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从通信电路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478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主从通信电路和空调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包括主机通信模块和从机通信模块的主从通信电路,当主机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从机通信模块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主机通信模块可通过第一导线与从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而当主机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第二导线和第一导线与从机通信模块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主机通信模块又可通过第二导线与从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所以主机通信模块与从机通信模块之间不需要复杂的导线连接,且导线的连接也无需考虑端口属性,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不会因导线错接而损坏从机的电控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主从通信电路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主机与从机之间的通信电路都是通过多条导线将主机与从机连接以实现通信的,这种连接方式导线较多,且接线方式必须严格按照接口对应的原则连接,从而造成安装和维修的复杂程度较高,并且在导线错接时还容易使从机中的电控电路受到损坏,因此,现有的通信电路存在不便于安装和维修,且错接导线时容易造成从机的电控电路受到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从通信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通信电路所存在的不便于安装和维修,且错接导线时容易造成从机的电控电路受到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主从通信电路,其包括主机通信模块和从机通信模块,所述主机通信模块和所述从机通信模块分别内置于主机和从机,所述主机通信模块的受控端和信号端分别与所述主机中的主机控制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所述从机通信模块的受控端和信号端分别与所述从机中的从机控制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所述从机通信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从机控制器的电源端;当所述主机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所述从机通信模块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所述主机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从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当所述主机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从机通信模块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所述主机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从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主控板和线控器,所述主控板包括主机控制器,所述线控器包括从机控制器;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上述的主从通信电路,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线控器分别为主机和从机,所述主从通信电路中的主机通信模块和从机通信模块分别内置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线控器。本技术通过采用包括主机通信模块和从机通信模块的主从通信电路,当主机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从机通信模块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主机通信模块可通过第一导线与从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而当主机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第二导线和第一导线与从机通信模块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主机通信模块又可通过第二导线与从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所以主机通信模块与从机通信模块之间不需要复杂的导线连接,且导线的连接也无需考虑端口属性,便于安装和维护,并且不会因导线错接而损坏从机的电控电路,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通信电路所存在的不便于安装和维修,且错接导线时容易造成从机的电控电路受到损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意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从通信电路的另一示意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的示例电路结构图;图11是图1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在空调器中的应用示意图;图12是图2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在空调器中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从通信电路的两种示意结构,主从通信电路100包括主机通信模块101和从机通信模块102,主机通信模块101和从机通信模块102分别内置于主机和从机中,主机通信模块101的受控端和信号端分别与主机中的主机控制器200的发送端TX和接收端RX连接,从机通信模块102的受控端和信号端分别与从机中的从机控制器300的发送端TX和接收端RX连接,从机通信模块102的供电端连接从机控制器的电源端VCC。其中,主机控制器200和从机控制器300具体可以是常用的单片机、ARM处理器或者其他具备数据逻辑处理能力的可编程控制器。如图1所示,当主机通信模块101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LI和第二导线L2与从机通信模块102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主机通信模块101通过第一导线LI与从机通信模块102进行通信。如图2所示,当主机通信模块101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第二导线L2和第一导线LI与从机通信模块102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主机通信模块101通过第二导线L2与从机通信模块102进行通信。在主机通信模块101与从机通信模块10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导线LI或第二导线L2所传输的信号包含高电平和低电平,当主机通信模块101向从机通信模块102输出高电平时,该高电平同时还为从机(包括上述的从机控制器300)供电,从机通信模块102在此时会进行蓄电,以便在主机通信模块101不输出高电平时能够将所蓄电能释放出来为从机(包括上述的从机控制器300)供电。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 (对应图1)和图4 (对应图2)所示,主机通信模块10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 NPN型三极管Ql及第一接口 CNl ;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源VCCl,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与第一 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以及第一接口 CNl的第一端I共接所形成的共接点为主机通信模块101的信号端,第一 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为主机通信模块101的受控端,第一 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主机参考地GNDl,第一接口 CNl的第二端2接主机参考地GNDl,且第一接口CNl的第一端I和第二端2分别为主机通信模块101的通信端和地端。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 (对应图1)和图4 (对应图2)所示,从机通信丰旲块102包括:第一二极管D1、电容E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以及第二 NPN型三极管Q2 ;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与电容El的正极的共接点为从机通信模块102的供电端,电容El的负极接从机参考地GND2,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以及第二 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共接所形成的共接点为从机通信模块102的信号端,第二 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从机参考地GND2,第二 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为从机通信模块102的受控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的共接点为从机通信模块102的第一通信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的共接点为从机通信模块102的第二通信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共接于从机参考地GND2。对于图3所示的主从通信电路100,其工作原理如下:在主机控制器200向从机控制器300发送信号时,从机控制器300的发送端TX会保持低电平输出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从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从通信电路包括主机通信模块和从机通信模块,所述主机通信模块和所述从机通信模块分别内置于主机和从机,所述主机通信模块的受控端和信号端分别与所述主机中的主机控制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所述从机通信模块的受控端和信号端分别与所述从机中的从机控制器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连接,所述从机通信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从机控制器的电源端;当所述主机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所述从机通信模块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所述主机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从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当所述主机通信模块的通信端和地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从机通信模块的第一通信端和第二通信端连接时,所述主机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从机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汝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