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多触点开关及多触点补偿装置,其主要包括:操动机构、基座和在基座上左右可滑动的直动件;直动件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动端,基座上固定设置有与动端对应的至少一组静端;动端、静端及操动机构分别置于基座的同另一侧;操动机构带动直动件在基座上左右滑动,用以使动端与静端接触或分开,该多触点开关将动端、静端及操动机构分别置于基座的同一侧,使得占用的上下空间小,同时也减少了生产的投入成本,并且该结构直接通过操动机构带动直动件在基座上左右滑动,从而可以使动端与静端接触或分开,其是操动机构、直动件与静端、动端的之间直动力的传递,无需将直动力变成转动力,使得传动简单其可靠,且更进一步的减少了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器件
,具体而言,涉及多触点开关及多触点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有载调压开关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成本较高;而无励磁调压(无载调压)虽然成本较低,但由于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必须在变压器无激励磁状态下操作,需要一定的停电时间来进行调整,干扰了正常生产;二是手动操作,调整次数受限制,仅能作阶段性或季节性调整,不能经常进行,无法控制每天电量峰谷变化所引起的电压波动,同时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永磁机构开关,该永磁机构开关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永磁式电磁操作装置、盘状开关、隔板以及行程控制开关,永磁式电磁操作装置设置在隔板的上方,盘状开关设置在隔板下方,盘状开关与永磁式电磁操作装置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永磁式电磁操作装置的另一端与行程控制开关连接。专利技术人在研宄中发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永磁机构开关,其在隔板两侧设置有永磁式电磁操作装置和盘状开关,其占用上下空间大,使得投入成本高,且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将直动力变成转动力,故传动机构设计复杂,同样使得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触点开关及多触点补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关存在的其占用上下空间大,投入成本高以及传动机构设计复杂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触点开关,包括:操动机构、基座和在基座上左右可滑动的直动件;直动件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动端,基座上固定设置有与动端对应的至少一组静端;动端、静端及操动机构均置于基座的同一侧;操动机构与直动件连接,动端与直动件连接并与静端相向设置,静端与基座连接并与动端相向设置;操动机构带动直动件在基座上左右滑动,以使得动端与静端接触或分开。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多触点开关中,直动件、动端、静端及操动机构均置于基座的一侧;或者,直动件置于基座的一侧,动端、静端及操动机构均置于基座的另一侧。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多触点开关中,基座上设置有长条孔;操动机构穿过基座的长条孔与直动件连接,动端穿过基座的长条孔与直动件连接并与静端相向设置;静端穿过直动件的长条孔与基座连接,并与动端相向设置。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多触点开关中,一组静端包括两个静端,每一个静端均对应设置有一个静触点,每一个动端对应设置左右两个动触点,两个动触点分别对应两个静端的两个静触点;两个动触点与两个静触点相接触时,多触点开关上电;两个动触点与两个静触点相分尚时,多触点开关断电。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多触点开关中,两个静端之间形成预设宽度的通道,预设宽度即两个静端之间的距离;动端相对设置在两个静端形成的通道的中轴线上,且置于静端长度范围对应的通道的外侧;每一个动端和该动端对应设置的左右两个静端构成一个触头组。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多触点开关中,两个静端相对平行设置且两个静端的两端均对齐设置在基板上;动端,分别与每一个静端靠近动端的一侧留有相同的预设距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多触点开关中,触头组为3组,3组触头组在基座上呈一条直线排列。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多触点开关中,动端与静端均位于基座的同一侧相向设置。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多触点开关中,操动机构为永磁体操动机构。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触点补偿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多触点开关,还包括电容器;多触点开关包括至少一个触头组,触头组包括一个动端和与该动端对应的两个静端;电谷器包括接线端;触头组中的一个静端与接线端连接,另一个静端与电网线相接;当动端与静端接触后,电容器通过触头组接入电网;当动端与静端分离后,电容器通过触头组退出电网。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触点开关及多触点补偿装置,其主要包括:操动机构、基座和在基座上左右可滑动的直动件;直动件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动端,基座上固定设置有与动端对应的至少一组静端;然后将动端、静端及操动机构均设置在基座的同一侧,并使操动机构与直动件连接,动端,静端分别与直动件连接且二者相向设置,与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永磁机构开关,其在隔板两侧设置有永磁式电磁操作装置和盘状开关,其占用上下空间大,使得投入成本高,且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将直动力变成转动力,故传动机构设计复杂,同样使得成本增加的方案相比,其动端、静端及操动机构分别置于基座的同一侧,使得占用的上下空间小,同时也减少了生产的投入成本,并且该结构直接通过操动机构带动直动件在基座上左右滑动,从而可以使动端与静端接触或分开,其是操动机构、直动件与静端、动端的之间直动力的传递,无需将直动力变成转动力,使得传动简单其可靠,且更进一步的减少了投入成本。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触点开关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多触点开关的主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触点开关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多触点开关的俯视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所提供的多触点补偿装置的主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操动机构;2、直动件;3、动端;4、静端;5、基座;6、连线;7、电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图4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触点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操动机构、基座和在所述基座上左右可滑动的直动件;所述直动件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动端,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动端对应的至少一组静端;所述动端、所述静端及所述操动机构均置于所述基座的同一侧;所述操动机构与所述直动件连接,所述动端与所述直动件连接并与所述静端相向设置,所述静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与所述动端相向设置;所述操动机构带动所述直动件在所述基座上左右滑动,以使得所述动端与所述静端接触或分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贞祥,杨福荣,潘新华,张中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瑞莱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