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液压岩土铣挖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1910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液压岩土铣挖设备及方法,采用带有移土装置的铣挖设备进行挖掘,该方法将隧道作业面分为依次进行的六个作业区。铣挖设备包括液压挖掘机体、铣挖头和铣挖移动臂,在铣挖头后端的铣挖移动臂上设有移土装置,所述的移土装置包括承土斗、承重臂、调节液压器、斗液压器和连接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保证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施工资源和成本低,易施工,建设速度快,安全风险小和施工质量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液压岩土铣挖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公路及铁路隧道开挖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是机械开挖法和爆破法,即采用挖掘机开挖和用人工凿炮眼用爆破的方法完成;这两种方法虽然是最为常用的,但却存在较大的安全和质量隐患。机械开挖多用在隧道的围岩较松软的地质施工区域。施工时,通常先用挖掘机将围岩挖下,而后退出作业面,停靠在隧道的侧壁下,装载机进入开始出渣,出渣结束后马上对隧洞壁进行支护结构的安装、喷射混凝土工序,然后进行下一个施工循环。但是挖掘机的作业(如风镐式)对围岩的扰动比较大,易造成塌方和超挖,会使闭合面形成慢,成本投入增加,延误了施工工期。遇到石质较为坚硬的地质则用爆破法。爆破法对人员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但两种方法均容易造成隧道开挖的控制偏差。特别是,施工所在地属于剥蚀丘陵山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节理发育,裂隙较多,大量红土夹浮石、孤石、分层较多,土石交接夹泥、黑色泥岩不规律分布,对岩体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中低硬度的围岩层,上述两种方法难于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液压岩土铣挖设备及方法,能够有效地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保证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施工资源和成本低,易施工,建设速度快,安全风险小和施工质量高的优点。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采用铣挖设备进行开挖,该方法将隧道作业面分为依次进行的六个作业区,包括如下步骤;(1)隧道的超前支护,制备直径50mm壁厚5mm的导管,每根导管长4.5m,其一端部制成锥形,采用YT28风枪进行钻孔,并推送导管,纵向各孔交错呈梅花形布置,纵向间距15cm,沿开挖轮廓线布置,环向间距35cm,角度控制在10°~30°,每环搭接长度1.5m,导管安装完毕后对每根导管进行注浆施工,每根导管尾部与对应部的钢拱架焊接;(2)上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上导左侧作业区将隧道预留变形量调整为80cm,按照测量放样点采用铣挖设备进行开挖,减少震动对围岩的扰动,上导台阶长度控制在3~5m的距离,而后进行上导左侧初期支护,上导左侧初期支护的钢拱架采用I22b工字钢,按照实际开挖轮廓线预留变形量80cm制作,洞外分节制作,洞内拼装,根据围岩及沉降情况适时调整拱架间距50~60cm,每节钢拱架之间采用4颗M20高强螺栓进行连接,确保连接板连接紧密,螺栓无松动,每榀钢拱架之间采用直径22mm螺纹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采用直径8mm双层钢筋网网片,内外双层,交替布置,网片中的网格尺寸15cm×15cm,每榀拱架的拱脚施做两根直径50mm壁厚5mm锁脚导管,采用L型钢筋焊接牢固,并施做系统锚杆,喷射28cm厚C25钢纤维早强混凝土,形成上导左侧初期支护;(3)中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中导左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上导左侧初期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中导左侧初期支护,中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上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4)上导右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中导左侧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上导右侧作业区的挖掘施工,上导右侧作业区的初期支护左侧端与上导左侧作业区的初期支护右侧端连成一体,且初期支护施工与上导左侧作业区施工相同;(5)下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下导左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上导右侧初期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下导左侧初期支护,下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中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6)中导右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中导右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下导左侧初期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中导右侧初期支护,中导右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上导右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7)下导右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下导右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中导右侧初期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下导右侧初期支护,下导右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中导右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8)仰拱的初期支护,仰拱的初期支护的钢拱架的两端与下导右侧初期支护和下导左侧初期支护的钢拱架下端进行闭合连接,仰拱的钢拱架采用I22b工字钢,并喷射28cm厚C25钢纤维混凝土。所述的隧道的超前支护沿开挖轮廓线布置。所述的铣挖设备带有移土装置。一种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铣挖设备,包括液压挖掘机体、铣挖头和铣挖移动臂,其中:在铣挖头后端的铣挖移动臂上设有移土装置,所述的移土装置包括,承土斗、承重臂、调节液压器、斗液压器和连接座,连接座的上端设有与铣挖移动臂连接固定的螺栓孔,连接座下部的两外侧面上凸设有一个固定轴,两个承重臂的后部设有平滑槽且通过该平滑槽与对应侧的固定轴轴接,两个承重臂的前端通各自的轴栓与位于承土斗下端两侧的底栓座轴接,两个承重臂的下端各设有一个调节液压器,调节液压器体的后端通过各自的轴螺栓与位于连接座下端两侧面轴接,各调节液压器的液压杆前端分别与同一侧的承重臂前部下侧轴接,各承重臂前部上侧设有轴杆座,轴杆的两端轴设在轴杆座上,轴杆的中部固接导杆的中部,导杆的上端通过轴栓与斗液压杆的前端轴接,斗液压器体的后端通过轴栓与连接座的下端中部轴接,导杆的下端通过轴栓与连杆的一端轴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栓与位于承土斗后侧上端中部的接座轴接。所述的连接座呈U形。所述的位于调节液压器的轴心线与同侧的承重臂轴心线呈V字形交叉。上述铣挖设备和方法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保证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施工资源和成本低,易施工,建设速度快,安全风险小和施工质量高的优点。