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铁船专利>正文

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588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以车床法或模铸法制成的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本体,在其上部具有一横穿本体的连接部件与带有帽盖的一排气管,连接部件滑动接合到本体内,连接部件内设有套管,另有一配备盖体的汽缸室,在这汽缸室内还设有活塞、弹簧、吸震块及支座。汽缸室内充有正常压力的氮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适用于蹄式刹车、带式刹车、碟式刹车、锥形刹车、防锁刹车及防锁刹车零件。(*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刹车管线相接,能从主缸变换刹车油所承受的控制压力装置,具体地说明是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目前常用的防锁刹车系统因为汽缸内是用橡皮填料,在这系统运作时易老化,因而不耐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活塞式代替橡皮填料式的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以车床法或模铸法制成的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本体,在其上部具有一横穿本体的连接部件与带有帽盖的一排气管,连接部件滑动接合到本体内,套管从本体二侧滑动接合到连接部件内,本体内另有一配备盖体的汽缸室,在这汽缸室内从上至下设有活塞、套在活塞上的弹簧、垫在弹簧下的吸震块及带有油封圈的支座。本技术汽缸室内充有正常压力的氮气。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而易见优点增加行车稳定性及缩短刹车距离;能以控制压力获得更佳的耐久性;尤其因汽缸室内充有氮气,所以具有更佳的耐用性、更安全、同时刹车力也更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组装后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外观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如图1-4所示。以车床法或模铸法制成的防锁刹车系统本体1,在其上部具有一连接部件2与一排气管3,以供连接套管15、套管16和帽盖4,帽盖4上套装辅助橡皮盖5。在汽缸室6内设有活塞7、弹簧8、吸震块9及带有油封圈11的支座10,键垫12与汽缸彼此互接。正常压力应仅在连接部件2,氮气应在盖体13以及油封圈14密封的汽缸室6内。将本技术连接部件2与套管15和套管16连接,从而联结主缸体及刹车垫,使刹车力改良。因本技术汽缸室内充有氮气,故而具有更佳的耐用性、更安全、同时刹车力也更好。本技术可适用于蹄式刹车、带式刹车、碟式刹车、锥形刹车、防锁刹车及防锁刹车零件。权利要求1.一种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以车床法或模铸法制成的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本体(1),在其上部具有一横穿本体的连接部件(2)与带有帽盖(4)的一排气管(3),连接部件(2)滑动接合到本体(1)内,套管(15,16)从本体二侧滑动接合到连接部件内,本体内另有一配备盖体(13)的汽缸室(6),汽缸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活塞(7)、套在活塞上的弹簧(8)、垫在弹簧下的吸震块(9)及带有油封圈(11)的支座(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汽缸室(6)内充有正常压力的氮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以车床法或模铸法制成的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本体,在其上部具有一横穿本体的连接部件与带有帽盖的一排气管,连接部件滑动接合到本体内,连接部件内设有套管,另有一配备盖体的汽缸室,在这汽缸室内还设有活塞、弹簧、吸震块及支座。汽缸室内充有正常压力的氮气。本技术可适用于蹄式刹车、带式刹车、碟式刹车、锥形刹车、防锁刹车及防锁刹车零件。文档编号B60T17/04GK2182770SQ94227798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梁铁船 申请人:梁铁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以车床法或模铸法制成的防锁刹车系统改良结构本体(1),在其上部具有一横穿本体的连接部件(2)与带有帽盖(4)的一排气管(3),连接部件(2)滑动接合到本体(1)内,套管(15,16)从本体二侧滑动接合到连接部件内,本体内另有一配备盖体(13)的汽缸室(6),汽缸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活塞(7)、套在活塞上的弹簧(8)、垫在弹簧下的吸震块(9)及带有油封圈(11)的支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铁船
申请(专利权)人:梁铁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