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7303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包括:分析顶棚模具的材料合模温度、投产设备、产品结构和材料结构;确定顶棚的变形因素;确定顶棚模具在单品检具上的变形量、超差的位置及超差量;针对实车,确认导致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分析顶棚模具对该位置过变形后,是否有利于实车匹配,若有利于则执行下一步,否则结束分析;根据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更改顶棚数据,使顶棚模具过变形,并使顶棚模具过变形后的变形量落在公差范围内;根据顶棚模具的变形量,将顶棚模具的一面向内变形调整到过变形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变形因素的分析,确认顶棚模具结构的更改量,提高了顶棚模具的合格率,减少报废率,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顶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
技术介绍
干法顶棚因通过烘箱加热,冷模成型,属热塑性,成型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较湿法差,更容易变形,这也是目前干法顶棚的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干法顶棚变形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分析顶棚模具的材料合模温度是否达到160℃,若没有达到,确认使用的设备是否为最终投产设备,若为最终投产设备,则对所述投产设备进行改进,提高所述顶棚模具的所述材料合模温度至160℃;分析所述顶棚模具的产品结构,确定所述顶棚模具拉伸和形变的变形量;分析所述顶棚模具的材料结构是否已经确定,若已确定,分析材料的变形量;步骤2,确定所述顶棚模具的变形因素,所述变形因素包括所述材料合模温度、所述投产设备、所述产品结构和所述材料结构;步骤3,根据所述变形因素,确定所述顶棚模具在单品检具上的变形量、超差的位置及超差量;步骤4,针对实车,确认导致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并分析所述顶棚模具对该位置过变形后,是否有利于实车匹配,若有利于实车匹配,则执行步骤5,否则结束分析;步骤5,根据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更改顶棚数据,使顶棚过变形,并根据该顶棚数据做出所述顶棚模具,使所述顶棚模具成型后的变形量落在公差范围内;其中,变形量为a,实车匹配可变形间隙为b;若a≥b时,分析顶棚过变形超差是否有副作用,若有副作用,则过变形量≤b,若无副作用,则过变形量≤a;对比单品检具的超差量和变形量,确定所述顶棚模具过变形的方式和数值;步骤6,根据过变形的顶棚数据,将所述顶棚模具的一面向内变形调整到过变形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包括前后沿和/或两侧和/或外露的非固定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棚数据包括前后沿的翻边角度和/或两侧的翻遍角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更改前后沿的翻边角度,使所述顶棚模具的一面在X轴方向上向内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更改两侧的翻边角度,使所述顶棚模具的一面在Z轴方向上向内变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顶棚模具变形因素的分析,确认模具结构的更改量,来实现干法顶棚的尺寸合格率,减少报废率,提高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顶棚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包括:步骤1,分析顶棚模具的材料合模温度是否达到160℃,若没有达到,确认使用的设备是否为最终投产设备,若为最终投产设备,则对所述投产设备进行改进,提高所述顶棚模具的所述材料合模温度至160℃;分析所述顶棚模具的产品结构,确定所述顶棚模具拉伸和形变的变形量;分析所述顶棚模具的材料结构是否已经确定,若已确定,分析材料的变形量;步骤2,确定所述顶棚模具的变形因素,所述变形因素包括所述材料合模温度、所述投产设备、所述产品结构和所述材料结构;步骤3,根据所述变形因素,确定所述顶棚模具在单品检具上的变形量、超差的位置及超差量;步骤4,针对实车,确认