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05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包括互相铆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装配在前壳体和后壳体铆接处的橡胶膜或皮膜,橡胶膜或皮膜将真空助力器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两个腔体,前壳体上与后壳体铆接处呈台阶结构,主缸缸体中心至台阶结构的第一水平部分形成第一直径D1;后壳体上与前壳体铆接处呈桥式结构,该桥式结构具有水平的底面;橡胶膜或皮膜从前壳体和后壳体铆接处开始延桥式结构的水平的底面延伸,抵达一皮膜托板,皮膜托板支撑橡胶膜或皮膜形成具有数个弯折的形状,主缸缸体中心至皮膜托板外径处形成第二直径D2;橡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为(D1+D2)/2。(*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助力器
技术介绍
真空助力器是轿车制动系统中的制动伺服装置,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 关键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工作是所产生的真空,在驾驶员踏下 制动踏板时,借助真空助力器内两个工作腔的不同压力差所产生的推力, 按比例放大制动踏板力,压缩主缸内的制动液产生液压,从而带动制动器 对车轮轮毂施加制动力,达到制动的效果。真空助力器多数采用铆接型,有前壳体和后壳体通过外缘铆接的方式 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前壳体和后壳体的铆接处,会使用橡胶膜或皮膜进 行密封。橡胶膜或皮膜将真空助力器分割成相互隔离的前腔和后腔两个部 分。前腔和后腔之间的压力差产生推力。图1揭示了现有技术中的真空助力器结构,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中橡胶膜或皮膜100的形状,橡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比较小,而橡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是影响真空助力器输出力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现有技术中真空助力器的输出力大小不是十分理想。同时,现有的真空助力器自重偏大,前壳体的一般厚度在1.3mm左右,后壳体的一般厚度在 1.2mm左右,皮膜托板的厚度在0.8mm左右。较重的真空助力器也影响 到了助力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真空助力器,能有效地提高输出力 并降低自重。根据本技术,提出一种真空助力器,包括互相铆接的前壳体和后 壳体,装配在前壳体和后壳体铆接处的橡胶膜或皮膜,橡胶膜或皮膜将真空助力器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两个腔体,前壳体上与后壳体铆接处呈台阶结构,主缸缸体中心至台阶结构的第一水平部分形成第一直径D1;后壳体上 与前壳体铆接处呈桥式结构,该桥式结构具有水平的底面;橡胶膜或皮膜 从前壳体和后壳体铆接处开始延所述桥式结构的水平的底面延伸,抵达一 皮膜托板,皮膜托板支撑橡胶膜或皮膜形成具有数个弯折的形状,主缸缸 体中心至所述皮膜托板外径处形成第二直径D2;橡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 为(D1+D2) /2。前壳体上与后壳体铆接处包括第一水平部分、 一端连接第一水平部分的竖直部分,以及连接到竖直部分的另一端的第二水平部分,第一水平部分、竖直部分和第二水平部分形成台阶结构;后壳体上与前壳体铆接处呈桥式结构,包括第三水平部分、连接第三水平部分的桥体部分、以及连接到桥体部分的第四水平部分,第三水平部分的底面、桥式结构的底面以及 第四水平部分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该橡胶膜或皮膜具有延后壳体内壁向外延伸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与后壳体内壁间留有间隔;连接该第一部分的转折部分,转折部分向内延 伸;以及连接转折部分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向外延伸。根据一实施例,橡胶膜或皮膜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平行。根据一实施例,转折部分位于真空助力器主缸的上下1/4处。根据一实施例,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厚度为1.0mm;皮膜托板的厚度为 0.6mm,皮膜托板的形状与橡胶膜或皮膜的形状相符。根据一实施例,主缸缸体表面采用经过热水封闭处理的材料制作,热 水封闭表面处理在主缸缸体表面形成6|jm厚的镀层。根据一实施例,主缸缸体表面采用经过醋酸镍封闭处理的材料制作, 醋酸镍封闭表面处理在主缸缸体表面有13|jm厚的镀层。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前壳体的台阶结构和橡胶膜或皮膜的弯折结构扩大了橡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能够提高最大输出力,同时, 通过壳体的轻量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该真空助力器的性能。