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483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4:31
提供:动力单元(5),该动力单元由车身框架(11)支撑并可摆动;进气系统(54),该进气系统包括节气门体(543),该节气门体调节燃烧空气的量;进气管(544),该进气管连接节气门体(543)和进气口(601),从而允许燃烧空气在其中流动;和物品收容部(17),该物品收容部设置在动力单元(5)的上方,动力单元(5)的下侧由车身框架(11)支撑并可摆动,进气管(54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斜上侧与进气口(601)连通,燃料喷射装置(602)设置在气缸组件(51)和物品收容部(17)之间和在气缸组件(51)的气缸盖(512)的上表面上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踏板型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板型车辆。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板型车辆中的内燃引擎的进气系统的结构,该踏板型车辆具有内燃引擎和配置在内燃引擎上方的物品收容部。
技术介绍
现有踏板型车辆包括一种车辆,其具有由车身框架可摆动地支撑的摆动型动力单元和设置在动力单元上方的物品收容部。作为现有踏板型车辆的进气系统和动力单元的支撑结构,已知如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踏板型车辆中,动力单元经由一对左右防振连接装置由车身框架可摆动地支撑,该防振连接装置被设置在动力单元的上侧。入口管被设置成经过一对左右防振连接装置之间。进一步,燃料喷射装置(喷射器)被设置在位于入口管的上游侧的节气阀和引擎(动力单元)的进气阀之间且在由一对左右防振连接装置、物品收容部的底部分和引擎的上表面形成的区域内的位置。然而,该结构存在下列问题。在该结构中,进气系统的构件和装置被设置在动力单元的主体和物品收容部之间。因此,为了避免进气系统和物品收容部之间的干涉,向上凹陷的凹部需要形成在物品收容部的下表面上或需要升高物品收容部的位置。在物品收容部的下表面上形成凹部减小了物品收容部的容量。进一步,升高物品收容部的位置迫使升高设置在物品收容部的上侧的座位的位置。这样容易降低搁脚性能,以及降低驾驶舒适性和停车稳定性。进一步,在动力单元的上侧设置一对左右防振连接装置的结构可能导致进气系统与一对左右防振连接装置发生干涉。这样可能降低设计进气系统的自由度(进气系统的构件和装置的布置位置和方向的自由度)。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3765966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具有物品收容部和摆动型动力单元的踏板型车辆内,提高设计进气系统的自由度并且防止物品收容部的容量减小。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车身框架;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气缸组件的气缸盖,燃烧室形成在所述气缸组件中;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气缸组件中并与所述气缸组件形成为一体,作为向所述燃烧室供应燃烧空气的路径;和燃料喷射装置,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将燃料喷入所述进气口;所述动力单元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撑并可摆动;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节气门体和空气净化器,所述节气门体调节供应到所述进气口的所述燃烧空气的量;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节气门体和所述进气口,从而允许所述燃烧空气流动;和物品收容部,所述物品收容部设置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上方;其中:所述动力单元的下侧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撑并可摆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所述物品收容部的最下侧为大致水平,且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最上端相比配置于地面侧;所述进气口的上游端部分配置于所述物品收容部的底部的下方,且相对于车辆行驶方向配置于所述气缸盖的侧部的斜上方;所述进气管设置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向一侧偏离的位置,且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从所述气缸盖的侧部的斜上侧向所述进气口的上游端部分延伸设置而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并且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设置在所述气缸组件和所述物品收容部之间并且在所述气缸盖的上表面上的位置,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比所述进气管更靠近所述中心线,并且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所述燃料喷射装置与所述进气管重叠。车身框架包括一对左右本体管和支架,该一对左右本体管设置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该支架设置成横跨一对左右本体管延伸,物品收容部附接到该支架,并且从车辆的侧方观察,燃料喷射装置设置在低于连接支架的上表面和节气门体的最上端的直线的位置。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动力单元的下侧由车身框架支撑并可摆动。进气系统设置在动力单元上方。因此,进气系统不会干涉用于支撑引擎单元的结构,这样可以提高设计进气系统的自由度。设计进气系统的自由度的提高使进气系统的构件和装置可以安装在较低位置,因此可以防止或抑制进气系统和物品收容部之间发生干涉。因而,能够防止或抑制物品收容部的容量减小。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结构的左视图;图2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结构的右视图;图3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结构的左视图;图4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车身框架的结构的平面图;图5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和物品收容部的结构的外部立体图;图6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的结构的左视图;图7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的结构的平面图;图8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的气缸组件的上部的结构的外部立体图;图9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的气缸组件和进气系统