在京新高速集呼土建二标的金盆湾隧道施工中,该隧道全线设计为V级围岩,单向三车道五心圆曲墙形断面,隧道开挖高度为12.31米,开挖宽度为17.093米,隧道左线长3310m,右线长3375m,为分离式三车道特长公路隧道。隧址区属于剥蚀丘陵山地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在隧道轴线范围内存在很多大小不一、挖掘时间不同的经过废渣回填的淘金坑,在右线初期施工过程中用传统的方法和机械施工,围岩出现大面积的塌方冒顶等多种灾害,人员伤亡大,费工费力,质量差,效率低,返工率高,施工成本预计超预算近3倍,且施工速度慢,不能按计划完工。变更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铣挖设备进行施工,建筑施工成本较预算的施工成本降低10%,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建设速度快,较预计的完工时间提前20%,易施工和安全风险小,可杜绝人员伤亡,确保施工安全,降低施工难度,省工省力,质量好达到优级标准,效率高,至今对隧道各项指标检测仍均为优级标准。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液压岩土铣挖设备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液压岩土铣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铣挖设备进行开挖,该方法将隧道作业面分为依次进行的六个作业区,包括如下步骤;(1)隧道的超前支护,制备直径50mm壁厚5mm的导管,每根导管长4.5m,其一端部制成锥形,采用YT28风枪进行钻孔,并推送导管,纵向各孔交错呈梅花形布置,纵向间距15cm,沿开挖轮廓线布置,环向间距35cm,角度控制在10°~30°,每环搭接长度1.5m,导管安装完毕后对每根导管进行注浆施工,每根导管尾部与对应部的钢拱架焊接;(2)上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上导左侧作业区将隧道预留变形量调整为80cm,按照测量放样点采用铣挖设备进行开挖,减少震动对围岩的扰动,上导台阶长度控制在3~5m的距离,而后进行上导左侧初期支护,上导左侧初期支护的钢拱架采用I22b工字钢,按照实际开挖轮廓线预留变形量80cm制作,洞外分节制作,洞内拼装,根据围岩及沉降情况适时调整拱架间距50~60cm,每节钢拱架之间采用4颗M20高强螺栓进行连接,确保连接板连接紧密,螺栓无松动,每榀钢拱架之间采用直径22mm螺纹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采用直径8mm双层钢筋网网片,内外双层,交替布置,网片中的网格尺寸15cm×15cm,每榀拱架的拱脚施做两根直径50mm壁厚5mm锁脚导管,采用L型钢筋焊接牢固,并施做系统锚杆,喷射28cm厚C25钢纤维早强混凝土,形成上导左侧初期支护;(3)中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中导左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上导左侧初期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中导左侧初期支护,中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上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4)上导右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中导左侧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即可开始上导右侧作业区的挖掘施工,上导右侧作业区的初期支护左侧端与上导左侧作业区的初期支护右侧端连成一体,且初期支护施工与上导左侧作业区施工相同;(5)下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下导左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上导右侧初期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下导左侧初期支护,下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中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6)中导右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中导右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下导左侧初期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中导右侧初期支护,中导右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上导右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7)下导右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下导右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中导右侧初期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下导右侧初期支护,下导右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中导右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8)仰拱的初期支护,仰拱的初期支护的钢拱架的两端与下导右侧初期支护和下导左侧初期支护的钢拱架下端进行闭合连接,仰拱的钢拱架采用I22b工字钢,并喷射28cm厚C25钢纤维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围岩隧道液压岩土铣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铣挖设备进
行开挖,该方法将隧道作业面分为依次进行的六个作业区,包括如下步骤;
(1)隧道的超前支护,制备直径50mm壁厚5mm的导管,每根导管长4.5m,其
一端部制成锥形,采用YT28风枪进行钻孔,并推送导管,纵向各孔交错呈梅花
形布置,纵向间距15cm,沿开挖轮廓线布置,环向间距35cm,角度控制在10°~
30°,每环搭接长度1.5m,导管安装完毕后对每根导管进行注浆施工,每根导
管尾部与对应部的钢拱架焊接;
(2)上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上导左侧作业区将隧道预留变形量调整
为80cm,按照测量放样点采用铣挖设备进行开挖,减少震动对围岩的扰动,上
导台阶长度控制在3~5m的距离,而后进行上导左侧初期支护,上导左侧初期支
护的钢拱架采用I22b工字钢,按照实际开挖轮廓线预留变形量80cm制作,洞外
分节制作,洞内拼装,根据围岩及沉降情况适时调整拱架间距50~60cm,每节
钢拱架之间采用4颗M20高强螺栓进行连接,确保连接板连接紧密,螺栓无松动,
每榀钢拱架之间采用直径22mm螺纹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采用直径8mm双层
钢筋网网片,内外双层,交替布置,网片中的网格尺寸15cm×15cm,每榀拱架
的拱脚施做两根直径50mm壁厚5mm锁脚导管,采用L型钢筋焊接牢固,并施做系
统锚杆,喷射28cm厚C25钢纤维早强混凝土,形成上导左侧初期支护;
(3)中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中导左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上导左侧初期
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中导左侧初期支护,中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上导左
侧初期支护的下端连成一体;
(4)上导右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中导左侧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即可开
始上导右侧作业区的挖掘施工,上导右侧作业区的初期支护左侧端与上导左侧
作业区的初期支护右侧端连成一体,且初期支护施工与上导左侧作业区施工相
同;
(5)下导左侧作业区及其初期支护,下导左侧作业区的开挖在上导右侧初期
支护后进行,而后进行下导左侧初期支护,下导左侧初期支护的上端与中导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保库薛春瑞王小龙肖海生刘世清董进勇李金雷何金宝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