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其包括:悬架油缸、横臂、阻尼阀组、低压蓄能器和高压蓄能器;悬架油缸用于支撑车体重量,其上部与车体铰接,下部活塞杆与横臂中部铰接;横臂一端连接车轮,另一端与车体铰接;阻尼阀组用于衰减车体振动,其一端通过油管连通悬架油缸的上腔和高压蓄能器,另一端通过油管连通低压蓄能器,阻尼阀组对流经其内的油液产生阻力,使油液携带的振动能量以温升的形式得以耗散。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控制悬架装置的刚度和阻尼,实现对车辆转向时侧倾或侧翻的抑制,从而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尤其对于重心高的大型客车、重型卡车、混凝土搅拌车而言,在车辆抗侧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悬架
,涉及一种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通过悬架结构与阻尼阀组的改进,实现车辆行驶抗侧翻的功能。
技术介绍
车辆侧翻会造成交通事故,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多,车辆侧翻成为一项严重的车辆安全问题,同时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侧翻的原因是:当转向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左右的载荷发生转移,同时在离心力产生的侧翻力矩的作用下使左右悬挂发生较大变形,使车体倾斜并向外侧翻转。从侧翻的机理上分析,引起侧翻的根本原因是转向时在侧翻力矩的作用下的左右载荷的转移。由于在行驶时转向必将产生离心力,因此侧倾的趋势和侧翻的可能性是永远不可消除的,只要转向角和车速达到一定的条件必将造成较严重的侧倾或侧翻。而造成侧倾的直接原因是载荷转移造成的悬架变形,因此抑制侧翻常见的方法针对悬架变形进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解决车辆、尤其是质心高的重型车辆在高速转向时发生侧倾、甚至产生侧翻的问题,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其包括:悬架油缸2、横臂7、阻尼阀组3、低压蓄能器4和高压蓄能器5;所述悬架油缸2用于支撑车体6重量,其上部与车体6铰接,下部活塞杆与横臂7中部铰接;所述横臂7一端连接车轮1,另一端与车体6铰接;所述阻尼阀组3用于衰减车体振动,其一端通过油管连通悬架油缸2的上腔和高压蓄能器5,另一端通过油管连通低压蓄能器4,阻尼阀组3对流经其内的油液产生阻力,使油液携带的振动能量以温升的形式得以耗散;车辆正常行驶时,横臂7由与车体6连接的一端朝向与车轮1连接的一端倾斜,悬架油缸2的油压等于低压蓄能器4的气压且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车辆受到振动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上升但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经过阻尼阀组3进入低压蓄能器4;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高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进入高压蓄能器5,同时经过阻尼阀组3进入低压蓄能器4;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高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且阻尼阀组3内部无法流通油液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进入高压蓄能器5。优选地,所述高压蓄能器5与悬架油缸2之间增设阻尼阀。优选地,所述阻尼阀组3为一路串联连接的比例阀和节流阀,或者为多路串联连接的比例阀和节流阀所形成的并联结构。优选地,所述阻尼阀组3中,所述比例阀连接低压蓄能器4,节流阀连接悬架油缸2和高压蓄能器5;或者比例阀连接悬架油缸2和高压蓄能器5,节流阀连接低压蓄能器4。优选地,所述节流阀单向节流的方向为由低压蓄能器4朝向比例阀,或者由比例阀朝向低压蓄能器4。优选地,所述比例阀为开关阀;所述节流阀为单向节流阀、可调节流阀、非可调节流阀、管路或管接头。优选地,所述开关阀可以为常闭式开关阀或两位三通开关阀。优选地,所述串联连接的比例阀和节流阀中,包括两个或多个节流阀关联之后再与开关阀串联的形式,以及两个或多个开关阀并联后再与节流阀串联。优选地,所述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还包括:第一截止阀11、单向阀9和油泵;所述第一截止阀11设置在低压蓄能器4与阻尼阀组3之间,单向阀9一端与高压蓄能器5、悬架油缸2的上腔、阻尼阀组3的一端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单向阀9另一端连接油泵。优选地,所述单向阀9另一端通过第二截止阀10连接油泵,所述油泵为手动手泵或动力油源。(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设置了悬架油缸、横臂、阻尼阀组、低压蓄能器和高压蓄能器相组合的结构,能够通过控制悬架装置的刚度和阻尼,实现对车辆转向时侧倾或侧翻的抑制,从而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尤其对于重心高的大型客车、重型卡车、混凝土搅拌车而言,在车辆抗侧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的原理构成图;图2a至图2d为阻尼阀组的几种实现形式图示;图3a至图3d为阻尼阀组所设计的多级阻尼的实现形式图;图4为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在装车后的充气充油操作示意图。图中:1.车轮;2.悬架油缸;3.阻尼阀组;4.低压蓄能器;5.高压蓄能器;6.车体;7.横臂;8.手动油泵;9.单向阀;10.油路截止阀;11.低压蓄能器截止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调节刚度与阻尼的抗侧翻悬架装置,通过控制悬架装置的刚度和阻尼能够有效的抑制车体在动态和静态的侧倾。