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绍忠专利>正文

双回路油刹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6301 阅读:4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回路油刹车制动装置,包括有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储油罐、制动推杆和分别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储油罐连通的油管,其特征在于:制动主缸包括有四个彼此隔绝的主缸工作腔;制动轮缸包括有轮缸体和轮缸活塞,制动轮缸包括有两个彼此隔绝的轮缸工作腔,制动主缸的四个主缸工作腔通过制动油管分别与各个车轮制动轮缸的两个轮缸工作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工艺简单的优点,它具有四条制动油回路,使每个车轮同时受两个独立的控制油回路控制,减小机动车因出现制动油管漏油,所导致的车辆的制动力分配不均、制动跑偏和防止制动失灵,有效提高了机动车的制动性能,大大减低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刹车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回路油刹车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用于机动车上制动系统的油刹车制动装置,其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一般是单回路式,制动主缸有两条制动油路同时输出到各个制动轮缸对机动车进行制动,其中一条制动油路输出控制左前、右后两车轮制动轮缸的制动,一条制动油路输出控制右前、左后两车轮制动轮缸的制动,每个制动轮缸对应制动主缸只具有一条制动油回路。这种单回路式油刹车制动装置,在某一条制动油回路出现阻塞或漏油时,另一条制动油回路虽仍可对机动车进行制动,但由于制动力减半且分布不均,引起制动跑偏,使制动性能下降,一旦制动主缸输出的两条制动油路同时出现漏油,还会导致刹车失灵,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工艺简单的双回路油刹车制动装置,它可以减小车辆因出现制动油管漏油所导致的车辆制动力分配不均、制动跑偏,提高机动车的制动性能,防止制动失灵,有效减低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储油罐、制动推杆和分别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储油罐连通的制动油管,其特征在于1)、制动主缸包括有主缸体和受制动推杆带动的公共活塞,主缸体包括有四个彼此隔绝的主缸工作腔,每个主缸工作腔内均有主缸活塞,每个主缸活塞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公共活塞相连接,主缸体内设置有压力平衡机构,主缸体上设置有四个分别与主缸工作腔相通的主制动过油孔,四个主缸工作腔分别通过各自的主进油口和补偿油管与储油罐连通,每个主缸工作腔内设置有主缸活塞的弹性复位机构;2)、制动轮缸包括有轮缸体和轮缸活塞,轮缸活塞有两个工作面,第一工作面与轮缸体围成第一轮缸工作腔,第二工作面与轮缸体围成与第一轮缸工作腔彼此隔绝的第二轮缸工作腔,轮缸体上,对应第一轮缸工作腔设置有第一副制动过油孔和第一放气螺丝,对应第二轮缸工作腔设置有第二副制动过油孔和第二放气螺丝;3)、制动主缸通过制动油管与制动轮缸之间彼此连通,其连接关系是这样的第一制动油管的一端与第一主制动过油孔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左前轮制动轮缸的第一副制动过油孔和右后轮制动轮缸的第一副制动过油孔连通;第二制动油管的一端与第二主动过油孔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左前轮制动轮缸的第二副制动过油孔和右后轮制动轮缸的第二副制动过油孔连通;第三制动油管的一端与第三主制动过油孔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左后轮制动轮缸的第二副制动过油孔和右前轮制动轮缸的第二副制动过油孔连通;第四制动油管的一端与第四主动过油孔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左后轮制动轮缸的第一副制动过油孔和右前轮制动轮缸的第一副制动过油孔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使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油对应交叉输出到四个制动轮缸时形成四条彼此独立的主缸控制油回路,即第一、二主缸工作腔的制动油分别对应输出到左前、右后车轮轮缸,形成第一、二主缸控制油回路;第三、四主缸工作腔的制动油分别对应输出到左后、右前车轮轮缸工作腔,形成第三、四主缸控制油回路,这样就使每个制动轮缸都具有两条彼此独立的控制油回路。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制动时,踏下制动踏板,公共活塞直接或间接的带动四个主缸活塞左移,各个制动轮缸中的两条制动油回路同时作用于制动轮缸中的轮缸活塞,轮缸活塞带动制动件进行制动。解除制动时,松开制动踏板,制动油自动从轮缸工作腔回到主缸工作腔,轮缸活塞与制动件同时复位,使制动解除。在制动时,当某一个控制油回路出现漏油,所对应的主缸工作腔和轮缸工作腔因不能够建立起油压,而使该控制油回路作用在受其控制的两个制动轮缸上的制动失效,但由于每个制动轮缸均受两条独立的制动油回路控制,在其中一条制动油回路失效后,另一条制动油回路仍正常进行制动,因此,仅仅一条控制油路的漏油不会导致其所对应的制动轮缸制动的失效,另外三条制动油回路中的制动油,经压力平衡机构重新均衡分配后,通过对应输出到四的制动轮缸中,实现制动。