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50722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获取目标工区的障碍物及第一激发点的分布图;2)确定障碍物的类型;3)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4)重复步骤2)和3),直至确定所有第二激发点,第二激发点包括落在障碍物区域内的第一激发点;5)搜索第二激发点周围空闲的备用激发点;6)判断第二激发点偏移至备用激发点处是否符合偏移规则;7)第二激发点偏移到备用激发点处符合偏移规则时,将第二激发点偏移至备用激发点;8)第二激发点偏移到备用激发点处不符合偏移规则时,重复步骤5)、6)和7)。本方法提高了激发点的偏移效率和精确性,并实现自动化避障在行业内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
本专利技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地球物理地震勘探施工中,极少存在无任何障碍物的理想施工地形,因此激发点的避障设计是野外采集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流程。近年,随着滑动扫描、ISS、DS3等可控震源地震采集新方法的发展和应用,采集量与日俱增,动辄日产数千炮,最高可达到上万炮之多。激发点的避障设计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这使得激发点现场避障设计工作异常繁重。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将障碍物通过底图、SHAPE文件等输入绿山、克浪等采集软件,将障碍物图形化,根据合同内偏移规则进行手工移动。现有的采集软件绿山、克浪等也有自动避障功能,但并不考虑偏移规则,只是将障碍物内的激发点简单的移动到设定的障碍物之外,没有太大实际生产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手工偏移激发点技术的复杂、效率低以及现有采集软件偏移技术的不准确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获取目标工区的障碍物及第一激发点的分布图;2)确定所述障碍物的类型;3)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4)重复步骤2)和3),直至确定所有第二激发点,所述第二激发点包括落在障碍物区域内的第一激发点;5)搜索所述第二激发点周围空闲的备用激发点,所述备用激发点包括障碍物区域外未被占用的第一激发点;6)判断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至所述备用激发点处是否符合偏移规则;7)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到所述备用激发点处符合偏移规则时,将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至所述备用激发点;8)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到所述备用激发点处不符合偏移规则时,重复步骤5)、6)和7)。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包括:点状障碍物、线状障碍物、面状障碍物以及虚拟障碍物。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包括:所述障碍物为点状障碍物时,获取第一激发点和障碍物的坐标;根据坐标计算所述第一激发点和所述障碍物的距离;所述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所述第一激发点落入障碍物区域内。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包括:所述障碍物为线状障碍物时,将所述线状障碍物离散为第一点状障碍物,所述第一点状障碍物包括第二点状障碍物;获取第一激发点和所述第二点状障碍物的坐标;根据坐标计算所述第一激发点到所述第二点状障碍物的距离;将所述第一激发点到所述第二点状障碍物的距离进行排序,选取最短距离;所述最短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所述第一激发点落入障碍物区域内。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包括:所述障碍物为面状障碍物时,将所述面状障碍物构成闭合多边形,所述第一激发点落入所述闭合多边形时,所述第一激发点落入障碍物区域内。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包括:所述障碍物为虚拟障碍物时,将所述虚拟障碍物离散为第一点状障碍物,所述第一点状障碍物包括第二点状障碍物;获取第一激发点和所述第二点状障碍物的坐标;所述第一激发点的坐标和所述第二点状障碍物的坐标相同时,所述第一激发点落入障碍物区域内。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备用激发点包括加密点,所述加密点包括设于障碍物区域内可以设置炮点的第二激发点。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搜索所述第二激发点周围空闲的备用激发点,包括:第二激发点的桩号为(SL,SP),其中,SL为炮线号,SP为炮点号,沿垂直炮线方向搜索空闲的备用激发点,沿平行炮线方向搜索空闲的备用激发点,搜索到的备用激发点的桩号为(SL+n+ΔL,SP+m+ΔS),其中n代表备用激发点沿垂直炮线方向的偏移,m代表备用激发点沿平行炮线方向的偏移,ΔL与ΔS代表备用激发点偏离网格点的误差。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沿垂直炮线方向搜索空闲的备用激发点,包括:按照钟摆式搜索所述备用激发点:SL-1,SL+1,SL-2,SL+2……SL-N,SL+N。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沿垂直炮线方向搜索空闲的备用激发点,包括:按照钟摆式搜索所述备用激发点:SL+1,SL-1,SL+2,SL-2……SL+N,SL-N。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沿平行炮线方向搜索空闲的备用激发点,包括:按照钟摆式搜索所述备用激发点:SP-1,SP+1,SP-2,SP+2……SP-N,SP+N。