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部消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1609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会阴部消肿装置,包括:基层,具有载置面和与该载置面相对的贴敷面,其中贴敷面至少边缘设有黏贴条;置药层,叠置于载置面,在该置药层与载置面相对的第一面上通过固定结构将药物固定在该第一面上;面层,覆盖于所述第一面,至少完全覆盖固定有药物的表面,用于辅助固定,采用亲水性纤维面料,用以直接与会阴部接触;以及膜层,覆膜于面层并包绕基层边缘后黏贴于所述黏贴条,用于置药层与空气的隔离。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置药,且不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会阴部护理治疗的装置。
技术介绍
妇科肿瘤手术后病人,由于清扫淋巴,导致淋巴回流障碍,或病人本身有低蛋白血症等问题,导致皮肤低垂、结缔组织疏松部位出现肿胀,尤以会阴部明显。另见于中国专利文献CN202069766U,初产妇分娩时,多数人要作会阴切开。有鉴于此,会阴部需要护理,以达到消炎消肿的效果。除了传统的会阴部消肿方式外,首先可见于中国专利文献CN202069766U,它公开了一种会阴护理贴,其护理贴的主体含有消肿药物,并用贴片将其贴附于人体肌肤上。该方案效果较好,然而,目前所使用的会阴部消肿药物主要是粉末状或者粒度较小的颗粒状药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护理贴主体上所含有的药物主要是采用包的形式内置,由于重力作用,不可避免的会使包装低处的药物较多,而高处的药物较少,甚至完全没有,形成“上无下多”的现象。另外,将贴片直接贴附于肌肤,并不能有效将护理贴固定,实际使用中,例如创口敷料的固定,一般都需要将胶布等连接部分绕过人体某个部位,形成圈状,才能够有效固定。单纯的贴片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圈状结构,固定比较困难,容易造成护理贴的脱落。在会阴部护理领域,未见颗粒物或者粉末有效固定的技术手段,在某些其他的领域,也仅仅存在例如采用简单的功能分区方式进行颗粒物的相对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为有利于颗粒物的填充,也仅仅是采用多个包装的形式,或者说形成多个功能分区的方式实现颗粒物的简单分区。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置药,且不容易脱落的会阴部消肿装置,以利于方便使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会阴部消肿装置,包括:基层,具有载置面和与该载置面相对的贴敷面,其中贴敷面至少边缘设有黏贴条;置药层,叠置于载置面,在该置药层与载置面相对的第一面上通过固定结构将药物固定在该第一面上;面层,覆盖于所述第一面,至少完全覆盖固定有药物的表面,用于辅助固定,采用亲水性纤维面料,用以直接与会阴部接触;以及膜层,覆膜于面层并包绕基层边缘后黏贴于所述黏贴条,用于置药层与空气的隔离。依据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层结构的片状体,它具有一个基层,其贴敷面上的黏贴条具有两个作用,其一用于膜层的固定,以利于置药层的保护,避免药物失效,另一个作用则是去掉膜层后,以其为粘结结构粘结在患者内裤上,使面层朝向会阴部,通过内裤的穿着实现对会阴部的作用,不容易发生脱落,另外,由于黏贴条贴附于内裤上,从而消除胶黏剂对皮肤的不良影响。另外,通过固定结构将药物固定,再辅助面层的辅助固定,使药物相对均匀的配置在置药层上,降低重力的影响。上述会阴部消肿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生长脊,交错地预设在第一面上,形成网格结构而具有复数个网格单元;第一发泡层,在生长脊上第一次发泡,以网格单元为基体形成凹槽,用于放入药芯;第二发泡层,在凹槽上进行第二次发泡,使凹槽处于为发泡料封闭的状态,或者留有一出口于该结构的固定结构,能够对药物进行可靠的限位,从而保持药物分布的相对均匀性。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生长脊通过印刷工艺形成在第一面,而具有单向生长特性,工艺简单,且能够满足发泡工艺中发泡料的生长。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层的厚度为第二发泡层厚度的2~3倍,可以有效的控制置药量。所述网格为矩形网格,所使用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为通过纤维线将置药层与面层连接而在置药层与面层间所形成的置药间隙;其中,纤维线按照正交的路线走线,形成若干个置药单元;于该种实施例中,通过纤维的牵拉作用,使层间间隙得以保持,用以抵消重力的影响,使药物分布相对均匀。使用状态下位置较低的置药间隙部分比位置较高的置药间隙部分窄,以更好的抵消重力作用,满足药物分布的相对均匀。为了获得较好的置药效果,在第一面上围绕设有固定结构的部分预设有预制边,而形成槽型结构。所述贴敷面为矩形凹槽结构,其中槽底为基准面,四边构成用于黏贴条固定的固定面,使置药部位不会过紧的压紧会阴部,具备一定得透气性,佩戴相对舒适。该会阴部消肿装置的总厚度为3mm~5mm,减少对舒适度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会阴部消肿装置的分解结构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相应于图1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依据一个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示意图。