参照图1所示,抗侧翻悬架装置包括:悬架油缸2、横臂7、阻尼阀组3、低压蓄能器4和高压蓄能器5;悬架油缸2为液压油缸,用于支撑车体6重量,其上部与车体6铰接,下部活塞杆与横臂7中部铰接;横臂7一端连接车轮1,另一端与车体6铰接;阻尼阀组3用于衰减车体振动,其一端通过油管连通悬架油缸2的上腔和高压蓄能器5,另一端通过油管连通低压蓄能器4,阻尼阀组3对流经其内的油液产生阻力,使油液携带的振动能量以温升的形式得以耗散;低压蓄能器4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缓冲振动的作用,阻尼阀组3提供衰减车体振动的阻尼力,高压蓄能器5起辅助缓冲路面冲击的作用,当阻尼阀组3完全关闭时,即无液体流经阻尼阀组3时,此时路面冲击完全由高压蓄能器5承受,使车体受到的冲击减缓,同时保护悬架油缸2。车辆正常行驶时,横臂7由与车体6连接的一端朝向与车轮1连接的一端倾斜,悬架油缸2的油压等于低压蓄能器4,但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低压蓄能器4的气压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车辆受到振动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上升但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经过阻尼阀组3进入低压蓄能器4;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高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进入高压蓄能器5,同时经过阻尼阀组3进入低压蓄能器4;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高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且阻尼阀组3内部无法流通油液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进入高压蓄能器5。悬架油缸2的缸体通过a点与车体6铰接,悬架油缸2的活塞杆通过c点与横臂7铰接。当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路面的不平会使车轮1产生向上的运动,此时车轮1带动横臂7相对车体6的铰接点向上旋转,从而使与横臂c点铰接的悬架油缸2的活塞向上运动,悬架油缸2的活塞向上运动使其上腔的油液通过b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油缸(2)、横臂(7)、阻尼阀组(3)、低压蓄能器(4)和高压蓄能器(5);所述悬架油缸(2)用于支撑车体(6)重量,其上部与车体(6)铰接,下部活塞杆与横臂(7)中部铰接;所述横臂(7)一端连接车轮(1),另一端与车体(6)铰接;所述阻尼阀组(3)用于衰减车体振动,其一端通过油管连通悬架油缸(2)的上腔和高压蓄能器(5),另一端通过油管连通低压蓄能器(4),阻尼阀组(3)对流经其内的油液产生阻力,使油液携带的振动能量以温升的形式得以耗散;车辆正常行驶时,横臂(7)由与车体(6)连接的一端朝向与车轮(1)连接的一端倾斜,悬架油缸(2)的油压等于低压蓄能器(4)的气压且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车辆受到振动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上升,但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经过阻尼阀组(3)进入低压蓄能器(4);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高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进入高压蓄能器(5),同时经过阻尼阀组(3)进入低压蓄能器(4);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高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且阻尼阀组(3)内部无法流通油液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进入高压蓄能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油缸(2)、横臂(7)、阻尼阀组(3)、低压蓄能器(4)和高压蓄能器(5);所述悬架油缸(2)用于支撑车体(6)重量,其上部与车体(6)铰接,下部活塞杆与横臂(7)中部铰接;所述横臂(7)一端连接车轮(1),另一端与车体(6)铰接;所述阻尼阀组(3)用于衰减车体振动,其一端通过油管连通悬架油缸(2)的上腔和高压蓄能器(5),另一端通过油管连通低压蓄能器(4),阻尼阀组(3)对流经其内的油液产生阻力,使油液携带的振动能量以温升的形式得以耗散;车辆正常行驶时,横臂(7)由与车体(6)连接的一端朝向与车轮(1)连接的一端倾斜,悬架油缸(2)的油压等于低压蓄能器(4)的气压且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车辆受到振动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上升,但低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经过阻尼阀组(3)进入低压蓄能器(4);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高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进入高压蓄能器(5),同时经过阻尼阀组(3)进入低压蓄能器(4);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压高于高压蓄能器(5)的气压且阻尼阀组(3)内部无法流通油液时,悬架油缸(2)上腔的油液进入高压蓄能器(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蓄能器(5)与悬架油缸(2)之间增设阻尼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抗侧翻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阀组(3)为一路串联连接的比例阀和节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新,雷强顺,贾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