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联与端联皆宜的分离膜外壳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556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6 01:02
一种侧联与端联皆宜的分离膜外壳端板,它是在端板上即设置有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也设置有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将侧联式端板与端联式端板合二为一,减少了配件数量,简化了现场管理。同时,侧联式分离膜外壳的原/浓水口流道及接口设置在端板上,玻璃钢壳体在开口处无需大补强量,避免了材料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作为分离膜外壳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侧联与端联皆适用的分离膜外壳端板。
技术介绍
目前,分离膜外壳分为端联式和侧联式,所配备的平封头端板也分为是端联式和侧联式,端联式端板上设置有原/浓水口流道及相应的接管接口,侧联式端板上无原/浓水口流道,配件数量多,现场管理复杂。同时,侧联式分离膜外壳的原/浓水口流道及相应的接管接口设置在玻璃钢壳体上,玻璃钢壳体在开口处需要有较大补强量,造成材料浪费。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侧联与端联皆宜的分离膜外壳端板,本技术的端板即设置有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也设置有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将侧联式端板与端联式端板合二为一,减少了配件数量,简化了现场管理。同时,侧联式分离膜外壳的原/浓水口流道及接口设置在端板上,玻璃钢壳体在开口处无需大补强量,避免了材料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视图;图2、图3为本技术侧联使用时的视图;图4为本技术侧联原/浓水流道视图;图5为本技术侧联净水流道视图;图6、图7为本技术的端联使用时的视图;图8为本技术端联原/浓水流道视图;图9为本技术端联净水流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端板设置有两个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 1、一个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 2、一个净水流道及接口 3,在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 I以内的位置设有密封槽4。当采用侧联形式时,利用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 I连接配管,而用管堵将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 2密封;当采用端联形式时,利用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 2连接配管,而用管堵将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 I密封。由于玻璃钢壳体开口位置没有涉及到水,也不承担配管施加的力,该位置无需做大量补强。【主权项】1.一种侧联与端联皆宜的分离膜外壳端板,设有原/浓水流道、净水流道,其特征在于:上面即设置有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也设置有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联与端联皆宜的分离膜外壳端板,其特征在于: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槽设置在端板的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以内的位置。【专利摘要】一种侧联与端联皆宜的分离膜外壳端板,它是在端板上即设置有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也设置有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将侧联式端板与端联式端板合二为一,减少了配件数量,简化了现场管理。同时,侧联式分离膜外壳的原/浓水口流道及接口设置在端板上,玻璃钢壳体在开口处无需大补强量,避免了材料浪费。本技术可广泛作为分离膜外壳端板。【IPC分类】B01D61-00【公开号】CN204320106【申请号】CN201420747142【专利技术人】刘晓伟, 王希震, 刘冠杰 【申请人】哈尔滨乐普实业发展中心【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联与端联皆宜的分离膜外壳端板,设有原/浓水流道、净水流道,其特征在于:上面即设置有侧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也设置有端联的原/浓水流道及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伟王希震刘冠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乐普实业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