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32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4:02
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包括两个中空鼻罩框部及一个连接两个中空鼻罩框部的连接部,中空鼻罩框部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的第一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成顶端带有圆弧状的锥形结构,第一过滤层内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小孔通道,所述的小孔通道设置成螺旋形,小孔通道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此鼻罩装置能有效的避免粉尘等小颗粒塞住呼吸小孔,同时使得有害气体的分解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一种鼻罩,具体的说是一种有效过滤空气的鼻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的科技发展,地球上的各种汽车、飞机日益增多,各种工业污染日益严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都集中到了城市里。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各种沙尘天气、雾霾频频出现,各种病毒时有流行,人们为了安全不得不戴上各种口罩。目前,人们所认知的过滤鼻罩,很多都具有过滤微小颗粒粉尘或雾霾并能起到杀菌作用。中国专利CN 103751922 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鼻罩过滤装置,包括:一个鼻罩体,该鼻罩体包含两个中空鼻罩框部及一个连接设置于两个鼻罩框部间的连接部,且该两个鼻罩框部内设一个滤材容室,各该滤材容室内组设有一个滤材,且该滤材包含至少一个过滤层,该过滤层的材质为聚乙烯醇缩醛、活性炭过滤棉层或具除菌功能的过滤棉层中的一种。该鼻罩体采用软质透明无色硅胶一体成型,当二鼻罩框部嵌入使用者的鼻腔入口处,可因应各色人种的肤色而化为隐形,且二鼻罩框部内部的滤材具有过滤微小颗粒粉尘或雾霾、确实杀菌及提供香气以消除异味的多重空间净化功效。但是,该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过滤层的材质为海绵或者不织布,过滤微小颗粒粉尘或雾霾易于残留在海绵或者不织布上,造成海绵或者不织布上的小孔被堵塞,同时由于海绵或者不织布上的小孔一般为直孔,呼吸过程中,气体一瞬间就会进入到鼻腔内,分解有害气体的时间有限,且有害气体与小孔内壁接触面积小,造成有害气体的分解不充分,使得一小部分的有害气体被吸入鼻腔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鼻罩过滤装置,此鼻罩过滤装置能有效的避免粉尘等小颗粒塞住呼吸小孔,同时使得有害气体的分解更加充分。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包括两个中空鼻罩框部及一个连接两个中空鼻罩框部的连接部,中空鼻罩框部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的第一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成顶端带有圆弧状的锥形结构,第一过滤层内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小孔通道,所述的小孔通道设置成螺旋形,小孔通道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其中,所述的第一过滤层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的第二过滤层内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螺旋形小孔通道,所述的小孔通道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其中,所述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采用弹性橡胶。其中,所述的第一过滤层底部的边缘上设置有拉线,所述的拉线与第一过滤层底部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成顶端带有圆弧状的锥形结构,当粉尘等小颗粒与底部接触时,吸气过程中,在风力的作用下大部分小颗粒会滑向底部四周边缘并堆积在边缘处最后掉下,避免小颗粒堵住呼吸小孔通道;同时由于小孔通道设置成螺旋形,使得吸入的气体流经的路径变长,气体与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的接触面积也变大,使得有害气体分解得更加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过滤层剖面图。图中,1、中空鼻罩框部;2连接部;3、第一过滤层;4、小孔通道;5、第二过滤层;6、拉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包括两个中空鼻罩框部I及一个连接两个中空鼻罩框部I的连接部2,中空鼻罩框部I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层3,第一过滤层3的底部设置成顶端带有圆弧状的锥形结构,第一过滤层3内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小孔通道4,小孔通道4设置成螺旋形,小孔通道4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较现有技术,由于第一过滤层4的底部设置成顶端带有圆弧状的锥形结构,当粉尘等小颗粒与底部接触时,吸气过程中,在风力的作用下大部分小颗粒会滑向底部四周边缘并堆积在边缘处最后掉下,避免小颗粒堵住呼吸小孔通道4 ;同时由于小孔通道4设置成螺旋形,使得吸入的气体流经的路径变长,气体与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的接触面积也变大,使得有害气体分解得更加充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层3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过滤层5,第二过滤层内5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螺旋形小孔通道,小孔通道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设置第二过滤层5的目的是使得过滤的气体更加干净,避免第一过滤层3过滤后的气体有时候因不充分而被吸入鼻腔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层3和第二过滤层5均采用弹性橡胶,易于安装在中空鼻罩框部I的空腔内,同时便于更换过滤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层3底部的边缘上设置有拉线6,拉线6与第一过滤层3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拉线6的目的是当过滤层变脏时易于更换。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最优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包括两个中空鼻罩框部及一个连接两个中空鼻罩框部的连接部,中空鼻罩框部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成顶端带有圆弧状的锥形结构,第一过滤层内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小孔通道,所述的小孔通道设置成螺旋形,小孔通道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层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的第二过滤层内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螺旋形小孔通道,所述的小孔通道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均采用弹性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层底部的边缘上设置有拉线,所述的拉线与第一过滤层底部固定连接。【专利摘要】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包括两个中空鼻罩框部及一个连接两个中空鼻罩框部的连接部,中空鼻罩框部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层,所述的第一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成顶端带有圆弧状的锥形结构,第一过滤层内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小孔通道,所述的小孔通道设置成螺旋形,小孔通道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此鼻罩装置能有效的避免粉尘等小颗粒塞住呼吸小孔,同时使得有害气体的分解更加充分。【IPC分类】A62B23-06【公开号】CN204319551【申请号】CN201420709334【专利技术人】聂青龙 【申请人】孝感市奇思妙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罩过滤装置,包括两个中空鼻罩框部及一个连接两个中空鼻罩框部的连接部,中空鼻罩框部的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成顶端带有圆弧状的锥形结构,第一过滤层内设置若干个连通底部和顶部的小孔通道,所述的小孔通道设置成螺旋形,小孔通道内壁涂抹有纳米级银离子除菌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青龙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市奇思妙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