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侧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860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8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侧倾设备,是用于将物料从水平状态翻转至倾斜状态,其组成包括:平面输送机构、支撑机构和侧倾机构;平面输送机构用于实现物料的水平输送;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整个倾斜设备;侧倾机构用于实现物料的侧部倾斜输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实现物料进行侧倾或变更生产线等生产动作,并与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完美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侧倾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侧倾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在自动生产线系统中实现物料或产品由水平状态变为侧倾状态的自动侧倾设备。
技术介绍
在机械、电子等行业的生产中,由于生产工艺及空间利用的原因,,往往需要对中大型板型件进行侧倾动作,以达到工艺加工所需位置或变更到平行的另一条生产线操作。但现有的设备多数都只能实现产品输送方向上的倾斜,不能实现侧向的倾斜;少数具有侧倾的设备大都只采用气缸就实现产品的侧倾操作,结构过于简单,导致气缸成为易损件,增加故障率和维修强度,并且这种简单设备侧倾角度越大时如果刹车则刹车幅度越大,缺少刹车柔性缓冲机构,易出现产品由于惯性因素发生意外脱落现象;同时现有设备不能与常见的生产线匹配,影响生产线的整体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自动侧倾设备,以期能够有效实现物料进行侧倾或变更生产线等生产动作,并与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完美对接。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侧倾设备,是用于将物料从水平状态翻转至倾斜状态,其结构特点是组成包括:平面输送机构、支撑机构和侧倾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组成包括:由两条前支撑腿和前横梁构成的“π”字型前支撑、由两条后支撑腿和后横梁构成的“π”字型后支撑、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筋板和第四筋板所述“π”字型前支撑和“π”字型后支撑是通过设置在所述两条前支撑腿与两条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三筋板和第四筋板进行联接形成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所述第四筋板和第三筋板的下方;所述平面输送机构的组成包括输送皮带,第一筋板,由两条前支撑件和前横杆构成的“π”字型前机架,由两条后支撑件和后横杆构成的“π”字型后机架,第二筋板和输入电机;所述“π”字型前机架和“π”字型后机架分别位于所述“π”字型前支撑和“π”字型后支撑的上方;所述“π”字型前机架的两条前支撑件分别嵌入所述“π”字型前支撑的前横梁中并进行铰接固定;所述“π”字型后机架的两条后支撑件分别嵌入所述“π”字型后支撑的后横梁中形成可分离结构;在所述“π”字型前机架的两条前支撑件和“π”字型后机架的两条后支撑件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在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下方,靠近所述“π”字型前支撑的前横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铰孔延伸件和第二铰铰孔伸件;在所述“π”字型前机架的前横杆和“π”字型后机架的后横杆之间设置有所述输送皮带;在所述“π”字型后机架的后支撑件上,处于所述第一筋板或所述第二筋板上方,设置有所述输入电机;所述平面输送机构是以所述输入电机驱动传动链条并带动所述输送皮带实现平面输送结构;所述侧倾机构的组成包括第一驱动气缸、第一直线导轨、第一滑块、第一铰孔件、第一连杆、第二驱动气缸、第二直线导轨、第二滑块、第二铰孔件和第二连杆;在靠近所述“π”字型前支撑的两条前支撑腿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下方,处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顶端进行联接;在所述第一滑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铰孔件;在所述第一铰孔件和第一铰孔延伸件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杆;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下方,处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顶端进行联接;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铰孔件;在所述第二铰孔件和第二铰孔延伸件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二连杆;所述侧倾机构是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以及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作回程运动;从而分别带动所述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支撑所述“π”字型后机架的两条后支撑件向上脱离所述“π”字型后支撑的后横梁,所述“π”字型前机架的两条前支撑件在所述“π”字型前支撑的前横梁中向下转动,形成所述平面输送机构的一侧前倾状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侧倾设备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平面输送机构的组成还包括:导向件,导向滚轴和导向滚筒;在所述“π”字型前机架的前横杆上延伸设置有所述导向件,利用导向件设置所述带导向滚筒的导向滚轴;以所述导向滚筒形成所述平面输送机构的一侧前倾状态时的被动转动结构,从而形成侧面输送结构。