导致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并分析所述顶棚模具对该位置过变形后,是否有利于实车匹配,若有利于实车匹配,则执行步骤5,否则结束分析;步骤5,根据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更改顶棚数据,使顶棚过变形,并根据该顶棚数据做出所述顶棚模具,使所述顶棚模具成型后的变形量落在公差范围内;其中,变形量为a,实车匹配可变形间隙为b;若a≥b时,分析顶棚过变形超差是否有副作用,若有副作用,则过变形量≤b,若无副作用,则过变形量≤a;对比单品检具的超差量和变形量,确定所述顶棚模具过变形的方式和数值;步骤6,根据过变形的顶棚数据,将所述顶棚模具的一面向内变形调整到过变形量。进一步的,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包括前后沿和/或两侧和/或外露的非固定面。进一步的,顶棚数据包括前后沿的翻边角度和/或两侧的翻遍角度。进一步的,更改前后沿的翻边角度,使顶棚模具的一面在X轴方向上向内变形。进一步的,更改两侧的翻边角度,使顶棚模具的一面在Z轴方向上向内变形。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前沿的翻边角度,顶棚模具X轴方向前移3.091mm,通过改变后沿的翻边角度,顶棚模具X轴方向前移4.591mm,通过改变两侧的翻边角度,顶棚模具Z轴方向上移4.217mm。通过改变前沿的翻边角度,顶棚模具X轴方向向内变形,顶棚前沿边缘距离前风挡玻璃黑边的距离增大,可以改善顶棚露出玻璃黑边的问题。通过改变后沿的翻边角度,顶棚模具X轴方向向内变形,顶棚后沿边缘距离后风挡玻璃黑边的距离增大,可以改善顶棚露出玻璃黑边的问题。另外,对于五门车,可以改善顶棚与后沿密封条的配合,使其不脱出。通过更改两侧翻边的角度,顶棚模具Z轴方向向内变形,使两侧向上偏移,有助于搭接式密封条的匹配。对于卡接式密封条,两侧向下偏移,有助于间隙匹配。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顶棚模具的材料合模温度是否达到160℃,若没有达到,确认使用的设备是否为最终投产设备,若为最终投产设备,则对所述投产设备进行改进,提高所述顶棚模具的所述材料合模温度至160℃;分析所述顶棚模具的产品结构,确定所述顶棚模具拉伸和形变的变形量;分析所述顶棚模具的材料结构是否已经确定,若已确定,分析材料的变形量;步骤2,确定所述顶棚模具的变形因素,所述变形因素包括所述材料合模温度、所述投产设备、所述产品结构和所述材料结构;步骤3,根据所述变形因素,确定所述顶棚模具在单品检具上的变形量、超差的位置及超差量;步骤4,针对实车,确认导致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并分析所述顶棚模具对该位置过变形后,是否有利于实车匹配,若有利于实车匹配,则执行步骤5,否则结束分析;步骤5,根据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更改顶棚数据,使顶棚过变形,并根据该顶棚数据做出所述顶棚模具,使所述顶棚模具成型后的变形量落在公差范围内;其中,变形量为a,实车匹配可变形间隙为b;若a≥b时,分析顶棚过变形超差是否有副作用,若有副作用,则过变形量≤b,若无副作用,则过变形量≤a;对比单品检具的超差量和变形量,确定所述顶棚模具过变形的方式和数值;步骤6,根据过变形的顶棚数据,将所述顶棚模具的一面向内变形调整到过变形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法PU玻纤板的顶棚模具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顶棚模具的材料合模温度是否达到160℃,若没有达到,确认使用的设备是否为最终投产设备,若为最终投产设备,则对所述投产设备进行改进,提高所述顶棚模具的所述材料合模温度至160℃;分析所述顶棚模具的产品结构,确定所述顶棚模具拉伸和形变的变形量;分析所述顶棚模具的材料结构是否已经确定,若已确定,分析材料的变形量;步骤2,确定所述顶棚模具的变形因素,所述变形因素包括所述材料合模温度、所述投产设备、所述产品结构和所述材料结构;步骤3,根据所述变形因素,确定所述顶棚模具在单品检具上的变形量、超差的位置及超差量;步骤4,针对实车,确认导致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并分析所述顶棚模具对该位置过变形后,是否有利于实车匹配,若有利于实车匹配,则执行步骤5,否则结束分析;步骤5,根据实车装配出现问题的位置,更改顶棚数据,使顶棚过变形,并根据该顶棚数据做出所述顶棚模具,使所述顶棚模具成型后的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伟世通北京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