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实验室微生物检验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及其条码编码方法,解决了现有微生物检验工作以手工检测为主流的操作模式,降低隐形的人为差错,提高检测报告准确性,并提出的一套在计算机指导下进行的管理方法,以及适用于该方法的一套编码方法。该管理系统包括检验试剂耗材条码打印、记录单自动生成、检验流程、查询统计、校核管理、质量控制和预警等部分,通过该套管理系统,优化微生物检验流程,规范微生物检验步骤,通过预置条码检验流程实现微生物检验无纸化操作,使得在微生物检验的各个流程中均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避免了人为差错,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高效办公,保证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化领域,尤其是一种通过条形码标识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来优化微生物检验业务管理流程及其使用的条形码的编码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工作流程是指微生物实验室根据医院的门诊、住院科室采集的病人标本,通过在无菌操作下接种相应培养基,培养基在特定温度、环境及时间条件下培养出菌落,通过手工法或仪器法鉴定菌种、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最终把鉴定、药敏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的操作流程。现有微生物培养中,主要流程为标本签收—记录单生成—接种培养基—培养—鉴定—药敏—正式报告。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标本签收:医院采集门诊或住院病人标本,送到微生物实验室,通过标本试管上的条形码,对标本进行签收。记录单生成:签收后检验人员根据(一个或多个)检验项目人工分配到不同的记录单,并把病人信息、条形码打印生成纸质记录单,根据记录单的检验项目进入不同的检验流程。接种:在生物安全柜中把标本接种到对应的(一块或多块)培养基平皿上,例:检验项目为: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痰液标本需接种羊血琼脂培养基平皿、麦康凯培养基平皿、巧克力培养基平皿。在每个培养基平皿上用笔记录下标本条形码号,纸质记录单包裹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培养:接种好的培养基平皿,根据要求放入特定温度、环境的培养箱进行菌落培养。例:痰标本培养最佳的培养环境为:5%浓度CO2、35℃,培养时间为一至二天。培养基的温度、环境、时间、第一天培养基观察结果、第二天培养基观察结果记录在纸质记录单上。鉴定:若第一天培养基观察结果为阳性;或第一天观察结果为阴性,第二天观察结果为阳性,则在记录单上记录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结果、及其他补充试验结果。并对培养基中的阳性菌落进行上机鉴定试验,确认菌落名称。药敏:阳性的标本菌落,在鉴定细菌名称的同时,进行细菌MIC法或K-B法药敏试验,确定该细菌对药敏敏感及耐药的结果。正式报告:第一天观察为阴性、则继续放入培养箱培养第二天,培养第二天观察为阴性,则发布正式报告为阴性。报告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并通过电脑填入正式报告内容,审核通过后发送正式报告。标本鉴定出的菌种名称、药敏试验结果打印成正式报告,发给病人及临床科室。在上述现有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和不足。人为分配标本检验项目,易出现分单错误,增加人为差错。标本接种时,通过人为判断标本与培养基对应的种类,易出现人为差错。在培养基平皿上人工书写标本对应培养基数字,并通过纸质记录单包裹的形式放入培养箱中,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易错乱,进行各种检验流程查找培养基平皿复杂,加大工作量。纸质记录单通过人工记录检验结果,流程中的检验信息需通过人工方式上传电脑,不方便检验流程中的差错控制,无法准确记录到检验中的每个环节有哪些相关人操作并记录。通过纸质记录内容发报告时,需手工把记录单内容填写到信息系统中,之间差错率控制低。在现有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中,检验中各个环节的数据统计,需用过人工方式统计在报表中,繁琐,查找复杂。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后,查找某一病人培养基平皿,因无任何定位功能,则查找时需一个一个从培养箱中拿出托盘查找一个一个培养皿。找到纸质记录单,在对应培养皿是否与纸质记录单的号码数字对应,大大增加查找时间。仪器鉴定药敏结果只能通过输入标本条码号与每个药敏检测卡对应后,信息系统,才能获取鉴定药敏结果,易出现人为对应差错。培养箱温度和CO2浓度的监控,只能在上班时间通过定时肉眼观察并记录到纸质记录单上,无法准确监控或记录到整个培养时间段内的环境条件及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省去了纸质记录单的打印和记录,便于操作和实现高效办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工作的管理方法,将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流程中加入信息化管理,使得每个步骤均在计算机指导下进行,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失误率。本专利技术的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工作流程中基于信息化、标本和检测试剂重建检验流程中采用的条形码的编码方法,通过该编码方法,将外单号和培养皿中的内单号对应,只要扫描任意一个单号,在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带出对应唯一的标本电子记录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检验试剂耗材条码打印系统,用于将试剂耗材入库记录试剂耗材信息,打印预置条码,并能对打印生成预置条码进行预置条码校验。