设置所述“π”字型后机架的两条后支撑件底部为“V”字型凸伸结构;在所述“π”字型后支撑的后横梁上配合设置有V”字型缺口,以所述“V”字型凸伸结构嵌入在所述V”字型缺口中形成所述平面输送机构的水平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气缸与导轨组合布置方式,实现侧倾机构位于输送皮带线下方,结构紧凑,可与常见的自动化生产线完美对接,节省空间,使生产线整体效果紧凑整齐;同时本专利技术能快速有效完成被运输对象的自动侧倾,模拟人工操作动作,减小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偏置曲柄滑块式的侧倾机构,可实现物料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任意侧倾角度,在不需要刹车柔性缓冲机构时,能够降低机构刹车所产生的惯性,实现刹车时使输送的物料不易发生意外落料。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偏置曲柄滑块式的侧倾机构,利用驱动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实现侧倾机构的自动侧倾和自动复位,且气缸活塞杆只受轴向力作用,不易弯曲磨损,降低易损件的损坏程度,使设备故障发生率大幅降低。4、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V”字型突出结构和“V”字型缺口结构,可实现输送机构在恢复到水平状态时与支持结构的完全配合,不影响整个侧倾设备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5、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辅助导向结构,可以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加装不同的导向结构,增强了设备针对不同物料的应用通用程度。6、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紧凑,可在设备的四周安装挡板,使设备的侧倾机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使设备不易受到外界粉尘和工作人员意外行为的影响,保护设备的平稳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平状态三维立体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倾状态的三维立体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V”字型结构局部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输送皮带,2第一筋板,3前机架,4中心销,5前支撑,6第一驱动气缸,7右螺栓,8第一支撑板,9第一折弯件,10第一铰孔件,11第一直线导轨,12第一螺母,13第一滑块,14左螺栓,15第二驱动气缸,16第二折弯件,17第二直线导轨,18第二螺母,19第二支撑板,20第二滑块,21第二铰孔件,22第三铰孔销,23第二连杆,24后支撑,25第二筋板,26输入电机,27链条盒,28后机架,29第四铰孔销,30第三筋板,31导向件,32导向滚轴,33导向滚筒,34第四筋板,35第一连杆,36第二铰孔销,37第一铰孔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侧倾设备,是用于将物料从水平状态翻转至倾斜状态,其组成包括:平面输送机构、支撑机构和侧倾机构;如图1所示,支撑机构的组成包括:由两条前支撑腿和连接两条前支撑腿顶部的前横梁构成的“π”字型前支撑5、由两条后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侧倾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侧倾设备,是用于将物料从水平状态翻转至倾斜状态,其特点是组成包括:平面输送机构、支撑机构和侧倾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组成包括:由两条前支撑腿和前横梁构成的“π”字型前支撑(5)、由两条后支撑腿和后横梁构成的“π”字型后支撑(24)、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19)、第三筋板(30)和第四筋板(34)所述“π”字型前支撑(5)和“π”字型后支撑(24)是通过设置在所述两条前支撑腿与两条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19)以及所述第三筋板(30)和第四筋板(34)进行联接形成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19)分别位于所述第四筋板(34)和第三筋板(30)的下方;所述平面输送机构的组成包括输送皮带(1),第一筋板(2),由两条前支撑件和前横杆构成的“π”字型前机架(3),由两条后支撑件和后横杆构成的“π”字型后机架(28),第二筋板(25)和输入电机(26);所述“π”字型前机架(3)和“π”字型后机架(28)分别位于所述“π”字型前支撑(5)和“π”字型后支撑(24)的上方;所述“π”字型前机架(3)的两条前支撑件分别嵌入所述“π”字型前支撑(5)的前横梁中并进行铰接固定;所述“π”字型后机架(28)的两条后支撑件分别嵌入所述“π”字型后支撑(24)的后横梁中形成可分离结构;在所述“π”字型前机架(3)的两条前支撑件和“π”字型后机架(28)的两条后支撑件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筋板(2)和第二筋板(25);在第一筋板(2)和第二筋板(25)的下方,靠近所述“π”字型前支撑(5)的前横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铰孔延伸件和第二铰铰孔伸件;在所述“π”字型前机架(3)的前横杆和“π”字型后机架(28)的后横杆之间设置有所述输送皮带(1);在所述“π”字型后机架(28)的后支撑件上,处于所述第一筋板(2)或所述第二筋板(25)上方,设置有所述输入电机(26);所述平面输送机构是以所