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制动原理的制动助力用气动助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24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防止在紧急制动时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造成后者的碰撞,可规定,紧随在制动踏板上的紧急踏压之后的紧急放松应在一定期间内跟着一个自动的制动维持。这种效果可以通过在一个制动助力用的气动伺服马达的活动部件中安装一个具有机械滞后作用的回路来达到。在该回路中的传递力的构件的位移按作用力是正常的还是紧急的而不同。如果作用力是紧急的,一个维持楔卡装置(36)被移动。当在紧急制动之后空然放松时,该楔卡装置(24)避免制动松开。紧接着,如果再进行制动,且这种情况下,没有松开的作用力不再由驾驶员施出,如果一直松开,而在这种情况下,制动的松开会有些轻微滞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具有改进制动原理的制动助力用的气动伺服马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防止驾驶员在实施制动操作时可能出现的行为错误。更普遍地说,提出一种在紧急制动时更有力的助力器。在制动、尤其是紧急制动时,遇到的问题与驾驶员不规则的行为有关。事实上,当驾驶员非得实施紧急制动时,他会用脚猛踏制动踏板。经过统计发现,驾驶员对因其行为造成的紧急制动感到害怕,尤其是出于本能,他害怕侧滑,并且发现,他会在几分之一秒内松开其足部作用在踏板上的力。然后他的大脑通过分析情况的严重性来确定踩踏压力大小,这次驾驶员会果断地踩踏在踏板上。在此期间,该车在几分之一秒内是没有制动的,这一般会导致车撞到一个障碍物。在另一种情况中,紧急制动因施加了很大的力气而导致驾驶员疲劳,这种疲劳本身又引起在踏板上的踩踏力松动。随后该驾驶员恢复冷静,使足了附加的力并重新踏压踏板。在此期间,显然该车没有制动。在另一种情况中,紧急制动时,驾驶员在不确信是否要真正制动之前会有所犹豫。在所有这些情况中,统计显示,在取值从百分之几秒到一秒钟的没有制动的几分之一秒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两种途径是可能的。要么是,采用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它作用在制动液压回路上起辅助制动助力的作用;要么是,作用在气动助力器本身上,所述助力一般首先起作用。在这种优选情况下,采用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来达到这个效果。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在其磨损没有改变其功能之前,能使用很长时间,例如十几年,并且能多次重复操作,例如一百万次。更准确地,在这种情况下,所推荐的机械装置包括一组活塞,其相互嵌套;和一个在一活塞头部的校准通道孔,用于允许传递制动作用力的液压流体逐渐地流动。当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足压力放松时,这种渐进的通道孔可校定制动力下降的保持期。这种校准通道孔因为液压流体的流动性而不会造成磨损,上述的可靠性可相当容易地实现。此外,为了区别制动的紧急或非紧急特征,这种校准通道孔可减缓液压流体注入到一个腔室中,使得直接作用活塞在该腔室没有充满时就进入到这个腔室中。紧急或非紧急的特征取决于该腔室的充填速度。当放松制动时,直接作用活塞的回退由一个楔卡装置阻住。该楔卡装置的接合是由这个直接作用活塞的紧急推入造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动助力用的气动伺服马达包括-一个可连接一个真空源的前腔室,-一个可连接一个高压进气口的后腔室,-一个在所述两个腔室之间进行密封的活动隔板,-一个气动活塞-一个制动杆,-一个制动液压回路,-一个运动部件,该运动部件被活动隔板以及制动杆带动,并同制动液压回路相互作用,-一个在制动时允许高压流体进入后腔室的装置,以及-保持装置,其包括一个运动部件的中空活塞,该中空活塞放在制动液压回路与接合在该中空活塞内部的直接作用活塞之间,-该直接作用活塞压靠在制动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包括-一个活动座体,其放置在所述制动杆与所述直接作用活塞之间,一个可缩回的楔卡装置,其驱动所述活动座体,以及一个保持构件,该构件与所述中空活塞连在一起,用于收回或保持所述楔卡装置。附图说明参照附图以及以下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述附图只用于说明而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附图如下图1是一个与本专利技术相符的制动助力用的气动伺服马达的整体剖视图;图2a至2d示意性地按制动助力用的气动伺服马达处于静止状态、正常使用状态(此处称为舒缓使用状态)、快速使用状态(紧急使用状态)以及快速使用的松开(这是希求修正之处)状态,显示出一个在运动部件中的直接作用活塞的状态;图3a和3b分别为图2c和图2d的相关放大视图。