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526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6 00:33
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包括前运梁台车(3)、后运梁台车(4)、前承载横梁(1)和后承载横梁(2),前承载横梁(1)支承在前运梁台车(3)上,后承载横梁(2)支承在后运梁台车(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现有大型运输装备成熟技术,解决了大吨位、大跨度预制箱梁在多车并车条件下运输的诸多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整套运输系统既能够满足纵坡、横坡、尤其在小曲线运输等特殊路况,又能释放多台车辆在不完全同步或者单侧运梁台车走行偏斜时对承载横梁形成的内应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简单,受力明确,可应用于其它领域如大件运输,解决类似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桥梁施工中,混凝土预制箱梁运输装备技术已日趋成熟,随着科学技术和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为了节约工期,降低成本,新型预制箱梁正朝着更大吨位、更大跨度方向迅速发展,其中以跨海大桥最为典型。以高速铁路修建为代表,传统的大吨位混凝土预制箱梁运输一般多采用单台全液压运梁台车运输,运输过程中通过液压悬挂系统特殊的编组方式,使箱梁保持三点静定状态。但对于跨海大桥工程所遇到的更大吨位、更大跨度预制箱梁,在双幅或多幅桥面的运输工况下,由于桥梁承载能力的限制,往往采用多台车辆并车技术,这就需要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承载机构,满足多台车辆并车运输预制箱梁,在双幅或多幅桥梁上行走,安全平稳通过小曲线、大横坡、大纵坡等特殊路况,以及多台车辆不同步情况下保证预制箱梁运输安全等特殊工况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的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包括前运梁台车3、后运梁台车4、前承载横梁I和后承载横梁2,前承载横梁I支承在前运梁台车3上,后承载横梁2支承在后运梁台车4上;前承载横梁I包括前横梁101,前横梁10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在前运梁台车3车架上的前活动支座102和前固定支座103,前横梁101上部中间通过铰轴107与前横梁101连接的均衡梁104,均衡梁104上设有前平面转动机构106,前平面转动机构106通过前竖向芯轴105与均衡梁104转动连接;后承载横梁2包括后横梁201,后横梁20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在后运梁台车4车架上的后活动支座203和后固定支座204,后横梁201顶部中间固定设有托梁202,托梁202上设有后平面转动机构206,后平面转动机构206通过后竖向芯轴205与托梁202转动连接。所述前横梁101通过铰轴107与均衡梁104铰接形成单点支承,后横梁201上固定连接的托梁202形成双点支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前承载横梁和后承载横梁,在一端采用前固定支座和后固定支座分别与前运梁台车和后运梁台车固定连接,在另一端采用前活动支座和后活动支座分别与前运梁台车和后运梁台车活动连接,这一结构能够适应在多车并车时通过横坡、纵坡以及多台车辆不完全同步时的偏移工况。前平面转动机构能够使前承载横梁与预制箱梁之间自由转动,后平面转动机构能够使后承载横梁与预制箱梁之间自由转动,有效释放曲线路段运行时车辆与预制箱梁之间的相互约束。本技术主要由前承载横梁和后承载横梁组成,保证承载横梁相对于车架既可以多自由度转动,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横向移动,既能够同时适应纵坡、横坡、曲线运输等特殊工况,又能释放多台运梁台车在不完全同步或者单侧运梁台车走行偏斜时对承载横梁形成的内应力。本技术的前横梁通过铰轴与均衡梁连接形成单点支承,后横梁在顶面直接固定托梁;前承载横梁和后承载横梁共同运输预制箱梁时,形成对混凝土预制箱梁的三点静定支承状态,避免箱梁在运输过程中受扭。本技术的均衡梁顶部和托梁顶部均分别设置的前平面转动机构和后平面转动机构,能够通过竖向芯轴使预制箱梁相对于前横梁能够自由转动,减小曲线段运行时预制箱梁与运梁台车之间的相互约束。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结构简单,受力明确。