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利用城镇、养殖场、农场的污水,秸秆为原料,通过多级厌氧发酵,利用内搅拌、保温、增温、自动报警器报警等装置,对罐体内的沼液进行搅拌、增温,大大提高沼液产沼的效率,同时又节约投资成本。为农场、养殖场、城镇住宅小区等就地取材,净化环境,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利用资源,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钢混结构,可设计大型、特大型的厌氧器。该厌氧罐组在原生产的基础上,除去了容纳溢流物的溢流罐。将单一的罐体生产,改变为组合方式,形成一个生产流程。提高沼液生产效率和产气量。厌氧罐组和提纯塔组、发电机组、压力泵和燃气锅炉组合在一起,可以互补。发挥节约原料、提高效率、保护环境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二,
技术介绍
根据本人多年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继而深入研究总结,进行优化组合。三,专利技术的内容该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利用城镇、养殖场、农场的污水,秸秆为原料,通过多级厌氧发酵,利用内搅拌、保温、增温、自动报警器报警等装置,对罐体内的沼液进行搅拌、增温,大大提高沼液产沼的效率,同时又节约投资成本。为农场、养殖场、城镇住宅小区等就地取材,净化环境,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利用资源,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钢混结构,可设计大型、特大型的厌氧器。该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由厌氧罐组合、提纯塔、厌氧罐增温系统、发电机组四大部分组成。厌氧罐的建筑材料为塑料,结构为塑料加钢柱梁框架结构建造。厌氧罐组合,其特征在于,厌氧罐需密闭,分为主厌氧罐、副厌氧罐、排泄厌氧罐等组成;每个厌氧罐体为圆柱体,顶部设计储气柜;侧面设计爬梯贯于上下。底座与地面接触处,自下而上依次设计为混凝土垫层或砖混垫层、木料垫层、混凝土层。厌氧罐也可设计为其他柱体、台体、椎体、球体、椭球体,以及其相互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罐体为钢混结构,即在双层罐体的外层,纵横设计钢结构承重架构,可设计大型、特大型的厌氧发电供气站。主厌氧罐为供料厌氧罐,底部设计有进、排料管道,布料器、密封门;上部一侧设计溢流管道通向副厌氧罐,为副厌氧罐供料。副厌氧罐设计一个或一个以上,位于主、排泄厌氧罐之间;其底部设计进料管道与主厌氧罐溢流管道相连,底部出料口设计防回流盖,厌氧罐底部设计排泄管道,密封门,上部一侧设计溢流管道与下一个副厌氧罐供料管道相连。排泄厌氧罐设计为最后一个厌氧罐,其进料口设计在厌氧罐上部,进料管道的出料口低于溢流管道顶部;位于厌氧罐内的溢流管道与厌氧罐壁成一定角度后下垂至底部;位于厌氧罐外的溢流管道,与厌氧罐壁成一定角度后下垂至与排泄管道的阀门外管道相连接并相连通。储气柜周围设计有环形人行道;储气柜上设计观察孔、沼气出口。储气柜与厌氧罐顶端相交之间,设计承重梁顶托盖板,盖板上设计孔洞为沼气通向储气柜的通道;盖板中央下方,悬连在承重梁上,设计一密封室,并设计封闭的将密封室与外部空间相连通的人行通道,;设计通风道与人行通道垂直并将密室与外部空间相连通;该人行通道廊壁上、密封室壁上,设计玻璃透明观察孔,可开闭;在密封室壁外墙面设计用于安装自动报警器的开闭门。各厌氧罐顶部中间设计密封室,密封室内设计动力装置,通过室底面与动力装置相连设计搅拌器。厌氧罐上部,设计溢流管道;在厌氧罐内部溢流管道,与厌氧罐壁成一定夹角。厌氧罐壁设计为双层壁;两层壁之间设计为增温层;最外层设计保温层。设计排泄管道系统与主、副、排泄厌氧罐相连通,各罐的沼液由排泄管道系统最终排入废沼液池中。设计提纯塔将厌氧罐内生产的沼气提纯,除去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其组成由搅拌塔、反应塔、分离塔、沉淀池等组成。沼气和石灰水溶液自搅拌塔底部一侧成一定角度高压进入搅拌塔内;自搅拌塔顶部通过导管从反应塔底部进入反应塔,然后自该反应塔顶部导管从下一个反应塔底部进入,依次循环;最后进入分离塔,将气体分类出来。气体自分离塔顶部排出,反应液自分离塔底部通过导流管排出沉淀池。沉淀池沉淀后的液体,添加部分反应化合物物后重新作为新反应液高压进入搅拌塔。分离塔顶端气体室设计为球形或其他几何形体,下部液体室设计为圆柱体或其他几何体;气体室和液体室相交处设计进排导管,进排导管口高度一致,进排流速一致;分离塔可设计若干,形成分离塔组。发电机组由热水箱、发动机和发电机组成。利用沼气作为动力燃料,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产生的热水循环到热水箱。设计燃气锅炉和压力泵,将发电机组热水箱内的水,压入燃气锅炉进行汽化;然后输送到厌氧罐增温夹层中,给厌氧罐提供热源。