在这种机械的技术方案情况中,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运动部件的结构上。首先将介绍这种运动部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然后介绍怎样在该实施方式中推导出若干变型。代表液压回路10的部分示出一个以已知的方式带有一个止回阀组件和圆筒形的主压力腔室14的主缸13。腔室14中的处于压力下的液压流体通过未示出的回路10的其余部分分配到制动器。在该例子中,运动部件8包括一个中空活塞15。该中空活塞15通过其基部16被推动,该基部16通过一个支撑件17压靠在活动隔板上。当活动隔板被推向前部(在图中为向右侧)时,一个与该活动隔板连在一起且开有孔7的气动活塞18对支撑件17施加一个向前的推力。该活塞15将其端部12伸入主腔室14,引起制动液的分配。在本专利技术中,活塞15是中空的并且具有一个内部腔室19,该内部腔室19通过一个设置在端部12上的校准通道孔20与主缸的主腔室14通连。换句话说,当中空活塞15通过端部12伸入主缸13时,主腔室14的一部分液压流体流过通道孔20充满腔室19。该腔室19为圆筒形,并且在其与通道孔20的进口相对的端部容纳一个直接作用活塞21,该直接作用活塞21一方面与充满腔室19的液体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与支撑件11相互作用。为此,该直接作用活塞21包括一个砧柱体22,该砧柱体将压靠在一个活动座体23上,该座体23处于支撑件11与砧柱体22的顶部之间。制动时,拉杆9压靠在座体23上,座体23本身压靠在砧柱体22上,砧柱体22推动在腔室19内的活塞21上。而这种运动与来自腔室14的液压流体通过通道孔20的流动相对。如此示出的系统此时达到力的平衡由制动踏板施加的力与腔室19的截面成比例(通过直接作用活塞),而由制动助力施加的力与腔室14的截面成比例(因为两个腔室具有同样的压强)。当压强相等时,至少在静止状态或低速制动状态下,由这类系统产生的助力比是恒定的。它等于两部分的截面面积比。图2a至图2d可更方便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运动部件的工作。在这些图中,可以发现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此外,这些图中示出一个环圈(anneau)24安装在中空活塞15的内部。例如,该环圈24具有一个弹性伸出的周边25,用于自动地嵌入一个设在中空活塞15内部的相应的保持槽内,该保持槽处于中空活塞15的基部16一侧的内周边。直接作用活塞21本身具有一个密封圈26,其用于堵住来自腔室19的液压流体的泄漏;以及一个推环肩27。一个螺旋形弹簧28一方面支靠在推环肩27上,且另一方面支靠在环圈24的一个基底部29上。座体23包括一个底座30,其用于隔在砧柱体22与支撑件11之间;和环形导引体31,其被带至沿砧柱体22滑动。支靠在推环肩27上和导引体31上的螺旋形弹簧32推动座体23顶靠在支撑件11上。在静止状态,前腔室1被抽成真空,且后腔室3也一样,而在后腔室3中,隔板6尤其借助于回复弹簧33(图1中)的作用下被推到后腔室尽可能靠后处(图1中的右部)。因而弹簧28的作用是将推环肩27顶压到一个位于中空活塞15的内周边的支撑凸缘34上。与此同时,弹簧32推动支柱29,使得座体23支靠在支撑件11上。在正常制动即舒缓制动情况下,如图2b,支撑件11微微推动(慢速)座体23。如图1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拉杆9的位移打开了阀4,使得大气压下的气体5进入后腔室3。这使得活动隔板6带着气动活塞18向前腔室1移动。由于制动助力是很强大,气动活塞18随位于拉杆9端部的支撑件11同时向前部(图1中的左部)移动。最终在这类正常制动过程中,处于气动活塞18的孔7内的支撑件11的密封垫圈35在该孔7中移过一个短行程。因为隔板6与支撑件16的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制动助力用的气动伺服马达,包括 -一个可连接一个真空源(2)的前腔室(1), -一个可连接一个高压进气口的后腔室(3), -一个在所述两个腔室之间进行密封的活动隔板(6), -一个气动活塞(18), -一个制动杆(9), -一个制动液压回路(10), -一个运动部件(8),所述运动部件被所述活动隔板以及所述制动杆带动,并同所述制动液压回路(10)相互作用, -一个在制动时允许高压流体进入后腔室的装置(4),以及 -保持装置,其包括一个运动部件的中空活塞(15),所述中空活塞放在所述制动液压回路与一个接合在所述中空活塞内部的直接作用活塞(21)之间, -所述直接作用活塞通过支撑件(11)顶着在制动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包括 -一个活动座体(23),其放置在所述制动杆与所述直接作用活塞之间, 一个可缩回的楔卡装置(36),其驱动所述活动座体,以及 一个保持构件(24),其与所述中空活塞连在一起,收回或保持所述楔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皮埃尔戈捷让马克阿塔德于利斯韦布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