同理,当同时出现两个油路漏油时,正常的制动主缸输出的油压,经压力平衡机构重新均衡分配后,输出到对应的制动轮缸,同时作用于四个或两个制动轮缸,实现制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工艺简单的优点,它具有四条主缸制动油回路,使每个车轮同时受两个独立的控制油回路控制,减小机动车因出现制动油管漏油,所导致的车辆的制动力分配不均、制动跑偏和防止制动失灵,有效提高了机动车的制动性能,大大减低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制动主缸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部分的剖视图;图6为图2中制动主缸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部分的剖视图图8为图3中制动主缸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C部分剖视图;图10为制动轮缸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D-D部分的剖视图;图12为图10中E-E部分的剖视图;图13为制动轮缸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4为制动轮缸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15为制动轮缸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制动轮缸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17为压力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电磁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制动主缸;2.制动轮缸;3.储油罐;4.制动推杆;5.制动油管;6.主缸体;7.公共活塞;8.主缸工作腔;9.主缸活塞;10.放气螺丝;11.主制动过油孔;12.主进油口;13.轮缸体;14.轮缸活塞;15.第一轮缸工作腔;16.第二轮缸工作腔;17.第一副制动过油孔;18.第二副制动过油孔;19.第一主动过油孔;20.第二主动过油孔;21.第三主动过油孔;22.第四主动过油孔;23.挺柱;24.平衡活塞;25.平衡油腔;26.备用油杯;27.过油孔;28.限位环台;29.主缸复位弹簧;30.复位弹簧;31.制动件;32.回位弹簧;33.环形凸台;34.环形槽;35.过流通道;36.压力控制阀;37.阀体;38.阀腔;39.阀芯;40隔板;41.左阀腔;42.右阀腔;43.阀口;44.阀杆;45.膜片;46.推动件;47.阀片;48.弹簧;49.控制腔;50.电磁控制阀;51.传感器;52.电磁铁;53.上阀腔;54.下阀腔;55.左前轮;56.右前轮;57.左后轮;58右后轮;59.压力控制阀;60.电磁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或3所示,本技术包括有制动主缸1、制动轮缸2、储油罐3、制动推杆4和分别使制动主缸1、制动轮缸2、储油罐连通3的制动油管5,其特征在于1)、制动主缸1包括有主缸体6和受制动推杆4带动的公共活塞7,主缸体1包括有四个彼此隔绝的主缸工作腔8,每个主缸工作腔8内均有主缸活塞9,每个主缸活塞9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公共活塞7相连接,主缸体6内设置有压力平衡机构,主缸体6上设置有四个分别与主缸工作腔8相通的主制动过油孔11,四个主缸工作腔8分别通过各自的主进油口12和补偿油管与储油罐3连通,每个主缸工作腔8内设置有主缸活塞9的弹性复位机构;2)、制动轮缸2包括有轮缸体13和轮缸活塞14,轮缸活塞14有两个工作面,第一工作面与轮缸体13围成第一轮缸工作腔15,第二工作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回路油刹车制动装置,包括有制动主缸(1)、制动轮缸(2)、储油罐(3)、制动推杆(4)和分别使制动主缸(1)、制动轮缸(2)、储油罐连通(3)的制动油管(5),其特征在于:1)、制动主缸(1)包括有主缸体(6)和受制动推杆(4)带动的公共活塞(7),主缸体(1)包括有四个彼此隔绝的主缸工作腔(8),每个主缸工作腔(8)内均有主缸活塞(9),每个主缸活塞(9)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公共活塞(7)相连接,主缸体(6)内设置有压力平衡机构,主缸体(6)上设置有四个分别与主缸工作腔(8)相通的主制动过油孔(11),四个主缸工作腔(8)分别通过各自的主进油口(12)和补偿油管与储油罐(3)连通,每个主缸工作腔(8)内设置有主缸活塞(9)的弹性复位机构;2)、制动轮缸(2)包括有轮缸体(13)和轮缸活塞(14),轮缸活塞(14)有两个工作面,第一工作面与轮缸体(13)围成第一轮缸工作腔(15),第二工作面与轮缸体(13)围成与第一轮缸工作腔(15)彼此隔绝的第二轮缸工作腔(16),轮缸体(13)上,对应第一轮缸工作腔(15)设置有第一副制动过油孔(17)和第一放气螺丝(10),对应第二轮缸工作腔设置有第二副制动过油孔(18)和第二放气螺丝(10);3)、制动主缸(1)通过制动油管与制动轮缸(2)之间彼此连通,其连接关系是这样的:第一制动油管的一端与第一主制动过油孔(19)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左前轮制动轮缸(2)的第一副制动过油孔(17)和右后轮制动轮缸的第一副制动过油孔(17)连通;第二制动油管的一端与第二主动过油孔(20)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左前轮制动轮缸(2)的第二副制动过油孔(18)和右后轮制动轮缸(2)的第二副制动过油孔(18)连通;第三制动油管的一端与第三主制动过油孔(21)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左后轮制动轮缸(2)的第二副制动过油孔(18)和右前轮制动轮缸(2)的第二副制动过油孔(18)连通;第四制动油管的一端与第四主动过油孔(22)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左后轮制动轮缸(2)的第一副制动过油孔(17)和右前轮制动轮缸(2)的第一副制动过油孔连通(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绍忠
申请(专利权)人:黄绍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