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31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可实施常用制动和诸如用于泊车制动的弹簧制动两种制动、并且轴向长度可得以缩短的闸缸装置。在常用制动机构2与弹簧制动机构3二者均能够工作的闸缸装置1中设有离合机构4,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弹簧制动机构3的第2作用室24而第2活塞21开始相对于活塞杆111动作时,该离合机构4将活塞杆111与第2活塞21二者连结。该离合机构4由设在活塞杆111上的螺纹31,设在第2活塞21上可自由旋转的螺母部件32,以及当第2活塞21开始相对于活塞杆111移动时、阻止螺母部件32旋转的止转机构33构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施常用制动和诸如用于泊车制动的弹簧制动两种制动的闸缸装置,特别是轴向长度可得以缩短的闸缸装置。为此,已开发出一种可使空气制动装置和弹簧制动装置二者经由同一个活塞杆实施制动的、将两个制动装置做成一体的闸缸装置。例如,特开昭55-160646号公报公开了这样一种闸缸装置90,即,如附图说明图15所示,具备活塞杆931突出的、具有第1作用室94与第1弹簧95相向作用的第1活塞93的、当压力流体作用于第1作用室94时第1活塞93克服第1弹簧95的作用力而向制动方向移动的常用制动机构91,以及,活塞杆931贯穿其中的、具有成能够沿活塞杆931的轴向移动且第2作用室96与第2弹簧97相向作用的第2活塞98的、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第2作用室96时第2活塞98在第2弹簧97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向前述制动方向移动的弹簧制动机构92;活塞杆931上形成有第2活塞98可与之接触的卡止部932。当压力流体作用于常用制动机构91的第1作用室94时,第1活塞93和活塞杆931克服第1弹簧95的作用力向制动方向移动,处于图示的常用制动位置。在处于该常用制动位置时,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常用制动机构91的第1作用室94和弹簧制动机构92的第2作用室96时,第2活塞98在第2弹簧97的作用下沿着活塞杆931向制动方向移动。当该第2活塞98与卡止部932接触时,第2弹簧97的作用力传递到活塞杆931上,弹簧制动替代常用制动而起作用。作为特开昭55-160646号公报那样,在活塞杆931上形成有卡止部932的场合,为了在常用制动机构91松开、活塞杆931在第1弹簧95的作用力作用下缩回时使第2活塞98不与卡止部93接触,卡止部932是在活塞杆931的前端让出一定距离进行设置的。因此,直到第2活塞98与活塞杆931的卡止部932接触为止,第2活塞98要沿着活塞杆931移动图示的距离L。其结果,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与该距离L相应地,闸缸装置90在轴向上的长度较长。此外,实公平8-5881号公报中,提出了在活塞杆931的外周嵌套筒一端能够与活塞98相抵触、另一端能够与设置在活塞杆931前端的大直径台肩相抵触的套筒以替代卡止部932这样一种闸缸装置。但是,只能够嵌套筒其长度与常用制动机构91松开时第1活塞93和活塞杆931所能够缩短的程度相应地缩短的套筒,因此,存在着与特开昭55-160646号公报同样的问题,即,直到使弹簧制动器92实施制动为止,第2活塞98要移动相应的距离,闸缸装置90在轴向上的长度较长。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施常用制动和诸如用于泊车制动的弹簧制动两种制动并且轴向长度可得以缩短的闸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属于这样一种闸缸装置,即,具备活塞杆突出的、具有第1作用室与第1弹簧相向作用的第1活塞的、当压力流体作用于所说第1作用室时所说第1活塞克服所说第1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制动方向移动的常用制动机构,以及,所说活塞杆贯穿其中的、具有能够在所说活塞杆的轴向上移动且第2作用室与第2弹簧相向作用的第2活塞的、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所说第2作用室时所说第2活塞在所说第2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向所说制动方向移动的弹簧制动机构;可实施常用制动和弹簧制动两种制动,其特征是,设有离合机构,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所说第2作用室而所说第2活塞开始相对于所说活塞杆移动时,该离合机构使所说活塞杆和所说第2活塞二者相连结。根据上述构成,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第2作用室而第2活塞开始相对于活塞杆移动时,靠离合机构将活塞杆和第2活塞二者连结起来,经由第2活塞而在活塞杆上作用弹簧制动力。因此,第2活塞的移动量少。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1所说的闸缸装置中,所说离合机构由设置在所说活塞杆或所说第2活塞上的螺纹,旋合在该螺纹上的、随着所说活塞杆与所说第2活塞二者的相对移动而旋转的螺母部件,以及当所说第2活塞开始相对于所说活塞杆移动时阻止所说螺母部件旋转的止转机构构成。