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外部立体图;图10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的气缸组件和进气系统的一部分的结构的部分截面视图;图11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的气缸组件和进气系统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并且是从图10中箭头方向XI看的视图;图12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的气缸组件和进气系统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并且是从图11中箭头方向XII-XII看的视图;图13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和物品收容部的组装结构的前视图;图14是示意地显示动力单元和物品收容部的组装结构的左视图;图15是示意地显示在气缸组件和物品收容部的底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部分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以下实施方式中,踏板型摩托车1作为踏板型车辆的代表。在下文中,为了说明方便,“踏板型摩托车”有时简称为“摩托车”。进一步,摩托车1的方向以及摩托车1的构件等等基于驾驶摩托车1的驾驶员的方向。在附图中,必要时摩托车1的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右侧和左侧分别用箭头Fr、箭头Rr、箭头Tp、箭头Bt、箭头R和箭头L表示。首先,参考图1至图4描述摩托车1的整体结构。图1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的结构的左视图。图2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的结构的右视图。图3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的车身框架11的结构的左视图。图4是示意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的车身框架11的结构的平面图。如图1至图4所示,摩托车1具有车身框架11、转向装置13、动力单元5、后轮150、物品收容部17和各种车身盖。车身框架11包括转向头管111、主管112、一对左右本体管113、一对左右侧管114和框架桥115。这些部件由铁基金属、铝合金等制成。然后,这些部件通过焊接等整体地连结。整个转向头管111具有向后倾斜的管状结构,并且被设置在车身框架11的前部分的上侧。转向装置13的转向轴131被插入转向头管111。转向轴131由转向头管111可旋转地支撑。主管112被连接到转向头管111的后侧。主管112具有从转向头管111的后侧向后下方倾斜地延伸的部分(以下简称为前倾斜部分)和从前倾斜部分的下端部分朝向后侧实质上水平地延伸的部分(以下称为水平部分)。框架桥115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柱形部。框架桥115在纵向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被连结到主管112的后端部分。一对左右本体管113分别从框架桥115的左、右端部分的附近向后上方倾斜地延伸。一对左右本体管113在它们的左右方向上的前端部分和中间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分离预定距离,并且在它们的后端部分彼此联接。因此,在俯视图中(特别参见图4),在车身框架11的后部分,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踏板型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板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含:车身框架;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气缸组件,燃烧室形成在所述气缸组件中;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气缸组件中并与所述气缸组件形成为一体,作为向所述燃烧室供应燃烧空气的路径;和燃料喷射装置,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将燃料喷入所述进气口;所述动力单元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撑并可摆动;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节气门体,所述节气门体调节供应到所述进气口的所述燃烧空气的量;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节气门体和所述进气口,从而允许所述燃烧空气流动;和物品收容部,所述物品收容部设置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上方;其中:所述动力单元的下侧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撑并可摆动;所述进气管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斜上侧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并且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设置在所述气缸组件和所述物品收容部之间并且在所述气缸组件的气缸盖的上表面上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9.06 JP 2012-1963671.一种踏板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含:车身框架;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气缸组件的气缸盖,燃烧室形成在所述气缸组件中;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形成在所述气缸组件中并与所述气缸组件形成为一体,作为向所述燃烧室供应燃烧空气的路径;和燃料喷射装置,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将燃料喷入所述进气口;所述动力单元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撑并可摆动;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节气门体和空气净化器,所述节气门体调节供应到所述进气口的所述燃烧空气的量;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节气门体和所述进气口,从而允许所述燃烧空气流动;和物品收容部,所述物品收容部设置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上方;其中:所述动力单元的下侧由所述车身框架支撑并可摆动;从车辆的侧方观察,所述物品收容部的最下侧为大致水平,且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最上端相比配置于地面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口卓也福井章仁大桥淳志村松刚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