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通信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004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通信井,包括底壁和连接在底壁上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穿线孔,所述地埋式通信井由改性聚丙烯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聚丙烯塑料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聚丙烯100份,改性玻璃纤维10-15份,改性纳米碳管3-5份,无机填料10-15份,增韧剂5-8份,抗氧剂1-3份,分散剂0.5-1份,润滑剂1-2份,防霉剂1-3份,脱模剂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以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外观体积即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对井盖的可靠支撑,内部积水能方便地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井,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成型的地埋式通信井
技术介绍
在通信电缆光缆的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沿铺设路径在路面间隔构造井盖位于地面、井体埋设于地下的通信井。通信井主要用于在铺设线路中穿设线缆进行分线和用于日常线路管理。最初的通信井为采用砖块现场垒彻而成,因此存在施工周期长、人工成本高的不足。为了克服砖块结构的通信井的上述不足,设计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制件形式的通信井。在中国专利号为2011201163703、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2月14日、名称为“整体型预制钢筋硂通信井”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制形成的通信井。该预制成型的通信井包括井体和井盖,井体和井盖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井体的底壁开始有排水孔,连接电缆光缆的接线盒放置在井体内。现有的预制成型的通信井井体存在以下不足:为了保证所需要的强度和对井盖进行可靠支撑,壁厚必需制作得较厚,壁厚厚则重量重、同样的内空时外观尺寸大,重量重则搬运不便,外观尺寸大则需要挖较大的基坑以进行埋设、导致施工时的工作量大;当检修过程中发现井体内有积水时,井体内的积水难以全部抽出,从而导致检修作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通信井,能够以较轻的重量和较小 的外观体积即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对井盖的可靠支撑,内部积水能方便地排出,解决了现有的预制成型的一体式通信井井体所存在的重量重、外观体积大、内部积水不能够方便地排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式通信井,包括底壁和连接在底壁上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穿线孔,所述地埋式通信井由改性聚丙烯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聚丙烯塑料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聚丙烯100份,改性玻璃纤维10-15份,改性纳米碳管3-5份,无机填料10-15份,增韧剂5-8份,抗氧剂1-3份,分散剂0.5-1份,润滑剂1-2份,防霉剂1-3份,脱模剂0.5-1份。本专利技术通过改性玻璃纤维、改性纳米碳管配合增韧剂,对聚丙烯改性处理,能够大大提高聚丙烯的强度和韧性,保证本专利技术的通信井能够以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外观体积即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对井盖的可靠支撑。由于本专利技术通信井的使用环境在地下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因此,真菌侵蚀是威胁通信井寿命的重要因素,本专利技术在配方中加入防霉剂,以克服真菌侵蚀带来的威胁。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玻璃纤维浸入质量浓度为15-20%的硝酸溶液中,超声处理10-15min,然后将玻璃纤维在质量浓度为10%-20%硅烷偶联剂-无水乙醇溶液中浸渍15-30min,取出玻璃纤维,在40-50℃下真空干燥5-8h。通过将玻璃纤维浸入硝酸溶液溶液中处理,以除去玻纤表面的杂质并 使玻璃纤维表面粗造化增大比表面积,以提升与聚丙烯的结合强度。硅烷偶联剂-无水乙醇溶液改性玻璃纤维后,可以提升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的结合强度。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为:(1)将纳米碳管粉加入质量浓度30-50%的甲醇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得预混液,将预混液与酸溶液按照1:3-5的体积比混合,机械搅拌30-60min,过滤,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纳米碳管,然后在50-60℃下真空干燥2-4h得初级改性纳米碳管;通过将纳米碳管加入质量浓度30-50%的甲醇溶液中,能够使得纳米碳管分散均匀,这样利于后续的酸溶液氧化改性。酸溶液能够使得纳米碳管亲水性降低,亲油性增加,从而提高纳米碳管与聚丙烯的结合力,增加增强效果。(2)将初级改性纳米碳管加质量浓度为5-10%的硅烷偶联剂-无水乙醇溶液中,通氮气条件下,50-60℃下加热1-2小时,无水甲醇洗涤2-4次,60-70℃下真空干燥3-5h得改性纳米碳管。本专利技术采用改性纳米碳管,使碳管表面官能基化,以去除纳米碳管在聚丙烯基材中的团聚效应提升碳管分散性,同时在碳管表面产生出能与聚丙烯基材互相连结之共价键,使有机/无机两界面间形成强而有力的共价键结,当复合材料受到外力冲击时,能将冲击能量从强度较弱的聚丙烯基材转移到强度较强的碳管上,藉由碳管弹性形变或扭曲,进而将冲击能量消散掉,达到最佳的增韧补强效果。