在上述构成中,实施常用制动时,当第1活塞的活塞杆向制动方向移动时,螺母部件将旋转,因此,第2活塞的位置不改变。而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第2作用室、第2活塞相对于活塞杆开始移动时,离合机构的止转机构阻止螺母部件旋转,因此,活塞杆与第2活塞成为一体而向制动方向移动。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2所说的闸缸装置中,所说止转机构具有与所说螺母部件一起旋转的啮合机构,所说止转机构的旋转被可自由离合的锁定机构所阻止。在上述构成中,实施弹簧制动时,当螺母部件旋转的同时只有第2活塞向制动方向移动时,套筒部件与螺母部件的啮合机构将啮合,螺母部件的旋转受到锁定机构的阻止。由于该锁定机构能够自由离合,故若在实施弹簧制动的过程中,将锁定机构解除,则螺母部件将旋转,活塞杆能够在第1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向反制动方向移动,将弹簧制动解除。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2所说的闸缸装置中,所说止转机构由在与所说螺母部件相向的位置处通过施力机构进行配设的、在所说活塞杆的中心线方向上可自由滑动且旋转受到阻止的套筒部件,以及在所说套筒部件和所说螺母部件的相向的面上分别设置的啮合机构构成。在上述构成中,套筒部件上设有啮合机构,因此,能够将锁定机构可相对套筒部件自由离合地进行设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4所说的闸缸装置中,所说锁定机构由设在所说套筒筒部件的外周的、沿轴向延伸的齿,以及具有可与该齿相卡合的端齿的、向卡合方向依附的锁定杆所形成;所说齿在轴向上的长度为,在所说卡合被解除而所说套筒筒部件与所说第2活塞一起沿轴向移动时,不再与所说端齿相卡合。在上述构成中,当克服作用力的作用而将锁定杆向解除卡合的方向提起时,套筒部件的外周的齿与锁定杆的端齿之间的卡合解除,螺母部件与套筒部件以相啮合的状态进行旋转,因此,第2活塞将移动到行程终端,弹簧制动被解除。当螺母部件及套筒部件与第2活塞一起沿轴向移动时,所说套筒部件的齿不再与所说锁定杆的端齿相卡合,因此,与第1活塞沿轴向移动的同时,螺母部件及套筒部件旋转,处于可实施空气制动的状态。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3所说的闸缸装置中,所说锁定机构,在朝向行程终端的第2活塞所推压的滑动销的作用下,从锁定位置切换到解锁位置。在上述构成中,当手动解除锁定机构时,第2活塞在第2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而朝向行程终端,锁定机构被滑动销保持在切换到解锁位置的状态不变。因此,即使向第2作用室送入的空气失去压力,螺母部件仍能够旋转,故处于可通过第1活塞使空气制动机构实施制动的状态。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2所说的闸缸装置中,所说止转机构由设置在所说螺母部件的外周的、沿轴向延伸的齿,以及具有可与该齿相卡合的端齿的、向卡合方向依附的锁定杆构成。在上述构成中,受到第2活塞推压而趋于旋转的螺母部件的旋转被锁定杆所阻止,弹簧制动机构起作用。当手动解除该锁定杆时,螺母部件便能够旋转,因此,第2活塞在第2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将到达行程终端而将弹簧制动机构解除。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7所说的闸缸装置中,所说锁定杆,在朝向行程终端移动的第2活塞所推压的滑动销的作用下,从锁定位置切换到解锁位置。在上述构成中,当手动解除锁定杆时,第2活塞在第2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趋向行程终端,锁定杆被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闸缸装置,具备:活塞杆突出的、具有第1作用室与第1弹簧相向作用的第1活塞的、当压力流体作用于所说第1作用室时所说第1活塞克服所说第1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制动方向移动的常用制动机构,以及,所说活塞杆贯穿其中的、具有能够在所说活塞杆的轴向上移动且第2作用室与第2弹簧相向作用的第2活塞的、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所说第2作用室时所说第2活塞在所说第2弹簧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向所说制动方向移动的弹簧制动机构;可实施常用制动和弹簧制动两种制动,其特征是, 设有离合机构,当压力流体不作用于所说第2作用室而所说第2活塞开始相对于所说活塞杆移动时,该离合机构连结所说活塞杆和所说第2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野吉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纳博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