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大可专利>正文

一种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7574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拉链,包括左链带,右链带,拉头;左链带和右链带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链牙,拉头用以使左链带和右链带上的链牙相互啮合及解除啮合,还包括一气管,气管的一端对齐左链带的上端,气管的另一端依次经过左链带下端、右链带下端后到达右链带上端;链牙为中空结构,且链牙的链牙周侧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如此当链牙的中空结构中充入气体时,其链牙周侧向外膨胀;每一链牙的中空结构通过一气道与气管相连通;气管上设置有一开口,开口上设置一阀门,阀门用以开关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防水性能佳,操作省力,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链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拉链作为一种操作便利的开合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拉链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防水性差,即水容易通过拉链渗入,这一缺点极大地限制了拉链的使用范围,很多水下作业的器件都避免使用拉链作为开合件,基于此,很多关于拉链防水的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技术大都通过在链带和链牙上设置防水材料以达到阻水的目的,申请号201210113772.7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防水拉链,包括成对设置的带有第一拉链齿的第一拉链带和带有第二拉链齿的第二拉链带,使两拉链齿啮合或分离的拉头,所述第一拉链齿与第二拉链齿对应啮合,所述第一拉链带外围及第一拉链齿的各齿牙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外片,所述第二拉链带外围及第二拉链齿的各齿牙之间设有与第一防水外片配合时密封防水的第二防水外片,所述第一拉链带和第二拉链带对应配合处是通过包胶射粘工艺一体成型的两端部。该防水拉链能在拉链带链合时两拉链带之间、链齿之间、拉链带的端部均做到完全密封无缝隙,具有较好的防水密封性能。但这样的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拉链的防水问题,其主要有以下两个缺点:一、在深水处作业时,由于水压过高,水仍能通过防水材料之间的间隙渗入,二、上述技术方案的原理为加大链牙结合的紧密程度,但当链牙间结合过于紧密时,人们通过拉头操作拉链的开合就必须消耗更大的力气,即更加费力,且这种拉链多次使用后,防水材料容易磨损,拉链易损坏,防水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防水性能佳,操作省力,不易损坏的拉链。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链,包括左链带,右链带,拉头;左链带和右链带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链牙,拉头用以使左链带和右链带上的链牙相互啮合及解除啮合,链牙与链带相结合的部分称之为链牙尾端,链牙处于相互啮合状态时,每一链牙与其他链牙相贴合的面称之为链牙贴合面,每一链牙的链牙贴合面与链牙首端的端面合成链牙周侧,还包括一气管,气管的一端对齐左链带的上端,气管的另一端依次经过左链带下端、右链带下端后到达右链带上端;链牙为中空结构,且链牙的链牙周侧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如此当链牙的中空结构中充入气体时,其链牙周侧向外膨胀;每一链牙的中空结构通过一气道与气管相连通;气管上设置有一开口,开口上设置一阀门,阀门用以开关开口。本专利技术的拉链在平常使用时与一般的拉链无异,即通过拉头使左链带和右链带上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解除啮合,如果需要拉链体现较强的防水性,比如要进入深水区作业,操作者先通过拉头使左链带和右链带上的链牙相互啮合,然后,通过充气设备对气管的开口进行充气,充气完毕后关闭阀门以使气管内的气体保持高压,由于链牙的中空结构通过气道与气管相连通,链牙的中空结构也处于高压状态,链牙周侧向外膨胀,从而使链牙与链牙之间,链牙与链带之间结合十分紧密,即使在很高的水压下,水也不能通过链牙间的结合部,当操作者需要左链带和右链带上的链牙解除相互啮合的状态时,操作者先打开阀门,使气管和链牙的中空结构处于常压状态,此时链牙与链牙之间,链牙与链带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就降下来,操作者可以省力地拉动拉头,使链牙解除相互啮合的状态;以左链带上的链牙为例,当其中空结构充气引起链牙周侧向外膨胀时,链牙的两个链牙贴合面挤压在其他链牙上,链牙首端的端面挤压在右链带的边缘上,从而在链牙周侧形成一个密闭的防水结构,相比于已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拉链的防水性能更佳,且操作者通过拉头对拉链的开合进行操作时,链牙的中空结构已处于常压状态,链牙与链牙之间,链牙与链带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已降下来,拉头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引起链牙磨损,充气设备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打气筒,又或者一种便携式的手握气囊,充气设备具有多样性,这里不一一赘述;在本专利技术中,链牙处于相互啮合状态时,每一链牙与其他链牙相贴合的面称之为链牙贴合面,每一链牙的链牙贴合面与链牙首端的端面合成链牙周侧,这一段描述主要是为了表明链牙周侧的位置,以链带为垂向置放而论,选择一个链带中部的链牙作为描述对象,链牙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构成链牙贴合面,它们与链牙首端的端面一起合成链牙周侧。