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77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在原有阀体、节流阀、阀体内上继动活塞、下继动活塞总成和应急活塞总成的基础上,增设电磁控制阀和载荷传感器,下继动活塞内径阶梯性递减,隔盘套装在下继动活塞的外壁上,并与阀体内壁密封构成防真空腔E和气压调节腔F,气压调节活塞密封安装在下继动活塞内,其下端面与下继动活塞之间压装有调压弹簧,下继动活塞侧壁内设有连通控制腔C与进气口的气道、连通输出腔D和气压调节活塞上端面的气道、连通气压调节活塞下端面与气压调节腔F的气道,阀体的侧壁上开设连通防真空腔E与电磁控制阀出气道的气道、连通电磁控制阀进气道的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地调节制动气压、灵敏度高、工作性能优良、稳定性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属于汽车制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骨干网已经基本形成,具有明显吨公里成本优势的大吨位、载货汽车及长轴距半挂车、挂车也逐年增加。由于上述车辆的轴距增长,制动管路也相应的加长,对高速行驶的长轴距车辆,气制动系统的反映时间滞后、制动力不足仍然是主要问题。而现有双管路挂车制动阀存在重载时挂车制动时间滞后,制动发软,点制动或半制动时不能满足长轴距车辆所需的制动力,制动时存在挂车撞击主车现象,造成制动效果不佳,尤其是天气恶劣、路况不佳时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自动地调节制动气压、灵敏度高、工作性能优良、稳定性好的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包括阀体、与阀体固定连接的节流阀、自上向下依次安装在阀体内的上继动活塞、下继动活塞总成和应急活塞总成,其中上继动活塞对应与阀体、下继动活塞总成的上端面构成控制腔G和控制腔C,下继动活塞总成的下端面与应急活塞总成构成输出腔D,且阀体对应于控制腔G、控制腔C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对应于输出腔D设置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增设电磁控制阀和载荷传感器,下继动活塞总成的下继动活塞内径阶梯性递减,隔盘套装在下继动活塞的外壁上,将下继动活塞外壁与阀体构成的空间横向间隔成防真空腔E和气压调节腔F,气压调节腔F内隔盘的下端面与阀体的阶梯面之间压装有回位弹簧,气压调节活塞经活塞座固定在下继动活塞内并与下继动活塞的内壁密封,气压调节活塞的其下端面与下继动活塞之问压装有调压弹簧,下继动活塞侧壁内设有连通控制腔C与进气口的气道8、连通输出腔D和气压调节活塞上端面的气道、连通气压调节活塞下端面与气压调节腔F的气道,气压调节活塞中央自上向下依次装有弹簧座、阀门弹簧和阀门,在上继动活塞、下继动活塞、隔盘与阀体之间构成防真空腔E、气压调节腔F的装配处,以及下继动活塞与阀体位于进气道两侧的装配处均设置有密封圈,阀体的侧壁上开设连通防真空腔E与电磁控制阀出气道的气道、连通节流阀进气口与应急活塞总成的进气道和连通电磁控制阀的进气道的气道。所述的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电磁控制阀采用常通式电磁控制阀,包括与阀体固定连接的电磁阀座、尾部开有气道的空心阀杆和套装并螺纹固定在阀杆尾部的固定座,其中电磁阀座内开有互不连通的出气道和进气道,阀杆的头端与电磁阀座固定连接,阀杆内依次安装有定阀芯和动阀芯,定阀芯的中间及外圆两侧均设置有纵向气道,且中间气道的头端经进气道和阀体侧壁上的气道接通输出腔D,动阀芯夹持在定阀芯与空心阀杆的尾端之间,其两端对应于定阀芯的中间气道和空心阀杆尾部的气道均设有密封面,动阀芯外圆一侧纵向设有气道,动阀芯邻近定阀芯端设有孔,孔内设有套装弹簧的推杆,当电磁控制阀不通电时,推杆的头端探出动阀芯端面与定阀芯顶触,动阀芯与定阀芯端面之间有间隙,动阀芯另一端面的密封面与空心阀杆尾部的气道密封,定阀芯外圆两侧的纵向气道依次经电磁阀座内的出气道和气道接通气压调节腔E,当电磁控制阀通电时,推杆的头端缩回动阀芯端面,动阀芯与定阀芯端面之间密封,气压调节腔E依次经定阀芯外圆的纵向气道、动阀芯外圆的纵向气道、空心阀杆尾部的气道接大气。所述的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电磁控制阀为常闭式电磁控制阀,包括与阀体固定连接的电磁阀座、尾部开有气道的空心阀杆和套装并螺纹固定在阀杆尾部的固定座,其中电磁阀座内开有互不连通的出气道和进气道,阀杆内依次安装有定阀芯和动阀芯,定阀芯的中间及外圆两侧均设置有纵向气道,且中间气道的头端依次经进气道、阀体侧壁内的气道接通控制腔C,动阀芯夹持在定阀芯与空心阀杆的尾端之间,其两端对应于定阀芯的中间气道和空心阀杆尾部的气道均设有密封面,动阀芯的外圆套装有弹簧,动阀芯外圆一侧纵向设有气道,当电磁控制阀不通电时,动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定阀芯端面之间密封,气压调节腔E依次经气道、出气道、定阀芯外圆的纵向气道、动阀芯外圆的纵向气道和空心阀杆尾部的气道接大气,当电磁控制阀通电时,动阀芯克服弹簧力与定阀芯端面脱离,动阀芯另一端面的密封面与空心阀杆尾部的气道密封,气压调节腔E依次经气道、出气道、定阀芯外圆两侧的纵向气道、定阀芯中间的纵向气道、进气道、气道接通控制腔C。