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夷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手摇双层升降平台/台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123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手摇双层升降平台/台桌,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通过手摇调节高度,上下伸缩,具有双层放置货物的台面,可以轻松推移,便于携带,包括上层升降台面(1)、下层升降台面(19)、上移动导轨(2)、下移动导轨(3)、上滚轮(4)、下滚轮(5)、上层内剪叉臂(6-1)、下层内剪叉臂(6-2)、上层外剪叉臂(7-1)、下层外剪叉臂(7-2)、驱动螺杆(8)、摇柄(9)、底座(11)、前螺母定位杆(12),后螺母定位杆(13)和万向轮(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摇升降平台/台桌,特别是一种便携手摇双层升降平台/台桌
技术介绍
平台和台桌是日常生活和工业作业常用的器具,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常要根据各自不同需求和实际空间条件自由调节平台和台桌的高度,以满足和适应不同工作和生活需要。剪叉式升降机构,具有承载能力强、工作面宽大、性能稳定和适应范围宽等特点,因此这种机构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剪叉式升降平台体积大、质量重、不易搬动,且结构复杂、操作不便、造价高等许多不足,且通常仅有一个工作台面,对于缺乏货物存放功能,影响其实用性,难以适应一些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开发适用性更广,功能更多,操作和使用方便,且造价低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台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层台面,既可用作放置货物台桌,又可用于升降作业的平台,且可手摇升降,便于灵活推移和携带。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便携手摇双层升降平台/台桌,包括上层升降台面(I)、下层升降台面(19)、上移动导轨(2)、下移动导轨(3)、上滚轮(4)、下滚轮(5)、上层内剪叉臂(6-1)、下层内剪叉臂(6-2)、上层外剪叉臂(7-1)、下层外剪叉臂(7-2)、驱动螺杆(8)、摇柄(9)、底座(11)、前螺母定位杆(12)和后螺母定位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升降台面(I)为一平面板,通过2个第一转动销(15-1)和2个上滚轮(4),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上层内剪叉臂(6-1)和上层外剪叉臂(7-1)连接,并安装于装置顶面;所述下层升降台面(19)为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开槽(20)的平面板,置于四个滚动轴承(18)之上;所述上移动导轨(2)为两根,固定于上层升降台面(I)下部的两侧,下移动导轨(3)为两根,位于底座(11)的两侧,所述上移动导轨(2)和下移动导轨(3)相对设置;所述上层内剪叉臂(6-1)为两根,上端通过第一转动销(15-1)铰接在上层升降台面(I)的底面边缘,下端铰接在前螺母定位杆(12)的两端;所述下层内剪叉臂(6-2)为两根,上端铰接于后螺母定位杆(13)的两端,下端通过下滚轮(5)安装在下移动导轨(3)中;所述上层外剪叉臂(7-1)为两根,上端固定有上滚轮(4),并安装于上移动导轨(2)中,下端铰接于螺母定位杆(13)的两端;所述下层外剪叉臂(7-2)为两根,上端铰接在前螺母定位杆(12)的两端,下端通过第三转动销(15-3)铰接于底座(11)的两侧;所述上层内剪叉臂(6-1)和上层外剪叉臂(7-1)通过第二转动销(15-2 )连接成为上层X型剪叉结构,左右两侧的X型剪叉结构通过横向杆(21)连接;所述下层内剪叉臂(6-2)和下层外剪叉臂(7-2)通过第四转动销(15-4)连接成为下层X型剪叉结构,左右两侧的X型剪叉结构通过横向杆(21)连接;所述驱动螺杆(8)的一端连接摇柄(9),另一端先后穿过后螺母定位杆(13)和前螺母定位杆(12),通过两个定位螺母(16)分别与前螺母定位杆(12)和后螺母定位杆(13)固定连接;所述摇柄(9)和后螺母定位杆(13)之间具有一滚珠轴承(10)。所述底座(11)下部具有4个万向轮(14)。