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于座椅本体的缓冲片及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绕设于所述缓冲片,藉由所述缓冲片弹性变形以实现缓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缓冲机构,安全带将乘坐儿童束缚至座椅本体,安全带绕设于缓冲片,使得乘坐儿童与缓冲片相贴近;在车辆紧急刹车时,乘坐儿童在惯性的作用下直接撞击缓冲片,抑或在安全带扯动下撞击缓冲片,缓冲片受到撞击沿乘坐儿童的撞击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减少乘坐儿童受到的冲击,防止冲击力度过大对乘坐儿童造成损伤,从而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冲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减少冲击的缓冲机构及具有该缓冲机构的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为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用于儿童乘坐的汽车椅一般都安装有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连接于汽车椅上,通过安全带把乘坐儿童束缚在儿童安全座椅上,以保障儿童安全。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方式分为前向安装和后向安装。前向安装,为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部靠近汽车椅的背靠,儿童安全座椅的乘坐方向与汽车椅的乘坐方向相同;后向安装,为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靠部背离汽车椅的背靠,儿童安全座椅的乘坐方向与汽车椅的乘坐方向相反。当儿童安全座椅前向安装、车辆紧急刹车时,在惯性作用下,乘坐儿童向远离儿童安全座椅的方向冲击,扯动安全带,随后被安全带拉动撞击到儿童安全座椅上;当儿童安全座椅后向安装、车辆紧急刹车时,在惯性作用下,乘坐儿童直接撞击到儿童安全座椅上。儿童安全座椅一般为刚性件,不具有弹性,乘坐儿童撞击到儿童安全座椅上,受到较大的撞击力,容易受惊,严重者可能受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效果的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机构,以减少对乘坐儿童的冲击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儿童安全座椅,当乘坐儿童撞击儿童安全座椅时,通过缓冲机构对乘坐儿童进行缓冲,减少冲击力,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座椅本体包括背靠部、座位部、及连接于所述背靠部和所述座位部之间的弧面,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于座椅本体的缓冲片及安全带;所述座椅本体上开设有两长槽,两所述长槽自所述背靠部向下通过弧面朝向所述座位部延伸,两所述长槽之间形成所述缓冲片;所述安全带绕设于所述缓冲片,藉由所述缓冲片弹性变形以实现缓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缓冲机构,安全带将乘坐儿童束缚至座椅本体,安全带绕设于缓冲片,使得乘坐儿童与缓冲片相贴近;在车辆紧急刹车时,乘坐儿童在惯性的作用下直接撞击缓冲片,抑或在安全带扯动下撞击缓冲片,缓冲片受到撞击沿乘坐儿童的撞击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减少乘坐儿童受到的冲击,防止冲击力度过大对乘坐儿童造成损伤,从而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佳的,两所述长槽呈平行设置;于座椅本体上开设两长槽即可实现所述缓冲片的设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具体地,两所述长槽呈竖向设置;两所述长槽呈竖向设置,使得缓冲片与乘坐儿童的背部相吻合,提高缓冲效果。较佳的,所述缓冲片的两端设置有穿孔,所述安全带包括肩带及胯带,所述肩带及所述胯带分别穿过位于所述缓冲片两端的穿孔,并且所述肩带及所述胯带的两端相互连接,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缓冲片的前后两侧;肩带和胯带的两连接点分别位于缓冲片的前后两侧,从而方便地操作安全带束缚或释放乘坐儿童。具体地,所述座椅本体滑动连接有头靠;所述穿孔包括上部穿孔和下部穿孔,所述上部穿孔开设于所述头靠,所述下部穿孔开设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上部穿孔和所述下部穿孔分别位于所述缓冲片两端;上部穿孔的开设于头靠,使得上部穿孔随头靠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乘坐儿童。具体地,所述肩带与所述上部穿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上部穿孔开设于所述缓冲片上端的两侧,两所述肩带分别穿过两所述上部穿孔;当安全带束缚乘坐儿童时,两肩带分别从上部穿孔穿过,胯带从下部穿孔穿过,从而使得安全带将乘坐儿童可靠地束缚,防止乘坐儿童滑脱儿童安全座椅的情况发生。具体地,所述肩带及所述胯带之间设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包括连接卡头及连接卡座,所述肩带固定连接于连接卡头及连接卡座的其中一者,所述胯带固定连接于连接卡头及连接卡座的其中另一者;通过连接卡头与连接卡座的插接,即可方便地连接或分离肩带和胯带。较佳的,所述座椅本体的背侧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安全带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内;所述导向装置定位安全带,避免安全带相对座椅本体滑动移位,偏离缓冲片而影响缓冲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的背侧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安全带穿设于所述导向孔内。