图4为依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层,2.置药层,3.面层,4.膜层,11.载置面,12.贴敷面,13.胶条,21.生长脊,22.预制边,23.连接边,24.药芯,25.第二次发泡层,26.第一次发泡层,27.本体,28.纤维线,41.膜片,42.黏贴边。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4所示的会阴部消肿装置,它整体上是一个片状体,图1和图2表示出了其分解结构,表示为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片状体,因而其基础构成主要是结构层。图中上面在使用中朝向会阴部,自然图中所示的膜层4在使用时要去除,直接与人体接触的是面层3。而基层1所在的一面可以理解为背面,所设置的胶条13可以叫做背胶,从而在使用时将其贴在内裤上,使用非常方便,不仅不容易脱落,而且胶条13也不会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基于上述考虑,图示的会阴部消肿装置的基本结构包括构成和配合:首先是图1中位于最下面的基层1,基层1作为载置结构层,其用料选择相对比较广泛,推荐使用纸质材料,可以单独使用,同时在一些应用中,还可以在纸质材料上做淋膜处理,形成一个不透气也不透水的保护膜,在本方案中,并不要求该消肿装置与会阴部紧密贴合,主要通过内裤的穿戴实现与会阴部的结合,因而,即便是基层1不透气,舒适性也不会太差。另外,会阴部面积相对较小,人体局部的覆盖对整体的体感影响不会太大。且贴合不太紧密的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透气作用。在一些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具有一定透气作用的基层1,例如棉麻材料的布料,成本相对较高,也具备一定的透气性,但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会产生一定量的浪费。关于基层,还可以选择无纺布,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由于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因而无纺布的使用也不会影响皮肤的舒适度。并且其也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但透气性并不是特别好,在产生少许透气性的同时,对药效影响较小。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由于其主要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生产原料,鼻中仅为0.9,是棉花的五分之三,蓬松性非常好,即便是与皮肤接触,手感也不差。基层具有载置面11和与该载置面11相对的贴敷面12,其中贴敷面12至少边缘设有黏贴条,例如图2中所示的胶条13,这样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会阴部消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会阴部消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具有载置面(11)和与该载置面(11)相对的贴敷面(12),其中贴敷面(12)至少边缘设有黏贴条;置药层(2),叠置于载置面(11),在该置药层(2)与载置面(11)相对的第一面上通过固定结构将药物固定在该第一面上;面层(3),覆盖于所述第一面,至少完全覆盖固定有药物的表面,用于辅助固定,采用亲水性纤维面料,用以直接与会阴部接触;以及膜层(4),覆膜于面层并包绕基层(1)边缘后黏贴于所述黏贴条,用于置药层与空气的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会阴部消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层(1),具有载置面(11)和与该载置面(11)相对的贴敷面(12),其中贴敷面(12)至少边缘设有黏贴条;
置药层(2),叠置于载置面(11),在该置药层(2)与载置面(11)相对的第一面上通过固定结构将药物固定在该第一面上;
面层(3),覆盖于所述第一面,至少完全覆盖固定有药物的表面,用于辅助固定,采用亲水性纤维面料,用以直接与会阴部接触;以及
膜层(4),覆膜于面层并包绕基层(1)边缘后黏贴于所述黏贴条,用于置药层与空气的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阴部消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
生长脊(21),交错地预设在第一面上,形成网格结构而具有复数个网格单元;
第一发泡层(26),在生长脊(21)上第一次发泡,以网格单元为基体形成凹槽,用于放入药芯(24);
第二发泡层(25),在凹槽上进行第二次发泡,使凹槽处于为发泡料封闭的状态,或者留有一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阴部消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脊(21)通过印刷工艺形成在第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赵庆梅张敏胡淑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