进而制出强度更高、轻薄的通信井。硅烷偶联剂分子在水解后产生硅醇基(Si-OH),而纳米碳管在初步改性后在其表面上带有羟基(-OH),硅醇基可与羟基(-OH)行缩合反应,脱去一个水分子后缩合在一起,使硅烷偶联剂与纳米碳管之间以共价键结强而有力的连结在一起,并赋予纳米碳管新的官能团,此官能团可进一步与聚丙烯反应,使纳米碳管与聚丙烯间也形成共价键结,当材料受外力冲击时,冲击力可从聚丙烯中藉由此共价键结将冲击力传递到机械性质优异的纳米碳管上,纳米碳管经由震动、摆动以及类似弹簧式的可回复性形变将外来冲击力消耗掉,如此的机构赋予整体材料对外应力消散的能力,使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明显上升。作为优选,所述酸溶液为质量浓度为2-3%的硝酸溶液与质量浓度为5-8%的磷酸溶液按照1:1-2体积比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无机填料选自炭黑、碳酸钙、高岭土、钛白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所述增韧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蜡,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聚氨酯丙烯酸酯是一种含有不饱和官能团的端丙烯酸酯的低聚物,和聚丙烯有良好的混溶性,均匀分散在聚丙烯中发挥增韧效果,PUA具有氨酯键,其特点是在高聚物分子间很容易形成氢键,在外力的作用下,氢键可分离而吸收外来的能量,当外力除去后可重新再形成氢键,如此氢键裂开,再重新形成,为一可逆重复,使得聚丙烯兼有聚氨酯的柔韧性、高耐磨性、耐候性、 优良的低温性能和高撕裂强度。作为优选,所述侧壁的上端设有环绕在侧壁外表面上的支撑环,所述底壁内表面设有水泵容置坑,所述侧壁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部加强筋。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埋设在路面的路基中,然后将井盖直接或间接搁置在支撑环上,通信管道对接在穿线孔中。当排除内部积水时,将水泵放在水泵容置坑中进行抽水,使得水泵的进水口能够低于底壁的内表面,从而使得井体内的水能够方便地被充分排出,最后残余在水泵容置坑中的水不会影响井内作业。通过设置加强筋、且加强筋沿上下方向延伸并结合用塑料制作,使得侧壁壁厚较薄时也能够具有所需要的强度,整体重量较小且外观体积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实现了井体的轻量化。搬运时方便性和施工时所需要的工期短、工程量小。作为优选,所述底壁的内表面设有长条形凹槽,所述底壁的外表面对应所述凹槽的部位设有长条形凸起,所述凹槽为弧形槽,所述凹槽的圆心角为120°-160°。能够以较薄的壁厚满足强度需求,起到降低重量和材料耗用量的作用。凹槽的圆心角为120°-160°,对井体内部进行清洁时,凹槽内的异物能够方便地被清扫掉。作为优选,所述侧壁的开口面积从上向下逐渐变小。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等的碾压时,侧壁会产生向外散开而挤压路基的力,使得路基能够更为有效地对侧壁进行支撑,从而使得侧壁不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埋式通信井,包括底壁和连接在底壁上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穿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通信井由改性聚丙烯塑料一体注塑成型,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聚丙烯塑料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聚丙烯100份,改性玻璃纤维10‑15份,改性纳米碳管3‑5份,无机填料10‑15份,增韧剂5‑8份,抗氧剂1‑3份,分散剂0.5‑1份,润滑剂1‑2份,防霉剂1‑3份,脱模剂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通信井,包括底壁和连接在底壁上的侧壁,所述侧壁设有穿
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通信井由改性聚丙烯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聚丙烯塑料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
聚丙烯100份,改性玻璃纤维10-15份,改性纳米碳管3-5份,无机填料
10-15份,增韧剂5-8份,抗氧剂1-3份,分散剂0.5-1份,润滑剂1-2份,
防霉剂1-3份,脱模剂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通信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璃
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玻璃纤维浸入质量浓度为15-20%的硝酸溶液中,超
声处理10-15min,然后将玻璃纤维在质量浓度为10%-20%硅烷偶联剂-无水
乙醇溶液中浸渍15-30min,取出玻璃纤维,在40-50℃下真空干燥5-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通信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
碳管的制备方法为:
(1)将纳米碳管粉加入质量浓度30-50%的甲醇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得预
混液,将预混液与酸溶液按照1:3-5的体积比混合,机械搅拌30-60min,
过滤,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纳米碳管,然后在50-60℃下真空干燥2-4h
得初级改性纳米碳管;
(2)将初级改性纳米碳管加质量浓度为5-10%的硅烷偶联剂-无水乙醇溶
液中,通氮气条件下,50-60℃下加热1-2小时,无水甲醇洗涤2-4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邦德光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