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列车上的自锁式折角塞门,它主要包括阀体、阀芯及锁闭机构,其特征是锁闭机构为处于常规折角塞门下部一侧且装有作用勾贝、锁杆及复位弹簧的锁闭腔。处开启位的阀芯下部对应锁杆处开有锁闭盲孔及通气孔,锁闭腔侧壁及下部分别开有气压通孔,警示孔和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利、灵活,启闭位置准确、可靠,并具有故障警示及调车,编组防自锁功能,可用来替代现有的折角塞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特有的气体动力制动器,尤其是一种自锁式折角塞门。现在列车上所用气压制动装置的折角塞门是类似普通阀门的结构,不带任何安全自锁机构,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由人随意扳动手柄来启闭气阀,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列车的制动失灵而发生事故。中国专利CN2037330U公开了一种“安全折角塞门”,其结构特征是在现有折角塞门阀体上部增加采用气缸结构形式的锁闭装置,在阀芯上部设有与锁闭装置相配合的锁闭孔,利用活塞杆的插入或退出锁闭孔时阀芯进行锁定或解锁。这种安全折角塞门的锁闭装置设在上面颈部位置,阀体和阀芯因安置该锁闭装置而降低了机械强度,又因磨损较大而使用寿命受到限制。而且由于锁闭装置采用气缸活塞结构,启闭阻力较大因而不够灵活,锁闭不易准确到位,故障率较高。此外,它与现有的折角塞门一样,当发生故障或锁闭不到位时,不能给出任何信息及时告知有关人员。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便利、灵活,启闭位置准确、可靠并在发生故障时能发出警示信号以及在调车、编组作业时可防止自锁动作,磨损小,寿命长的自锁式折角塞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实施下列技术方案来达到在常规折角塞门的下部一侧设置一装有作用勾贝、锁杆及复位弹簧的锁闭腔,阀芯处于开启位置的下部对应锁杆处开有锁闭盲孔,其一侧开有贯穿阀芯中心空腔的通气孔。锁闭腔侧壁的尾部和中部分别设有可与通气孔相连通的气压通孔和小孔径警示孔,锁闭腔下部前端开有与大气连通的排气孔。为使本技术获得更佳的使用效果,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在作用勾贝前端增设密封垫片以增加其气密性,使动作更准确;在阀体弯管上部的固定挡块上设置由定位销连接的翻转挡块,以便在不需锁闭的场合下将其翻转,使锁闭机构不动作。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附图1的A-A剖面视图。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常规折角塞门阀体1的下部一侧设置由螺盖2密封的锁闭腔3,其中安装有带密封圈的作用勾贝4,前面的密封垫5,锁杆6及复位弹簧7。处开启状态的阀芯8下部对应于锁杆6处开有锁闭盲孔9,其一侧开设贯穿阀芯8中心空腔的通气孔10。锁闭腔3侧壁的尾部和中部分别开有可与通气孔10相连通的气压通孔11和小孔径警示孔12,锁闭腔3的下部前端设有一直通外围大气的排气孔13。此外,在阀体1弯管上部的固定挡块14上设置由定位销15连接的翻转挡块16。该翻转挡块16可翻转而处于固定挡块14与手把根部17之间。在使用本技术产品过程中,当阀芯8处开启位置时,气压通孔11和警示孔12均与通气孔10相连通,制动管内的风压由阀芯8中心空腔处经通气孔10、气压通孔11和警示孔12进入锁闭腔3,由于大部分风压进入锁闭腔3后部而迅速推动作用勾贝4及锁杆6向阀芯8方向移动,直至锁杆6插入阀芯8下部的锁闭盲孔9内,使阀芯8锁闭定位,不能被转动。此时,密封垫5紧压在锁闭腔3的前壁上,且正好将排气孔13封闭以防泄漏。当需要关闭阀芯8时,则必须先降低或排放制动管内的风压,进入锁闭腔3内的风压随之减小或消失,作用勾贝4及锁杆6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向后部移动,锁闭状态便告解除。在需要频繁地启闭阀芯8进行调车、编组的场合下,可以将阀体1上部的翻转挡块16以定位销15为轴心翻转,使手把根部17的边缘不能靠近固定挡块14,而只能转至翻转挡块16处,因而不能旋转到位,手把呈略为翘起状态以提示操作人员。此时,由于阀芯8尚未转到完全开启位,锁杆6不能插入锁闭盲孔9内,密封垫5也不能封闭排气孔13,所以阀芯8不能锁闭定位,排气孔13也不断排气发出警示信号,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当锁闭机构发生锁闭故障时,也同样会发出上述警示信号。一旦调车、编组结束组成列车时,则必须将翻转挡块16翻转回原始位置,手把根部17便能靠近固定挡块14,手把和阀芯8便能转动到位,锁闭机构便能动作加以锁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便利、灵活,启闭位置准确、可靠,发生故障时能发出警示信号以及调车、编组作业时可防止自锁动作,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用来替代现有列车上的折角塞门以增加其安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自锁式折角塞门,包括阀体、阀芯及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锁闭机构是在折角塞门阀体(1)下部一侧设置装有作用勾贝(4)、锁杆(6)及复位弹簧(7)的锁闭腔(3),处开启状态的阀芯(8)下部对应于锁杆(6)处开有锁闭盲孔(9),其一侧开设有贯穿阀芯(8)中心空腔的通气孔(10),锁闭腔(3)侧壁的尾部和中部分别开有可与通气孔(10)相连通的气压通孔(11)和小孔径警示孔(12),锁闭腔(3)的下部前端设有连通大气的排气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折角塞门,其特征在于作用勾贝(4)的前端设有密封垫(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折角塞门,其特征在于阀体(1)弯管上部的固定挡块(14)上设置由定位销(15)连接的翻转挡块(16)。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列车上的自锁式折角塞门,它主要包括阀体、阀芯及锁闭机构,其特征是锁闭机构为处于常规折角塞门下部一侧且装有作用勾贝、锁杆及复位弹簧的锁闭腔。处开启位的阀芯下部对应锁杆处开有锁闭盲孔及通气孔,锁闭腔侧壁及下部分别开有气压通孔,警示孔和排气孔。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利、灵活,启闭位置准确、可靠,并具有故障警示及调车,编组防自锁功能,可用来替代现有的折角塞门。文档编号B60T15/00GK2247617SQ9620303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纯峰 申请人:张纯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式折角塞门,包括阀体、阀芯及锁闭机构,其特征在于锁闭机构是在折角塞门阀体(1)下部一侧设置装有作用勾贝(4)、锁杆(6)及复位弹簧(7)的锁闭腔(3),处开启状态的阀芯(8)下部对应于锁杆(6)处开有锁闭盲孔(9),其一侧开设有贯穿阀芯(8)中心空腔的通气孔(10),锁闭腔(3)侧壁的尾部和中部分别开有可与通气孔(10)相连通的气压通孔(11)和小孔径警示孔(12),锁闭腔(3)的下部前端设有连通大气的排气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折角塞门,其特征在于作用勾贝(4)的前端设有密封垫(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纯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纯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