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上体、中体、下体以及位于阀体中的上活塞平衡总成,调节平衡套管活动地套在上活塞中心柱上,平衡弹簧套在调节平衡套管外,平衡弹簧座在上活塞中心柱上,由螺栓固定,其特征是:上活塞中心柱下部制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气路通道;在上体的上壳体空腔内壁有一圈与上活塞相配的限位台阶和在上壳体空腔内有一圆环限位平台,在上壳体的下端面有一内凹的圆环气路通道,限位台阶与上端面距离为19~21毫米,圆环限位平台的高度为5~8毫米,下端面上的圆环气路通道内凹高度为8.5~12毫米。(*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尤其是一种汽车制动阀,使之更趋完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汽车制动系统是先制动前轮,后制动后轮,属于非同步制动。它具有柔和制动性,但存在制动力不足,先后制动次序固定化等弊端,不适用山区、气候多变、无转向助力器以及各种特殊环境、特殊要求的种类用户的需要。造成诸如(1)总制动力不足,(2)前轮刹车太灵等弊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高汽车的制动力,并保持原有柔和制动性能;通过有针对性灵活选配,优化编排制动先后程序,使制动阀适用各种车型、道路、环境、气候条件的需要。本技术是申请人在自己的ZL99208975.1专利技术方案基础上作出的改进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汽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上体、中体、下体以及位于阀体中的上活塞平衡总成,上活塞平衡总成由螺栓、大垫圈、平衡弹簧座、平衡弹簧、调节平衡套管和上活塞中心柱组成,调节平衡套管活动地套在上活塞中心柱上,平衡弹簧套在调节平衡套管外,平衡弹簧座在上活塞中心柱上,由螺栓固定,其特征是上活塞中心柱下部制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气路通道;在上体的上壳体空腔内壁有一圈与上活塞相配的限位台阶和在上壳体空腔内有一圆环限位平台,在上壳体的下端面有一内凹的圆环气路通道。所述上活塞中心柱下部的内凹环形气路通道宽度为5~8毫米。所述上壳体内限位台阶与上端面距离为19~21毫米,圆环限位平台的高度为5~8毫米,下端面上的圆环气路通道其内凹高度为8.5~12毫米。所述调节平衡套管的高度为16至20毫米。所述中体的中壳体内有一下活塞,下活塞的活塞导向杆长为54至58毫米。本技术由于采取了上述方案,减少了汽车驾驶员的心理负担,提高了安全系数,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本技术保持了原有汽车制动阀的全部优越性,而且解决了原有制动阀存在的不足,使汽车的制动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30%~40%,同时根据各个用户的需要,优化了制动先后次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上活塞平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壳体的剖面图;图3是下活塞剖面图。参见图1,图2,如图所示,上活塞平衡总成由螺栓1、大垫圈2、平衡弹簧座3、平衡弹簧4、调节平衡套管6、上活塞中心柱5组成,调节平衡套管6活动地套在上活塞中心柱5上,平衡弹簧4套在调节平衡套管6外,平衡弹簧座3压在上活塞中心柱上部,由螺栓1和大垫圈2固定。调节平衡套管的高度最好为16至20毫米。制动阀上体包括与上活塞总成相配的上壳体8、圆环限位平台11、上壳体空腔9,上活塞平衡总成通过螺栓、橡胶密封圈等与制动阀上体按装配顺序套装连接;如图3所示,装配在中体的中壳体内的下活塞13,其下活塞的活塞导向杆14长为54~58毫米。本技术是根据动态平衡学原理,针对原有制动阀制动力不足,改进原有制动阀平衡弹簧的平衡力度,根据帕斯卡定律,通过压强的传递,改变了制动阀门开启量。具体做法是在上活塞中心柱下部制有一圈宽度为5~8毫米的环形气路通道7,与上活塞总成匹配的上壳体空腔9内制有一圈距上端面19~21毫米的园环限位台阶10及壳体空腔内高度为5~8毫米的圆环限位平台11,它们能有效延长上活塞的行程,增加制动器上阀门的开启量;在上壳体的下端面制出一内孔深度为5~8毫米的圆环气路通道12,能有效开阔气路通道。以上措施减弱了气流的阻力,提高了制动力,通过改进的部分和驾驶员的可操纵性,保持了原有的柔和制动性能,另外可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和各种车辆使用特性,来改变前后制动阀活塞的运行时间,确定制动阀开关先后运行次序,从而达到前后轮制动的相对合理性,准确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上体、中体、下体以及位于阀体中的上活塞平衡总成,上活塞平衡总成由螺栓(1)、大垫圈(2)、平衡弹簧座(3)、平衡弹簧(4)、调节平衡套管(6)和上活塞中心柱(5)组成,调节平衡套管活动地套在上活塞中心柱上,平衡弹簧套在调节平衡套管外,平衡弹簧座在上活塞中心柱上部,由螺栓和大垫圈固定,其特征是上活塞中心柱下部制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气路通道(7);在上体(8)的上壳体空腔(9)内有一圈与上活塞相配的限位台阶(10)和在上壳体空腔内有一圆环限位平台(11),在上壳体的下端面有一内凹的圆环气路通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阀,其特征是上活塞中心柱下部所述的内凹环形气路通道(7)的宽度为5~8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阀,其特征是上体的上壳体空腔内所述限位台阶(10)与上端面距离h1为19~21毫米,圆环限位平台(11)的高度h2为5~8毫米,下端面上的圆环气路通道(12)其内凹高度h3为8.5~12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阀,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平衡套管(6)的高度为16至20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阀,其特征是所述中体的中壳体内有一下活塞(13),下活塞的活塞导向杆(14)长为54至58毫米。专利摘要汽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上体、中体、下体以及位于阀体中的上活塞平衡总成,调节平衡套管活动地套在上活塞中心柱上,平衡弹簧套在调节平衡套管外,平衡弹簧座在上活塞中心柱上,由螺栓固定,其特征是:上活塞中心柱下部制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气路通道;在上体的上壳体空腔内壁有一圈与上活塞相配的限位台阶和在上壳体空腔内有一圆环限位平台,在上壳体的下端面有一内凹的圆环气路通道,限位台阶与上端面距离为19~21毫米,圆环限位平台的高度为5~8毫米,下端面上的圆环气路通道内凹高度为8.5~12毫米。文档编号B60T15/36GK2511561SQ0222154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4日专利技术者谢建成 申请人:谢建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阀,包括制动阀上体、中体、下体以及位于阀体中的上活塞平衡总成,上活塞平衡总成由螺栓(1)、大垫圈(2)、平衡弹簧座(3)、平衡弹簧(4)、调节平衡套管(6)和上活塞中心柱(5)组成,调节平衡套管活动地套在上活塞中心柱上,平衡弹簧套在调节平衡套管外,平衡弹簧座在上活塞中心柱上部,由螺栓和大垫圈固定,其特征是:上活塞中心柱下部制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气路通道(7);在上体(8)的上壳体空腔(9)内有一圈与上活塞相配的限位台阶(10)和在上壳体空腔内有一圆环限位平台(11),在上壳体的下端面有一内凹的圆环气路通道(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谢建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