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986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车用充气泵,包括用于驱动活塞杆运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出气口相连接的充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转动设置在该车用充气泵的壳体内,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接轴偏心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轴偏心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相对于所述连接座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两个气缸与连接座的连接结构,能够抵消连接座的振动,降低噪音,有效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紧凑,动作传递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充气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车用充气泵。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轮胎充气,人们研制了充气泵,通过活塞缸的运动向轮胎内充气,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充气效率。现有的充气泵通常包括电机、传动齿轮和活塞缸,其中传动齿轮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由电机输出轴驱动转动;活塞缸的活塞杆偏心连接在传动齿轮上,随传动齿轮往复运动。充气时,启动电机,传动齿轮将活塞杆拉出,气缸的阀门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活塞抽气,气体进入气缸;当活塞杆向内缩回时,阀门又被气缸内的气压关闭,气体就由气管进入了轮胎中。气缸一个轮回充气一次,充气效率还有待提高;并且充气时由于偏心转动,充气泵的振动很大,导致噪音很大。申请号为20091022136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用双活塞电子真空泵》,其包括一号活塞缸、二号活塞缸、电机、偏心驱动轴、一号活塞和二号活塞,所述电机位于活塞缸体内中心位置,且通过偏心驱动轴连接带动左右对称的一号活塞和二号活塞,所述的一号活塞和二号活塞分别位于一号活塞缸和二号活塞缸内腔内,所述排气口位于活塞缸体中部且连接消声器;所述活塞缸体两端通过气体管路连通,所述抽气口位于气体管路中间段。该申请通过一个偏心驱动轴同时驱动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活塞缸工作,提高了充气效率。但是使用一个偏心驱动轴同时驱动两个活塞杆,使得充气泵工作时的振动和噪音更大,因此不得不使用消声器来降低噪音;但是严重的振动会影响到充气泵的使用寿命,同时其结构也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振动和噪音从而延长使用寿命的车用充气泵。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车用充气泵,包括用于驱动活塞杆运动的驱动装置、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出气口相连接的充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转动设置在该车用充气泵的壳体内,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一连接轴偏心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轴偏心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相对于所述连接座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较好的,所述连接座可以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两端部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所述基座的中部。所述基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齿轮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相啮合。该方案结构简单,传动稳定。作为改进,所述充气管上还可以连接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的推杆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用充气泵中连接座以及两个气缸与连接座的连接结构,能够抵消连接座的振动,降低噪音,有效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紧凑,动作传递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该车用充气泵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壳体内安装有:驱动装置1,用于驱动两个气缸的运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例如电机、传动齿轮组,或电机、皮带轮组等等。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11和传动齿轮组1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组的输入齿轮。传动齿轮组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连接座4,为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和驱动装置1之间的连接件,其包括基座41,所述基座41的两端部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43上,基座41的中部固定设有连接齿轮44,传动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与连接齿轮44相啮合。连接齿轮转动带动连接座转动。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可根据需要在现有技术中任选,两个气缸的缸体上均设有进气口23、33和出气口22、32;两个气缸的出气口均连接充气管5;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1通过第一连接轴6偏心连接在基座41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31通过第二连接轴7偏心连接在基座41上,并且第一连接轴6和第二连接轴7相对于基座41的中心对称设置。压力表9,设置在充气管5上,用于检测待充气件内压力。压力开关8,连接在充气管5上,用于在待充气件内压力达到设定值后自动断开驱动装置的电连接,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压力开关8的推杆连接电机1的开关。该车用充气泵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驱动装置工作,驱动连接座转动,连接座通过驱动对称偏心连接其上的两个气缸的活塞杆一起往复运动,在第一气缸抽气时,第二气缸充气,第一气缸充气时,第二气缸抽气,两个气缸交替工作,充气效率大大提高。并且由于两个连接轴对称偏心设置在连接座上,连接座的振动被抵消,充气泵工作时基本感觉不到振动,同时噪音也大大降低,有效延长了充气泵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用充气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充气泵,包括用于驱动活塞杆运动的驱动装置(1)、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的出气口相连接的充气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转动设置在该车用充气泵的壳体内,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1)通过第一连接轴(6)偏心连接在所述连接座(4)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31)通过第二连接轴(7)偏心连接在所述连接座(4)上,所述第一连接轴(6)和所述第二连接轴(7)相对于所述连接座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充气泵,包括用于驱动活塞杆运动的驱动装置(1)、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3)的出气口相连接的充气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转动设置在该车用充气泵的壳体内,第一气缸的活塞杆(21)通过第一连接轴(6)偏心连接在所述连接座(4)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31)通过第二连接轴(7)偏心连接在所述连接座(4)上,所述第一连接轴(6)和所述第二连接轴(7)相对于所述连接座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4)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峰卢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捷美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