述输入电机(26)驱动传动链条并带动所述输送皮带(1)实现平面输送结构;所述侧倾机构的组成包括第一驱动气缸(6)、第一直线导轨(11)、第一滑块(13)、第一铰孔件(10)、第一连杆(35)、第二驱动气缸(15)、第二直线导轨(17)、第二滑块(20)、第二铰孔件(21)和第二连杆(23);在靠近所述“π”字型前支撑(5)的两条前支撑腿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19)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和第二驱动气缸(15);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的活塞杆下方,处于所述第一支撑板(8)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1);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13);所述第一滑块(13)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的活塞杆顶端进行联接;在所述第一滑块(1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铰孔件(10);在所述第一铰孔件(10)和第一铰孔延伸件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杆(35);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5)的活塞杆下方,处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9)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7);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7)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块(20);所述第二滑块(20)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5)的活塞杆顶端进行联接;在所述第二滑块(20)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铰孔件(21);在所述第二铰孔件(21)和第二铰孔延伸件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二连杆(23);所述侧倾机构是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的活塞杆和第二驱动气缸(15)的活塞杆分别同步驱动所述第一滑块(13)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1)上以及所述第二滑块(20)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7)上作回程运动;从而分别带动所述铰接的第一连杆(35)和第二连杆(23)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筋板(2)和第二筋板(25)支撑所述“π”字型后机架(28)的两条后支撑件向上脱离所述“π”字型后支撑(24)的后横梁,所述“π”字型前机架(3)的两条前支撑件在所述“π”字型前支撑(5)的前横梁中向下转动,形成所述平面输送机构的一侧前倾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侧倾设备,是用于将物料从水平状态翻转至倾斜状态,其特点是组成包括:平面输送机构、支撑机构和侧倾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组成包括:由两条前支撑腿和前横梁构成的“π”字型前支撑(5)、由两条后支撑腿和后横梁构成的“π”字型后支撑(24)、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19)、第三筋板(30)和第四筋板(34),所述“π”字型前支撑(5)和“π”字型后支撑(24)是通过设置在所述两条前支撑腿与两条后支撑腿之间的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19)以及所述第三筋板(30)和第四筋板(34)进行联接形成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8)和第二支撑板(19)分别位于所述第四筋板(34)和第三筋板(30)的下方;所述平面输送机构的组成包括输送皮带(1),第一筋板(2),由两条前支撑件和前横杆构成的“π”字型前机架(3),由两条后支撑件和后横杆构成的“π”字型后机架(28),第二筋板(25)和输入电机(26);所述“π”字型前机架(3)和“π”字型后机架(28)分别位于所述“π”字型前支撑(5)和“π”字型后支撑(24)的上方;所述“π”字型前机架(3)的两条前支撑件分别嵌入所述“π”字型前支撑(5)的前横梁中并进行铰接固定;所述“π”字型后机架(28)的两条后支撑件分别嵌入所述“π”字型后支撑(24)的后横梁中形成可分离结构;在所述“π”字型前机架(3)的两条前支撑件和“π”字型后机架(28)的两条后支撑件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筋板(2)和第二筋板(25);在第一筋板(2)和第二筋板(25)的下方,靠近所述“π”字型前支撑(5)的前横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铰孔延伸件和第二铰铰孔伸件;在所述“π”字型前机架(3)的前横杆和“π”字型后机架(28)的后横杆之间设置有所述输送皮带(1);在所述“π”字型后机架(28)的后支撑件上,处于所述第一筋板(2)或所述第二筋板(25)上方,设置有所述输入电机(26);所述平面输送机构是以所述输入电机(26)驱动传动链条并带动所述输送皮带(1)实现平面输送结构;所述侧倾机构的组成包括第一驱动气缸(6)、第一直线导轨(11)、第一滑块(13)、第一铰孔件(10)、第一连杆(35)、第二驱动气缸(15)、第二直线导轨(17)、第二滑块(20)、第二铰孔件(21)和第二连杆(23);在靠近所述“π”字型前支撑(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仁胜孙程刘四洋赵韩周隐张月沈健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