记录单自动生成系统,用于LIS已签收标本入库管理,其作用在于将标本检验项自动分配生成记录单。检验流程系统,其包括用于检验流程分类优化,将检验项目按照检验流程分类用于检验流程步骤规范,规范步骤,按照岗位合理分配工作。用于培养环境控制,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控制。用于鉴定与药敏结果双向通讯,管理系统自动获取鉴定药敏信息,减少工作中的人工操作,降低差错率。用于发送正式报告,正式报告在管理系统中生成,并发送到LIS及HIS。培养皿托盘定位系统,用于培养基平皿在培养托盘中的定位查找,其作用是通过生成定位图,快速查找培养皿。查询统计系统,用于查询、统计、定位标本及记录单。校核管理系统,用于校核已采集未签收标本、已签收未入库标本、已入库未处理记录单,其作用是校核未签收、未入库、未处理标本,方便检验人员查询是遗漏标本。质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微生物实验室试剂耗材质量、仪器试验质量、空间环境质量。预警系统,用于监控标本检验是否超期,控制报告时间,防止遗漏标本未发送正式报告。一种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标本入库:在管理系统中扫描已在LIS系统中签收的标本,根据检验项规则自动生成电子记录单,扫描标本条形码显示记录单。2、将检验试剂与标本进行唯一对应:按照接种步骤,扫描对应种类预置条码号保存记录单,实现试剂与标本记录单唯一对应。培养基控制管理,已使用预置条码、种类不同预置条码、有效期过期预置条码、未通过质量控制的培养皿均不能对应患者标本,控制预置条码操作。3、培养皿托盘定位:在接种及分纯培养操作中,增加定位托盘号功能,选择托盘,保存培养皿预置条码,生成托盘定位图。通过病人信息、托盘号码,查询定位图中的培养皿。托盘内培养皿定期清零,也可手工清空托盘培养皿。4、培养环境控制管理:培养基平皿放入培养箱培养,培养箱中的温度、CO2浓度实时传输到管理系统中,根据温度控制区间,超过正常范围报警,并根据每日环境及温度的数值,生成趋势图,控制每个时间节点的环境数值,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5、培养:培养中分为第一天、第二天等,在管理系统中选择培养结果,管理系统自动辨别阴阳性,方便查询。4、菌形态描述:在菌形态描述步骤中,当培养为阳性的标本,记录细菌的革兰染色结果、菌落特征、鉴定药敏卡名称及其他补充试验,并且可添加多个细菌的记录。5、鉴定与药敏:在鉴定与药敏步骤中,当培养为阳性的标本,通过记录鉴定卡、药敏卡卡号,从鉴定药敏仪器中自动获取鉴定药敏结果(MIC法),并可修改鉴定药敏结果。补充手工药敏(K-B法)选择细菌菌属,自动带出该菌属下的药敏试验项目,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可维护手工药敏抑菌圈直径范围值,鉴定结果、MIC法、K-B法药敏结果自动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子系统:检验试剂耗材条码打印系统,用于将试剂耗材入库记录试剂耗材信息,打印预置条码,并能对打印生成预置条码进行预置条码校验;记录单自动生成系统,用于LIS已签收标本入库管理,其作用在于将标本检验项自动分配生成记录单;检验流程系统,其还包括用于检验流程分类优化,将检验项目按照检验流程分类;用于检验流程步骤规范,规范步骤,按照岗位合理分配工作;用于培养环境控制,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控制;用于鉴定与药敏结果双向通讯,管理系统自动获取鉴定药敏信息,减少工作中的人工操作,降低差错率;用于发送正式报告,正式报告在管理系统中生成,并发送到LIS及HIS;培养皿托盘定位系统,用于培养皿在培养托盘中的定位查找,其作用是通过生成定位图,快速查找培养皿;查询统计系统,用于查询、统计、定位标本及记录单;校核管理系统,用于校核已采集未签收标本、已签收未入库标本、已入库未处理记录单,其作用是校核未签收、未入库、未处理标本,方便检验人员查询是遗漏标本;质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微生物实验室试剂耗材质量、仪器试验质量、空间环境质量;预警系统,用于监控标本检验是否超期,控制报告时间,防止遗漏标本未发送正式报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子系统:检验试剂耗材条码打印系统,用于将试剂耗材入库记录试剂耗材信息,打印预置条码,并能对打印生成预置条码进行预置条码校验;记录单自动生成系统,用于LIS已签收标本入库管理,其作用在于将标本检验项自动分配生成记录单;检验流程系统,其还包括用于检验流程分类优化,将检验项目按照检验流程分类;用于检验流程步骤规范,规范步骤,按照岗位合理分配工作;用于培养环境控制,控制培养环境,保证培养质量控制;用于鉴定与药敏结果双向通讯,管理系统自动获取鉴定药敏信息,减少工作中的人工操作,降低差错率;用于发送正式报告,正式报告在管理系统中生成,并发送到LIS及HIS;培养皿托盘定位系统,用于培养皿在培养托盘中的定位查找,其作用是通过生成定位图,快速查找培养皿;查询统计系统,用于查询、统计、定位标本及记录单;校核管理系统,用于校核已采集未签收标本、已签收未入库标本、已入库未处理记录单,其作用是校核未签收、未入库、未处理标本,方便检验人员查询是遗漏标本;质量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微生物实验室试剂耗材质量、仪器试验质量、空间环境质量;预警系统,用于监控标本检验是否超期,控制报告时间,防止遗漏标本未发送正式报告。2.一种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系统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标本入库,在管理系统中扫描已在LIS系统中签收的标本,根据检验项规则自动生成电子记录单,扫描标本条形码显示记录单;将检验试剂与标本进行唯一对应,扫描对应种类预置条码号保存记录单,实现试剂与标本记录单唯一对应;培养皿托盘定位,在接种及分纯培养操作中,增加定位托盘号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英,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红爵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