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包括一桶形过滤槽、一沉淀套管及一排渗管,所述桶形过滤槽的上方呈开口,其底部设有一中空部;所述沉淀套管的管体呈管筒状,设置在所述桶形过滤槽内部,所述沉淀套管的管壁四周设有渗透孔洞,其底部设有一中空部;所述排渗管为中空状管体,其管体下侧段穿过所述桶形过滤槽的中空部及所述沉淀套管的中空部,其管体上侧段设置在所述沉淀套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引导雨水或路面排放水到地层土壤中,长期使用能够发挥自然补注足够地下水到地层土壤的功能,可有效防止地层持续下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指一种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
技术介绍
地层土壤的颗粒间,原本是存有一些地下水分,这些饱满的地下水,长久以来平衡了土壤的压力,也避免造成地层下陷。但,过度抽取地下水时,土壤颗粒间的水分会被抽干消失不见,只剩下空气。而空气很容易被挤出去,这时候就会造成土壤收缩和形成地层下陷。另外,持续雨量时常造成暴雨而且引至地表径流,一旦发生全面性的表径流时,很容易造成土壤冲刷及引发泥石流等问题,如果能够持续将部分雨水迅速导入地下层时,往往也能够减少部分灾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包括一桶形过滤槽、一沉淀套管及一排渗管,所述桶形过滤槽的上方呈开口,其底部设有一中空部;所述沉淀套管的管体呈管筒状,设置在所述桶形过滤槽内部,所述沉淀套管的管壁四周设有渗透孔洞,其底部设有一中空部;所述排渗管为中空状管体,其管体下侧段穿过所述桶形过滤槽的中空部及所述沉淀套管的中空部,其管体上侧段设置在所述沉淀套管的内部。所述桶形过滤槽的内部与所述沉淀套管之间设有过滤材料。所述桶形过滤槽或所述沉淀套管,设有一封盖。所述排渗管的管体管壁四周,设有渗透孔洞。所述排渗管的管体外侧壁面,为平滑壁面或设有凹漕沟的壁面。所述排渗管的管体外侧壁面设有凹漕沟,所述凹漕沟内部设有渗透孔洞。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适用于引导雨水或路面排放水到地层土壤中,长期使用能够发挥自然补注足够地下水到地层土壤的功能,可有效防止地层持续下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止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止水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10,用于引导雨水或路面水分到地层土壤中,包括一桶形过滤槽20、一沉淀套管30及一排渗管40 ;还包括一封盖50,作为封闭桶形过滤槽20及/或沉淀套管30的封闭对象。所述沉淀套管30为管筒状构造,且设置在所述桶形过滤槽20的内部。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顶端保持开口,管体的管壁四周设有渗透孔洞31,管体底端密封形成底部,如图3所示,在所述底部设有一中空部32,供所述排渗管40穿过。当所述排渗管40穿过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底部之后,需将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上侧段固定在所述沉淀套管30的内部,使得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底部成为沉积淤泥的收集槽。所述桶形过滤槽20的上方保持开口,形成所述桶形过滤槽20的槽口,其内部供所述沉淀套管30设置其中,当所述沉淀套管30设置之后,再供如图3所示的过滤材料60 (例如用碎石)塞满其内部空间;所述桶形过滤槽20的底部,设有一中空部21,供所述排渗管40穿过。所述排渗管40为中空状管体,依所需排渗水的深浅决定其长度。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外侧壁面,可为平滑壁面或为设有凹漕沟41的壁面。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四周,设有渗透孔洞42,所述渗透孔洞42设于其管体外侧壁面的凹漕沟41内部,使得流进所述排渗管40的水流容易从所述渗透孔洞42流出及迅速渗入地层土壤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上侧段固定设置于所述沉淀套管30的内部,但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顶端需预留有空隙,距离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顶端一小段距离,例如距离3-lOcm,以防止沉积在所述沉淀套管30底部的淤泥久未清除而造成阻塞水流。如图2和图3所示,封闭在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上侧管口端的封盖50,为可被开启的封闭对象,开启之后,可以进行清洗所述沉淀套管30及所述排渗管40的淤泥,并且可以将沉积在所述沉淀套管30底部的淤泥清除干净,以永保整个排渗管40及沉淀套管30畅通无阻。如图3所示,安装本技术的水分入渗机构10时,先将本技术的桶形过滤槽20埋置在地层土壤70内,再依次将所述沉淀套管30设置在所述桶形过滤槽20内部,以及将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下侧段穿过桶形过滤槽20及所述沉淀套管30的底部,插进及深入地层土壤70内,直到排渗管40的管体顶端距离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顶端约3-lOcm为止;接着,使用封盖50将桶形过滤槽20及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顶端封闭,再倒入过滤材料60塞满所述桶形过滤槽20内部的空间。如图3所示,完成安装本技术的水分入渗机构10之后,对路面表层进行铺设步道砖80,并且在埋置本技术的水分入渗机构10的上方,预留一块可活动步道砖。将来需要清洗所述沉淀套管30及所述排渗管40的淤泥时,可以搬开所述可活动步道砖之后,再掀启所述封盖50,以方便进行清洗工作。完成上述所有施工过程后,一旦下雨或路面有排放水的时候,雨水或路面排放水将通过路面的步道砖80之间的间隙,而流入所述桶形过滤槽20,经过所述桶形过滤槽20的过滤材料60过滤后,再从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四周所设的渗透孔洞31流入,当雨水或路面排放水流入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内部后,除了淤泥会渐渐沉淀下来,且逐渐沉积在所述沉淀套管30的管体底部之外,雨水或路面排放水继续从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上侧段的管口端及其上侧段的管体四周所设的渗透孔洞42流入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内部,再顺着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下侧段的导引,最后从所述排渗管40的管体下侧段的管口端及其下侧段的管体四周所设的渗透孔洞42排泄出来,并且迅速渗入地层土壤70中,以达到补注地下水到地层土壤70的目的。因此,本技术的水分入渗机构10,适用于引导雨水或路面排放水到地层土壤70中,长期使用能够发挥自然补注足够地下水到地层土壤的功能,可有效防止地层持续下陷。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桶形过滤槽、一沉淀套管及一排渗管,所述桶形过滤槽的上方呈开口,其底部设有一中空部;所述沉淀套管的管体呈管筒状,设置在所述桶形过滤槽内部,所述沉淀套管的管壁四周设有渗透孔洞,其底部设有一中空部;所述排渗管为中空状管体,其管体下侧段穿过所述桶形过滤槽的中空部及所述沉淀套管的中空部,其管体上侧段设置在所述沉淀套管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形过滤槽的内部与所述沉淀套管之间设有过滤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形过滤槽或所述沉淀套管,设有一封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渗管的管体管壁四周,设有渗透孔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渗管的管体外侧壁面,为平滑壁面或设有凹漕沟的壁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渗管的管体外侧壁面设有凹漕沟,所述凹漕沟内部设有渗透孔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用水分入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桶形过滤槽、一沉淀套管及一排渗管,所述桶形过滤槽的上方呈开口,其底部设有一中空部;所述沉淀套管的管体呈管筒状,设置在所述桶形过滤槽内部,所述沉淀套管的管壁四周设有渗透孔洞,其底部设有一中空部;所述排渗管为中空状管体,其管体下侧段穿过所述桶形过滤槽的中空部及所述沉淀套管的中空部,其管体上侧段设置在所述沉淀套管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夏英,
申请(专利权)人:应夏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