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沿平行炮线方向搜索空闲的备用激发点,包括:按照钟摆式搜索所述备用激发点:SP+1,SP-1,SP+2,SP-2……SP+N,SP-N。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到所述备用激发点处是否符合偏移规则,包括:判断备用激发点沿垂直炮线方向的偏移值n是否低于第一合同要求值;所述备用激发点沿垂直炮线方向的偏移值n低于合同要求值时,判断备用激发点沿平行炮线方向的偏移值m是否低于第二合同要求值;所述备用激发点沿平行炮线方向的偏移值m低于合同要求值时,判断备用激发点偏离网格点的误差值ΔL、ΔS是否均低于第三合同要求值;所述备用激发点偏离网格点的误差值ΔL、ΔS均低于合同要求值时,判断炮线的平滑角度是否低于第四合同要求值α,表达式为:其中,Y(SL+n+ΔL,SP+m+ΔS)为备用激发点(SL+n+ΔL,SP+m+ΔS)的纵坐标值,X(SL+n+ΔL,SP+m+ΔS)为备用激发点的横坐标值,θ为理论炮线方位角,第四合同要求值α为合同要求的平滑角度值。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Y(SL+n+ΔL,SP+m+ΔS)、X(SL+n+ΔL,SP+m+ΔS)的计算公式分别为:其中,Y0为目标工区的原点纵坐标,X0为目标工区的原点横坐标,SL0为原点的炮线号,SP0为原点的炮点号,θ为理论炮线方位角,Bin为相邻桩号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介绍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实际所需要的或者项目合同中规定的偏移规则、数字化障碍物信息和野外踏勘数据的算法,进行激发点自动避障设计,从而提高了偏移效率和精确性,并实现自动化避障在行业内的通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某工区自动避障前炮检点和障碍物分布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某工区自动避障后炮检点和障碍物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避障方法包括:步骤S101,获取目标工区的障碍物-第一激发点坐标分布图;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获取目标工区的障碍物及第一激发点的分布图;2)确定所述障碍物的类型;3)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4)重复步骤2)和3),直至确定所有第二激发点,所述第二激发点包括落在障碍物区域内的第一激发点;5)搜索所述第二激发点周围空闲的备用激发点,所述备用激发点包括障碍物区域外未被占用的第一激发点;6)判断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至所述备用激发点处是否符合偏移规则;7)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到所述备用激发点处符合偏移规则时,将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至所述备用激发点;8)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到所述备用激发点处不符合偏移规则时,重复步骤5)、6)和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发点的自动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获取目标工区的障碍物及第一激发点的分布图;2)确定所述障碍物的类型;3)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4)重复步骤2)和3),直至确定所有第二激发点,所述第二激发点包括落在障碍物区域内的第一激发点;5)搜索所述第二激发点周围空闲的备用激发点,所述备用激发点包括障碍物区域外未被占用的第一激发点,包括:沿垂直炮线方向搜索空闲的备用激发点,沿平行炮线方向搜索空闲的备用激发点,搜索到的备用激发点的桩号为(SL+n+ΔL,SP+m+ΔS),其中(SL,SP)为第二激发点的桩号,其中,SL为炮线号,SP为炮点号,n代表备用激发点沿垂直炮线方向的偏移值,m代表备用激发点沿平行炮线方向的偏移值,ΔL与ΔS代表备用激发点偏离网格点的误差;6)判断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至所述备用激发点处是否符合偏移规则,其中,所述偏移规则包括:判断所述偏移值n是否低于第一合同要求值;所述偏移值n低于合同要求值时,判断所述偏移值m是否低于第二合同要求值;所述偏移值m低于合同要求值时,判断备用激发点偏离网格点的误差值ΔL、ΔS是否均低于第三合同要求值;所述备用激发点偏离网格点的误差值ΔL、ΔS均低于合同要求值时,判断炮线的平滑角度是否低于第四合同要求值α,表达式为:其中,Y(SL+n+ΔL,SP+m+ΔS)为备用激发点(SL+n+ΔL,SP+m+ΔS)的纵坐标值,X(SL+n+ΔL,SP+m+ΔS)为备用激发点的横坐标值,θ为理论炮线方位角,第四合同要求值α为合同要求的平滑角度值;7)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到所述备用激发点处符合偏移规则时,将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至所述备用激发点;8)所述第二激发点偏移到所述备用激发点处不符合偏移规则时,重复步骤5)、6)和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包括:点状障碍物、线状障碍物、面状障碍物以及虚拟障碍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包括:所述障碍物为点状障碍物时,获取第一激发点和障碍物的坐标;根据坐标计算所述第一激发点和所述障碍物的距离;所述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所述第一激发点落入障碍物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障碍物的类型,判断第一激发点是否落在障碍物区域内,包括:所述障碍物为线状障碍物时,将所述线状障碍物离散为第一点状障碍物,所述第一点状障碍物包括第二点状障碍物;获取第一激发点和所述第二点状障碍物的坐标;根据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兴王井富霍禹艾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