进一步的技术,弹性材料为橡皮。当然,弹性材料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如硅胶。进一步的技术,链牙的长度大于3毫米,链牙的宽度大于2毫米。当链牙过于细小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拉链在制作工艺上难度较大,本专利技术方案非常适合于链牙粗大的拉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拉链,包括左链带,右链带,拉头;左链带和右链带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链牙,拉头用以使左链带和右链带上的链牙相互啮合及解除啮合,还包括一气管,气管的一端对齐左链带的上端,气管的另一端依次经过左链带下端、右链带下端后到达右链带上端;链牙为中空结构,且链牙的链牙周侧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如此当链牙的中空结构中充入气体时,其链牙周侧向外膨胀;每一链牙的中空结构通过一气道与气管相连通;气管上设置有一开口,开口上设置一阀门,阀门用以开关开口。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防水性能佳,操作省力,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拉链,包括左链带1,右链带2,拉头3;左链带1和右链带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链牙M,拉头3用以使左链带1和右链带2上的链牙M相互啮合及解除啮合,链牙M与链带相结合的部分称之为链牙尾端M1,链牙M处于相互啮合状态时,每一链牙M与其他链牙M相贴合的面称之为链牙贴合面M2,每一链牙M的链牙贴合面M2与链牙M首端的端面M3合成链牙周侧M5,还包括一气管5,气管5的一端对齐左链带1的上端,气管5的另一端依次经过左链带1下端、右链带2下端后到达右链带2上端;链牙M为中空结构,且链牙M的链牙周侧M5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如此当链牙M的中空结构中充入气体时,其链牙周侧M5向外膨胀;每一链牙M的中空结构通过一气道D与气管5相连通;气管5上设置有一开口K1,开口K1上设置一阀门K2,阀门K2用以开关开口K1。其中,弹性材料为橡皮。其中,链牙M的长度大于3毫米,链牙M的宽度大于2毫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拉链在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拉头3使左链带1和右链带2上的链牙M相互啮合,然后,通过手握式气囊对气管5的开口K1进行充气,充气完毕后关闭阀门K2以使气管5内的气体保持高压,由于链牙M的中空结构通过气道D与气管5相连通,链牙M的中空结构也处于高压状态,链牙周侧M5向外膨胀,从而使链牙与链牙之间,链牙与链带之间结合十分紧密,即使在很高的水压下,水也不能通过链牙间的结合部,当操作者需要左链带1和右链带2上的链牙M解除相互啮合的状态时,操作者先打开阀门K2,使气管5和链牙M的中空结构处于常压状态,此时链牙与链牙之间,链牙与链带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就降下来,操作者可以省力地拉动拉头,使链牙解除相互啮合的状态。虽然本专利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拉链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包括左链带(1),右链带(2),拉头(3);所述左链带(1)和所述右链带(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链牙(M),所述拉头(3)用以使所述左链带(1)和所述右链带(2)上的所述链牙(M)相互啮合及解除啮合,所述链牙(M)与链带相结合的部分称之为链牙尾端(M1),所述链牙(M)处于相互啮合状态时,每一链牙(M)与其他链牙(M)相贴合的面称之为链牙贴合面(M2),每一链牙(M)的链牙贴合面(M2)与链牙(M)首端的端面(M3)合成链牙周侧(M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管(5),所述气管(5)的一端对齐所述左链带(1)的上端,所述气管(5)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左链带(1)下端、所述右链带(2)下端后到达所述右链带(2)上端;所述链牙(M)为中空结构,且所述链牙(M)的链牙周侧(M5)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如此当所述链牙(M)的中空结构中充入气体时,其链牙周侧(M5)向外膨胀;每一所述链牙(M)的中空结构通过一气道(D)与所述气管(5)相连通;所述气管(5)上设置有一开口(K1),所述开口(K1)上设置一阀门(K2),所述阀门(K2)用以开关所述开口(K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包括左链带(1),右链带(2),拉头(3);所述左链带(1)和所述右链带(2)上分别设置有若干链牙(M),所述拉头(3)用以使所述左链带(1)和所述右链带(2)上的所述链牙(M)相互啮合及解除啮合,所述链牙(M)与链带相结合的部分称之为链牙尾端(M1),所述链牙(M)处于相互啮合状态时,每一链牙(M)与其他链牙(M)相贴合的面称之为链牙贴合面(M2),每一链牙(M)的链牙贴合面(M2)与链牙(M)首端的端面(M3)合成链牙周侧(M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管(5),所述气管(5)的一端对齐所述左链带(1)的上端,所述气管(5)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左链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大可
申请(专利权)人:叶大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