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使用方便,升降稳定,既可用作放置货物台桌,又可用于升降作业的平台,并可手摇升降,便于灵活推移和携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通过图1和图2可以看出,一种便携手摇双层升降平台/台桌,包括上层升降台面(I)、下层升降台面(19)、上移动导轨(2)、下移动导轨(3)、上滚轮(4)、下滚轮(5)、上层内剪叉臂(6-1)、下层内剪叉臂(6-2)、上层外剪叉臂(7-1)、下层外剪叉臂(7-2)、驱动螺杆(8 )、摇柄(9 )、底座(11)、前螺母定位杆(12)和后螺母定位杆(13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升降台面(I)为一平面板,通过2个第一转动销(15-1)和2个上滚轮(4),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上层内剪叉臂(6-1)和上层外剪叉臂(7-1)连接,并安装于装置顶面;所述下层升降台面(19)为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开槽(20)的平面板,置于四个滚动轴承(18)之上;所述上移动导轨(2)为两根,固定于上层升降台面(I)下部的两侧,下移动导轨(3)为两根,位于底座(11)的两侧,所述上移动导轨(2)和下移动导轨(3)相对设置;所述上层内剪叉臂(6-1)为两根,上端通过第一转动销(15-1)铰接在上层升降台面(I)的底面边缘,下端铰接在前螺母定位杆(12)的两端;所述下层内剪叉臂(6-2)为两根,上端铰接于后螺母定位杆(13)的两端,下端通过下滚轮(5)安装在下移动导轨(3)中;所述上层外剪叉臂(7-1)为两根,上端固定有上滚轮(4),并安装于上移动导轨(2)中,下端铰接于螺母定位杆(13)的两端;所述下层外剪叉臂(7-2)为两根,上端铰接在前螺母定位杆(12)的两端,下端通过第三转动销(15-3)铰接于底座(11)的两侧;所述上层内剪叉臂(6-1)和上层外剪叉臂(7-1)通过第二转动销(15-2 )连接成为上层X型剪叉结构,左右两侧的X型剪叉结构通过横向杆(21)连接;所述下层内剪叉臂(6-2)和下层外剪叉臂(7-2)通过第四转动销(15-4)连接成为下层X型剪叉结构,左右两侧的X型剪叉结构通过横向杆(21)连接;所述驱动螺杆(8)的一端连接摇柄(9),另一端先后穿过后螺母定位杆(13)和前螺母定位杆(12),通过两个定位螺母(16)分别与前螺母定位杆(12)和后螺母定位杆(13)固定连接;所述摇柄(9)和后螺母定位杆(13)之间具有一滚珠轴承(10)。所述底座(11)下部具有4个万向轮(14)。保证所述前后两个定位螺母与滚珠轴承10三者中心在一轴线上;驱动螺杆8穿过前后两个定位螺母16和滚珠轴承10后,将驱动螺杆8靠近端部位置与滚珠轴承10的内环固定在一起,并将驱动螺杆8在靠近滚珠轴承10的端部焊接摇柄9,当摇动摇柄9时,驱动螺杆8能绕滚珠轴承10自由转动,并带动两根上层外剪叉臂7-1和两根下层内剪叉臂6-2分别沿着上移动导轨2和下移动导轨3自由滑动,使上、下层内剪叉臂6-1、6-2和上、下层外剪叉臂7-1、7-2自由张合,而升降台面产生升降。考虑到存放货物方便,充分利用空间,参考附图2和附图1,本实施例中在滚动轴承18上安装有一层隔板作为下层升降台面19,可根据货物大小和实际需要调节上层升降台面I和下层升降台面19之间的间距,便于放置货物。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便携手摇双层升降平台/台桌,包括上层升降台面(I)、下层升降台面(19)、上移动导轨(2)、下移动导轨(3)、上滚轮(4)、下滚轮(5)、上层内剪叉臂(6-1)、下层内剪叉臂(6-2)、上层外剪叉臂(7-1)、下层外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手摇双层升降平台/台桌,包括上层升降台面(1)、下层升降台面(19)、上移动导轨(2)、下移动导轨(3)、上滚轮(4)、下滚轮(5)、上层内剪叉臂(6‑1)、下层内剪叉臂(6‑2)、上层外剪叉臂(7‑1)、下层外剪叉臂(7‑2)、驱动螺杆(8)、摇柄(9)、底座(11)、前螺母定位杆(12)和后螺母定位杆(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升降台面(1)为一平面板,通过2个第一转动销(15‑1)和2个上滚轮(4),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上层内剪叉臂(6‑1)和上层外剪叉臂(7‑1)连接,并安装于装置顶面;所述下层升降台面(19)为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开槽(20)的平面板,置于四个滚动轴承(18)之上;所述上移动导轨(2)为两根,固定于上层升降台面(1)下部的两侧,下移动导轨(3)为两根,位于底座(11)的两侧,所述上移动导轨(2)和下移动导轨(3)相对设置;所述上层内剪叉臂(6‑1)为两根,上端通过第一转动销(15‑1)铰接在上层升降台面(1)的底面边缘,下端铰接在前螺母定位杆(12)的两端;所述下层内剪叉臂(6‑2)为两根,上端铰接于后螺母定位杆(13)的两端,下端通过下滚轮(5)安装在下移动导轨(3)中;所述上层外剪叉臂(7‑1)为两根,上端固定有上滚轮(4),并安装于上移动导轨(2)中,下端铰接于螺母定位杆(13)的两端;所述下层外剪叉臂(7‑2)为两根,上端铰接在前螺母定位杆(12)的两端,下端通过第三转动销(15‑3)铰接于底座(11)的两侧;所述上层内剪叉臂(6‑1)和上层外剪叉臂(7‑1)通过第二转动销(15‑2)连接成为上层X型剪叉结构,左右两侧的X型剪叉结构通过横向杆(21)连接;所述下层内剪叉臂(6‑2)和下层外剪叉臂(7‑2)通过第四转动销(15‑4)连接成为下层X型剪叉结构,左右两侧的X型剪叉结构通过横向杆(21)连接;所述驱动螺杆(8)的一端连接摇柄(9),另一端先后穿过后螺母定位杆(13)和前螺母定位杆(12),通过两个定位螺母(16)分别与前螺母定位杆(12)和后螺母定位杆(13)固定连接;所述摇柄(9)和后螺母定位杆(13)之间具有一滚珠轴承(10);所述底座(11)下部具有4个万向轮(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林范玉容范子兴
申请(专利权)人:武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