所述的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气压调节活塞外壁套装有Y型皮碗并与下继动活塞的内壁密封。所述的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下继动活塞总成正中设有排气道与应急活塞总成的排气道相通。所述的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应急活塞总成包括进阀门座、阀门弹簧、进排气阀门、应急活塞、操纵活塞,其中操纵活塞与应急活塞的末端经空心螺母连为一体,操纵活塞的上断面与阀体及应急活塞14经密封圈构成手制动阀控制腔B,应急活塞与阀体经密封圈构成气源腔A,气源腔A经进气道与节流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的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阀体的排气道末端及空心阀杆尾部气道的末端均设置有消音防尘罩。所述的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载荷传感器的感应元件采用弹性杆,与悬架接触,其输出端接电磁控制阀的电源端。其工作原理为(一)、电磁控制阀为常通式电磁控制阀,当车辆处于驻车状态时,储气筒气压力从挂车制动阀的进气口进入应急活塞总成的气源腔A,在气压力的作用下上移打开进排气阀门,气源腔A气压力进入到输出腔D,从出气口输出到挂车制动装置,此时车辆处于驻车制动状态。车辆准备起步行驶时驾驶员打开手制动阀,手制动阀出气口压力自控制口进入到应急活塞总成的手制动阀控制腔B,由于应急活塞与操纵活塞通过螺母连为一体,在手制动阀输出气压力的作用力下推动应急活塞和操纵活塞一起下移,使进排气阀门(下继动活塞与进排气阀门脱离)打开,输出腔D的气压力排入大气解除驻车制动。当车辆处于行车状态时,载荷传感器的感应元件与悬架接触,在一定大小的载荷下,感应元件有确定的位置,即通过直接反映轴荷大小的悬架系统的变形决定感应元件的变形量。(1)空载制动时,悬架的变形量小,感应元件未受力,电磁控制阀不工作,动阀芯邻近定阀芯端套装有弹簧的推杆头端探出动阀芯端面与定阀芯顶触,定阀芯和动阀芯之间的有一定的间隙,总泵上下腔的控制气压分别同时进入挂车制动阀的上、下继动活塞的控制腔G和控制腔C内,其中总泵下腔的控制气压通过下继动活塞的进气道进入下继动活塞的上端面,推动上继动活塞、下继动活塞及隔盘克服回位弹簧的弹簧力下移,打开进排气阀门(下继动活塞与进排气阀门接触、活塞座与进排气阀门脱离),气源腔A内的气体从进排气阀门进入到输出腔D从出气口输出,输出腔D的气压一部分通过下继动活塞内的气道进入到气压调节活塞的上方,一部分通过阀体位于输出腔D处侧壁上的气道,依次通过电磁阀座内的进气道、定阀芯的中间气道、定阀芯和动阀芯之间的间隙、定阀芯外圆两侧的纵向气道、出气道、气道进入隔盘上方的防真空腔E内,推动隔盘克服回位弹簧的弹簧力下移,并使下继动活塞的上、下端面气压平衡。随着总泵的控制气压升高,进入到气压调节活塞的上方气压推动气压调节活塞克服调压弹簧的弹簧力下移,打开阀门(气压调节活塞与阀门脱离),此时输出腔D的气压力与隔盘下方的气压调节腔F相通,隔盘上、下端面的气压比相等,使输出比控制在1∶1左右,保障了汽车空载时行车制动安全性。(2)重载制动时悬架的变形量增大,感应元件变形,载荷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管路电控挂车制动阀,包括阀体(1)、与阀体(1)固定连接的节流阀(32)、自上向下依次安装在阀体(1)内的上继动活塞(4)、下继动活塞总成和应急活塞总成,其中上继动活塞(4)对应与阀体(1)、下继动活塞总成的上端面构成控制腔G和控制腔C,下继动活塞总成的下端面与应急活塞总成构成输出腔D,且阀体(1)对应于控制腔G、控制腔C设置有进气口(2)、进气口(7),对应于输出腔D设置有出气口(19),其特征在于:增设电磁控制阀(50)和载荷传感器(53),下继动活塞总成的下继动活塞(9)内径阶梯性递减,隔盘(5)套装在下继动活塞(9)的外壁上,将下继动活塞(9)外壁与阀体(1)构成的空间横向间隔成防真空腔E和气压调节腔F,气压调节腔F内隔盘(5)的下端面与阀体(1)的阶梯面之间压装有回位弹簧(6),气压调节活塞(13)经活塞座(10)固定在下继动活塞(9)内并与下继动活塞(9)的内壁密封,气压调节活塞(13)的其下端面与下继动活塞(9)之间压装有调压弹簧(17),下继动活塞(9)侧壁内设有连通控制腔C与进气口(7)的气道8、连通输出腔D和气压调节活塞(13)上端面的气道(18)、连通气压调节活塞(13)下端面与气压调节腔F的气道(15),气压调节活塞(13)中央自上向下依次装有弹簧座(11)、阀门弹簧(12)和阀门(16),在上继动活塞(4)、下继动活塞(9)、隔盘(5)与阀体(1)之间构成防真空腔E、气压调节腔F的装配处,以及下继动活塞(9)与阀体(1)位于进气道(8)两侧的装配处均设置有密封圈(3),阀体(1)的侧壁上开设连通防真空腔E与电磁控制阀出气道(40)的气道(27)、和连通电磁控制阀(50)的进气道(48)的气道(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山王峰刘波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龙达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