主缸缸体的表 面处理也增加了抗腐蚀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 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图1揭示了现有技术中真空助力器的结构; 图2揭示了本技术的真空助力器的结构。图3揭示了本技术的真空助力器中前壳体与后壳体铆接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真空助力器,同样包括互相铆 接的前壳体200和后壳体300,装配在前壳体200和后壳体300铆接处的 橡胶膜或皮膜400,橡胶膜或皮膜400将真空助力器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两 个腔体,前腔500和后腔502。前壳体200上与后壳体300铆接处呈台阶结构(具体可参考图3所示), 主缸缸体中心至台阶结构的第一水平部分202形成第一直径D1。后壳体300上与前壳体200铆接处呈桥式结构,该桥式结构具有水平 的底面。橡胶膜或皮膜400从前壳体200和后壳体300铆接处开始延桥式结构 的水平的底面延伸,抵达一皮膜托板600,皮膜托板600支撑橡胶膜或皮 膜400形成具有数个弯折的形状,主缸缸体中心至皮膜托板外径处形成第 二直径D2;橡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为(D1+D2) /2。本技术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第一直径D1和第二直径D2都得到 扩大,从而增加了橡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即(D1+D2) /2的值。图3具体示出了本技术中前壳体与后壳体铆接的结构。参考图3 所示,前壳体200的台阶结构包括第一水平部分202、 一端连接第一水平 部分202的竖直部分204,以及连接到竖直部分204的另一端的第二水平 部分206,第一水平部分202、竖直部分204和第二水平部分206形成上 述的台阶结构。在工艺上,第一水平部分202、竖直部分204和第二水平部分206可以是由同一板材一体成型。主缸缸体中心至台阶结构的第一水 平部分202形成第一直径D1。前壳体200采用图3所示的台阶结构,可 以使得第一直径D1比传统技术中增加一些。后壳体300上与前壳体200铆接处呈桥式结构,包括第三水平部分 302、连接第三水平部分302的桥体部分304、以及连接到桥体部分304 的第四水平部分306。在工艺上,第三水平部分302、桥体部分304、和 第四水平部分306也可以是由同一板材一体成型。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 第三水平部分302、桥体部分304的底面和第四水平部分306位于同一水 平面上,即桥式结构水平的底面。橡胶膜或皮膜400从前壳体200和后壳体300铆接处开始延桥式结构 的水平的底面延伸,抵达一皮膜托板600,皮膜托板600支撑橡胶膜或皮 膜400形成具有数个弯折的形状。参考图2所示,该橡胶膜或皮膜400的 数个弯折的形状包括延后壳体内壁向外延伸的第一部分402,第一部分402与后壳体内壁 间留有间隔。第一部分402基本平行于后壳体内壁的上半部分。连接该第一部分402的转折部分404,转折部分404向内延伸。在一 个实施例中,转折部分404位于真空助力器主缸的上下1/4处,即,在主 缸的上下1/4处,本技术的橡胶膜或皮膜400开始向内弯折。转折部 分404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该橡胶膜或皮膜400还包括连接转折部分404的第二部分406,第二 部分406向外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部分406与第一部分402平行。上述的弯折结构的橡胶膜或皮膜使得主缸缸体中心至橡胶膜或皮膜水 平延伸的部分形成第二直径D2和传统技术相比较也得到了增加。由于第一直径D1和第二直径D2和传统技术相比较都增加了 ,因此橡 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D1+D2) /2也得到了增加。橡胶膜或皮膜的有 效直径的增加的直接效果就是可以提升真空助力器的最大输出力,在一个 实施例中,采用本技术设计的真空助力器的最大输出力为3900N,而 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助力器,包括互相铆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装配在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铆接处的橡胶膜或皮膜,所述橡胶膜或皮膜将所述真空助力器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两个腔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体上与后壳体铆接处呈台阶结构,主缸缸体中心至所述台阶结构的第一 水平部分形成第一直径D1; 所述后壳体上与前壳体铆接处呈桥式结构,该桥式结构具有水平的底面; 所述橡胶膜或皮膜从前壳体和后壳体铆接处开始延所述桥式结构的水平的底面延伸,抵达一皮膜托板,所述皮膜托板支撑所述橡胶膜或皮膜形成具有数个 弯折的形状,主缸缸体中心至皮膜托板外径处形成第二直径D2; 所述橡胶膜或皮膜的有效直径为(D1+D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宏马闯朱晓东熊伟罗东强卜凡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