车牙修饰装置(4)、退火装置(5)、内喷涂装置(6)、固化装置(7)、印刷装置(8)、烘干装置(9)、自动上盖装置(10)、尾涂上胶装置(11)及包装装置(12),所述监控驱动装置(2)、冷挤冲压装置(3)、车牙修饰装置(4)、内喷涂装置(6)、印刷装置(8)、自动上盖装置(10)、尾涂上胶装置(11)及包装装置(12)分别安装于操作室(1)内的承重地面(13)上,所述退火装置(5)、固化装置(7)、烘干装置(9)分别安装于操作室(1)内承重地面(13)的上方;所述冷挤冲压装置(3)、车牙修饰装置(4)、退火装置(5)、内喷涂装置(6)、固化装置(7)、印刷装置(8)、烘干装置(9)、自动上盖装置(10)、尾涂上胶装置(11)及包装装置(12)分别通过工件传送部件(18)依次连接;所述监控驱动装置(2)与冷挤冲压装置(3)、车牙修饰装置(4)、退火装置(5)、内喷涂装置(6)、固化装置(7)、印刷装置(8)、烘干装置(9)、自动上盖装置(10)、尾涂上胶装置(11)及包装装置(12)连接并能控制它们运行顺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操作室(1)、监控驱动装置(2)、冷挤冲压装置(3)、车牙修饰装置(4)、退火装置(5)、内喷涂装置(6)、固化装置(7)、印刷装置(8)、烘干装置(9)、自动上盖装置(10)、尾涂上胶装置(11)及包装装置(12),所述监控驱动装置(2)、冷挤冲压装置(3)、车牙修饰装置(4)、内喷涂装置(6)、印刷装置(8)、自动上盖装置(10)、尾涂上胶装置(11)及包装装置(12)分别安装于操作室(1)内的承重地面(13)上,所述退火装置(5)、固化装置(7)、烘干装置(9)分别安装于操作室(1)内承重地面(13)的上方;所述冷挤冲压装置(3)、车牙修饰装置(4)、退火装置(5)、内喷涂装置(6)、固化装置(7)、印刷装置(8)、烘干装置(9)、自动上盖装置(10)、尾涂上胶装置(11)及包装装置(12)分别通过工件传送部件(18)依次连接;所述监控驱动装置(2)与冷挤冲压装置(3)、车牙修饰装置(4)、退火装置(5)、内喷涂装置(6)、固化装置(7)、印刷装置(8)、烘干装置(9)、自动上盖装置(10)、尾涂上胶装置(11)及包装装置(12)连接并能控制它们运行顺序;所述退火装置(5)、固化装置(7)、烘干装置(9)分别安装于操作室(1)内的上方且它们的工件入口及工件出口分别与操作室(1)的承重地面(13)的竖直距离大于1.5米;所述操作室(1)上设有隔离板(14),隔离板(14)将操作室(1)上方分隔有退火装置(5)、固化装置(7)、烘干装置(9)适配安装用的加热隔离室(15);所述操作室(1)内的承重地面(13)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工件暂存与缓冲用的暂存装置,暂存装置与监控驱动装置(2)连接;所述暂存装置包括与监控驱动装置(2)连接的第一暂存部件(16)与第二暂存部件(17),第一暂存部件(16)装于退火装置(5)与内喷涂装置(6)之间并通过工件传送部件(18)与它们连接,第二暂存部件(17)装于固化装置(7)与印刷装置(8)之间的位置上并通过工件传送部件(18)与它们连接;所述内喷涂装置(6)包括开有入料口与出料口的内喷涂壳体(61)、与监控驱动装置(2)连接的内喷涂驱动件(62),内喷涂壳体(61)内装有第一内喷涂部件(63)、内烘部件(64)、第二内喷涂部件(65)及内喷涂传送件(66),内喷涂传送件(66)的入料端与出料端分别穿过入料口、出料口与工件传送部件(18)连接,第一内喷涂部件(63)、内烘部件(64)、第二内喷涂部件(65)通过内喷涂传送件(66)依次连接,内喷涂驱动件(62)与第一内喷涂部件(63)、内烘部件(64)、第二内喷涂部件(65)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所述印刷装置(8)包括底漆印刷部件(81)、六色印刷部件(82),烘干装置(9)包括第一烘干部件(91)与第二烘干部件(92),第一烘干部件(91)的入料端与出料端分别通过工件传送部件(18)与底漆印刷部件(81)的出料端、六色印刷部件(82)的入料端连接,第二烘干部件(92)的入料端与出料端分别通过工件传送部件(18)与六色印刷部件(82)的出料端、自动上盖装置(10)的入料端连接,底漆印刷部件(81)的入料端通过工件传送部件(18)与第二暂存装置的出料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8)还包括与监控驱动装置(2)连接的印刷驱动件(83),印刷驱动件(83)与底漆印刷部件(81)、六色印刷部件(82)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烘干装置(9)还包括烘干驱动件(93),烘干驱动件(93)与第一烘干部件(91)与第二烘干部件(92)连接并控制它们运行顺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管状铝质容器制造用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传送部件(18)为独立式传送带,独立式传送带上设有若干个与工件相配安装的工位杆,所述操作室(1)为GMP洁净操作车间。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管状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颖
申请(专利权)人:梁嘉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