各厌氧罐底部设计冷凝水排泄管道,管道上分别设计开关阀,并与冷凝水排泄管道系统相连通。厌氧发电供气站,利用城镇、养殖场、农场的污水,秸秆为原料,通过多级厌氧发酵,利用内搅拌、保温、增温、自动报警器报警等装置,对罐体内的沼液进行搅拌、增温,生产沼气。内容简介1、厌氧罐体为圆柱体,增强抗压张力。双层罐体的最外层,垂直地面,竖向设计承重钢柱体,围绕柱体,横向设计连系横梁,不仅增加钢柱体的承重,同时增强罐体抗压张力。罐体底部设计进排料管道,该管道上设计有开关阀门。位于罐内的出料口,设计安装供料器,一方面防止回流,另一方面均匀布料。供料器弯曲的出料支管,促使新鲜料液整体均匀上升。上部料液从溢流管道流向副厌氧罐。副厌氧罐出料口设计防回流盖,进料时,防回流盖自动打开;停止供料时,防回流盖自动关闭。罐体分内外两层,外层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而成,增强承重能力,一侧设计有人行爬梯。内层设计为钢结构,钢结构内外涂有防护膜。钢结构不仅节省成本,而且易传热,提高生产效率。罐顶端设计储气柜,并设计环形人行通道。罐上部与储气柜接触处,设计一盖板,盖板的上设计圆形透气孔;盖板用以支撑储气膜因无气时塌陷,透气孔将罐内生产的沼气输送至罐顶储气柜中。储气柜上设计有输气管道,透明玻璃观察孔。输气管道将储气柜中的沼气外送,观察孔观察柜体内部情况。在罐顶圆形盖板的中央,由横梁作为承重梁,向下悬挂设计一密封室,该室密封,防止罐体内沼气向外泄露。然后横向设计一密闭人行通道,将该密封室内部与外界连通。横贯该密封室并与人行通道垂直,设计封闭通风道,将密封室内部和外界相连通。人行通道密闭,防止罐内沼气泄露,同时方便人进入该密室,进行安装维修机械;通风道一方面为密封室通风,另一方面为密封室采光,其封闭状态,为防止罐体内沼气向外泄露。在该密室内安装动力装置、及向下垂入沼液中的搅拌装置。该通道墙壁上设计玻璃透明观察孔,可开启;密封室壁上设计可开闭门,门外设计安装自动报警器。人进入密封室作业时,须经罐体外的爬梯进入灌顶环形走廊,然后由设在环形人行道开口的折梯进入该密封室。2、关闭密封门和排料管道阀门,打开进料管道阀门,将沼液用高压泵注入罐体内。当罐体内的料液达到生产要求体积时,报警罐开始报警,工作人员关闭进料阀门,停止供应料液。3、如需观察罐内的情况,可用手电照射密封室及人行通道上设计的可开启透明玻璃观察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由厌氧罐组合、提纯塔、厌氧罐增温系统、发电机组四大部分组成;厌氧罐的建筑材料为塑料,结构为塑料加钢柱梁框架结构建造。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由厌氧罐组合、提纯塔、厌氧
罐增温系统、发电机组四大部分组成;厌氧罐的建筑材料为塑料,结
构为塑料加钢柱梁框架结构建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
为:厌氧罐需密闭,分为主厌氧罐、副厌氧罐、排泄厌氧罐等组成;
每个厌氧罐体为圆柱体,顶部设计储气柜;侧面设计爬梯贯于上下;
底座与地面接触处,自下而上依次设计为混凝土垫层或砖混垫层、木
料垫层、混凝土层。罐体为钢混结构,即在双层罐体的外层,纵横设
计钢结构承重架构,可设计大型、特大型的厌氧发电供气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
为:厌氧罐也可设计为其他柱体、台体、椎体、球体、椭球体,以及
其相互组合而成的几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
为:主厌氧罐为供料厌氧罐,底部设计有进、排料管道,布料器、密
封门;上部一侧设计溢流管道通向副厌氧罐,为副厌氧罐供料;
副厌氧罐设计一个或一个以上,位于主、排泄厌氧罐之间;其底
部设计进料管道与主厌氧罐溢流管道相连,底部出料口设计防回流盖,
厌氧罐底部设计排泄管道,密封门,上部一侧设计溢流管道与下一个
副厌氧罐供料管道相连;
排泄厌氧罐设计为最后一个厌氧罐,其进料口设计在厌氧罐上部,
进料管道的出料口低于溢流管道顶部;位于厌氧罐内的溢流管道与厌
氧罐壁成一定角度后下垂至底部;位于厌氧罐外的溢流管道,与厌氧
罐壁成一定角度后下垂至与排泄管道的阀门外管道相连接并相连通;
各厌氧罐底部设计冷凝水排泄管道,管道上分别设计开关阀,并
与冷凝水排泄管道系统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
为:特设计排泄管道系统与主、副、排泄厌氧罐相连通,各罐的沼液
由排泄管道系统最终排入废沼液池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钢混结构厌氧发电供气站,其特征
为:厌氧罐顶部中间设计密封室,密封室内设计动力装置,通过室底
面与动力装置相连设计搅拌器;厌氧罐上部,设计溢流管道;在厌氧
罐内部溢流管道,与厌氧罐壁成一定夹角;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彪,
申请(专利权)人:朱永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