通过前承载横梁和后承载横梁,利用现有大型运输装备成熟技术,解决了大吨位、大跨度预制箱梁在多车并车条件下运输的诸多技术难题。2)本技术采用一端固定支座、另一端活动支座的支承方式,使整套运输系统既能够满足纵坡、横坡、尤其在小曲线运输等特殊路况,又能释放多台车辆在不完全同步或者单侧运梁台车走行偏斜时对承载横梁形成的内应力。3)本技术原理简单,受力明确,可应用于其它领域如大件运输,解决类似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图3是图1的左侧视图。图4是图2中前承载横梁的结构图。图5是图3中后承载横梁的结构图;图6是图4中A-A剖视图;图7是图5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包括前运梁台车3、后运梁台车4、前承载横梁I和后承载横梁2,前承载横梁I支承在前运梁台车3上,后承载横梁2支承在后运梁台车4上。前承载横梁I包括前横梁101,前横梁10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在前运梁台车3车架上的前活动支座102和前固定支座103,前横梁101上部中间通过铰轴107与前横梁101连接的均衡梁104,均衡梁104上设有前平面转动机构106,前平面转动机构106通过前竖向芯轴105与均衡梁104转动连接。后承载横梁2包括后横梁201,后横梁20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在后运梁台车4车架上的后活动支座203和后固定支座204,后横梁201顶部中间固定设有托梁202,托梁202上设有后平面转动机构206,后平面转动机构206通过后竖向芯轴205与托梁202转动连接。前横梁101通过铰轴107与均衡梁104铰接形成单点支承,后横梁201上固定连接的托梁202形成双点支承。前承载横梁I和后承载横梁2,在一端采用前固定支座102和后固定支座204分别与前运梁台车3和后运梁台车4固定连接,在另一端采用前活动支座102和后活动支座203分别与前运梁台车3和后运梁台车4活动连接,这一结构能够适应在多车并车时通过横坡、纵坡以及多台车辆不完全同步时的偏移工况。前平面转动机构106能够使前承载横梁I与预制箱梁5之间自由转动,后平面转动机构206能够使后承载横梁2与预制箱梁5之间自由转动,有效释放曲线路段运行时车辆与预制箱梁5之间的相互约束。本技术主要由前承载横梁I和后承载横梁2组成,保证承载横梁相对于车架既可以多自由度转动,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横向移动,既能够同时适应纵坡、横坡、曲线运输等特殊工况,又能释放多台运梁台车在不完全同步或者单侧运梁台车走行偏斜时对承载横梁形成的内应力。本技术的前横梁101通过铰轴107与均衡梁104连接形成单点支承,后横梁201在顶面直接固定托梁202 ;前承载横梁I和后承载横梁2共同运输预制箱梁5时,形成对混凝土预制箱梁5的三点静定支承状态,避免预制箱梁5在运输过程中受扭。本技术的均衡梁104顶部和托梁202顶部均分别设置的前平面转动机构106和后平面转动机构206,能够通过竖向芯轴105使预制箱梁5相对于前横梁101能够自由转动,减小曲线段运行时预制箱梁5与运梁台车之间的相互约束。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运梁台车(3)、后运梁台车(4)、前承载横梁(I)和后承载横梁(2),前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大吨位预制箱梁运输的多车并车承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运梁台车(3)、后运梁台车(4)、前承载横梁(1)和后承载横梁(2),前承载横梁(1)支承在前运梁台车(3)上,后承载横梁(2)支承在后运梁台车(4)上;前承载横梁(1)包括前横梁(101),前横梁(10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在前运梁台车(3)车架上的前活动支座(102)和前固定支座(103),前横梁(101)上部中间通过铰轴(107)与前横梁(101)连接的均衡梁(104),均衡梁(104)上设有前平面转动机构(106),前平面转动机构(106)通过前竖向芯轴(105)与均衡梁(104)转动连接;后承载横梁(2)包括后横梁(201),后横梁(20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在后运梁台车(4)车架上的后活动支座(203)和后固定支座(204),后横梁(201)顶部中间固定设有托梁(202),托梁(202)上设有后平面转动机构(206),后平面转动机构(206)通过后竖向芯轴(205)与托梁(202)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亚平李海洋吴耀辉刘彦玲王书超巩立辉武阳阳冯令甫万力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