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的背侧设置有导槽,所述安全带容置于所述导槽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如上任一所述的缓冲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带将乘坐儿童束缚至座椅本体,安全带绕设于缓冲片,使得乘坐儿童与缓冲片相贴近;在车辆紧急刹车时,乘坐儿童在惯性的作用下直接撞击缓冲片,抑或在安全带扯动下撞击缓冲片,缓冲片受到撞击沿乘坐儿童的撞击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减少乘坐儿童受到的冲击,防止冲击力度过大对乘坐儿童造成损伤,从而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佳的,所述儿童安全座椅还包括底座,所述座椅本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具体地,所述座椅本体前向安装于所述底座或后向安装于所述底座。具体地,所述底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汽车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本体与安全带连接的正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第一实施例的座椅本体与安全带连接的后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第二实施例的座椅本体与安全带连接的后向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第三实施例的座椅本体与安全带连接的后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所示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00、头靠200、缓冲机构300、底座400及连接机构500。座椅本体100从上向下划分为头靠部110、背靠部120及座位部130,头靠部110、背靠部120及座位部130一体成型,具体地,背靠部120与座位部130间的夹角大于90度,较佳地,背靠部120与座位部130之间具有一弧面121,该弧面121的弧度接近婴儿背部或幼童臀部的曲线弧度,以提供乘坐其上的幼童较舒适的乘坐表面。头靠200滑动连接于头靠部110;座椅本体100通过座位部130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400;连接机构500设置于底座400,通过连接机构500与汽车椅相连接,以实现儿童安全座椅与汽车椅的连接。进一步地,座椅本体100可前向安装于底座400,以实现儿童安全座椅的前向使用;座椅本体100亦可后向安装于底座400,以实现儿童安全座椅的后向使用。缓冲机构300包括设置于座椅本体100的缓冲片310及安全带320。具体地,背靠部120上开设呈竖向的两长槽311,优选地,两长槽311相互平行;两长槽311之间形成一长条状的缓冲片310,缓冲片310的上下两侧与座椅本体100连接,左右两侧与座椅本体100分离;安全带320绕设于缓冲片310。当车辆紧急刹车时,乘坐儿童在惯性作用下直接撞击缓冲片310,抑或在安全带320扯动下撞击缓冲片310,缓冲片310受到撞击沿乘坐儿童的撞击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减少乘坐儿童受到的冲击,防止冲击力度过大对乘坐儿童造成损伤,从而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可理解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缓冲片310也可设置为上下两侧与座椅本体100分离,而左右两侧与座椅本体100连接,亦可达到类似功效,惟此方式设置之长槽311较原实施例之长槽311来的短,并且未通过背靠部120与座位部130之间连接的弧面121,因此缓冲效果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于座椅本体的缓冲片及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绕设于所述缓冲片,藉由所述缓冲片弹性变形以实现缓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座椅本体包括背靠部、座位部、及连接于所述背靠部和所述座位部之间的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于座椅本体的缓冲片及安全带;所述座椅本体上开设有两长槽,两所述长槽自所述背靠部向下通过弧面朝向所述座位部延伸,两所述长槽之间形成所述缓冲片;所述安全带绕设于所述缓冲片,藉由所述缓冲片弹性变形以实现缓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长槽呈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长槽呈竖向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片的两端设置有穿孔,所述安全带包括肩带及胯带,所述肩带及所述胯带分别穿过位于所述缓冲片两端的穿孔,且所述肩带及所述胯带的两端相互连接,连接点分别位于所述缓冲片的前后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滑动连接有头靠;所述穿孔包括上部穿孔和下部穿孔,所述上部穿孔开设于所述头靠,所述下部穿孔开设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上部穿孔和所述下部穿孔分别位于所述缓冲片两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与所述上部穿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上部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征文,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