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软管,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制动软管走向所需要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制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软管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接头一,软管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头二,软管本体上套接有一个或多个护套,护套相对于软管本体位置固定,护套的硬度大于软管本体硬度。利用在制动软管上套接护套的方式有效代替了部分固定支架来约束制动软管走向,减少了固定支架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了控制制动软管走向的生产成本。根据安装环境和布置需要,护套的位置和数量可以进行灵活设置,调整方便,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特别是一种制动软管。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系统是指在汽车上专门安装的一系列制动装置,目的是为了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或者使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其中就包括制动管路,制动管路与制动器之间采用制动软管柔性连接,而制动软管一般采用固定支架固定在汽车上。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车身上的制动软管会根据路况产生适当运动。运动时,制动软管各部分的运动轨迹难以控制,尤其是当制动软管需要穿过较小空间时,制动软管容易与周边零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影响汽车安全驾驶,对交通安全造成潜在危害。为避免制动软管与周边的零部件产生干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416976.8 ;授权公告号CN102900905A】公开了一种软管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根软管,软管连接装置包括:硬管和支架组件,硬管置于两根软管之间,且硬管两端分别和两根软管的连接端连接,硬管具有弯曲度,支架组件套接在两根软管中任意一根软管和硬管的连接处,支架组件用于对硬管进行固定。由于硬管属于刚性件,可以跟随固定支架一致运动,而且硬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弯曲度,使其能够顺利通过狭小的空间,同时很好的控制制动软管的走向,从而避免制动软管与周边零部件发生干涉,影响车辆安全驾驶。但上述软管连接装置还存在以下缺陷:1、在两根软管之间设置硬管,需要增设更多的接头连接硬管和软管,增加了安装的时间和难度,并且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整个制动软管总成的强度,使管内介质泄露的可能性增大。2、软管和硬管的连接处需要支架组件进行固定,增加了固定支架的成本。3、由于硬管属于刚性件,硬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弯曲度,加大了硬管制造难度,同时不具备较好的通用性,不易批量生产,使得生产成本提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制动软管,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控制制动软管走向的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制动软管,本制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接头一,所述软管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头二,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上套接有一个或多个护套,所述护套相对于软管本体位置固定,所述护套的硬度大于软管本体硬度。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会因为路面不平坦而产生颠簸。由此,安装在车身上的制动软管也会产生运动。现通过在软管本体上套接护套的方式来改变制动软管的结构形式,使整个制动软管的硬度产生差异。由于护套的硬度大于软管本体的硬度,制动软管在悬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身硬度与护套硬度的不同来约束制动软管的空间走向,从而避免与周边零部件产生干涉。使用护套来控制制动软管走向时,减少了固定支架的使用数量,从而达到降低了控制制动软管走向的生产成本。另外,护套可根据布置需求增加一个或多个,调整方便灵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护套结构简单,降低了装配和生产难度,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在上述的制动软管中,所述护套与软管本体紧配合。采用紧配合的配合方式,结构简单,配合紧密。作为另一个方案,在上述的制动软管中,所述护套与软管本体通过紧固件扎紧固定。在上述的制动软管中,所述紧固件为钢丝或塑料扎带。护套的内径大于制动软管的外径,通过紧固件使护套扎紧固定在软管本体上,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增大护套与软管之间的间隙,使护套位置调整更加灵活方便。优先选择钢丝作为紧固件,钢丝相对塑料扎带强度更大,更加牢固。在上述的制动软管中,所述护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由于橡胶材料价格便宜,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橡胶具备一定弹性,有利于护套的安装装配。在上述的制动软管中,所述护套位于所述软管本体上靠近接头一一侧,所述软管本体与护套相接触部分的中心线与护套中心线重合。在上述的制动软管中,所述护套位于所述软管本体上靠近接头二一侧,所述软管本体与护套相接触部分的中心线与护套中心线重合。在上述的制动软管中,所述护套位于所述软管本体中部上,所述软管本体与护套相接触部分的中心线与护套中心线重合。在上述的制动软管中,所述软管本体上布置有三个护套,上述护套分别位于靠近接头--侧、中部和靠近接头二一侧,所述软管本体与护套相接触部分的中心线与护套中心线重合。护套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安装环境和布置需要进行设置调整,可以在靠近接头一一侧、中部和靠近接头二一侧同时或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护套,位置调整方便灵活;通过将护套安装在软管本体各个位置,软管本体会被护套约束,与护套相接触部分的中心线与护套中心线重合,从而达到控制和规范软管本体走向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制动软管有以下优点:1、利用在制动软管上套接护套的方式有效代替了部分固定支架来约束制动软管走向,减少了固定支架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了控制制动软管走向的生产成本。2、护套结构简单,装配和生产难度低,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3、根据安装环境和布置需要,护套的位置和数量可以进行灵活设置,调整方便,具有较好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中制动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二中制动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三中制动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四中制动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管本体;2、接头一 ;3、接头二 ;4、护套。【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软管,本制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1),所述软管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接头一(2),所述软管本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头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1)上套接有一个或多个护套(4),所述护套(4)相对于软管本体(1)位置固定,所述护套(4)的硬度大于软管本体(1)硬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楠,刘文凯,邓荣,朱敬国,童华鑫,刘巍,潘之杰,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