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雨刷器,包括雨刷部件和雨刷连接部件,所述雨刷部件包括加压盖、弹片和胶条,所述雨刷部件还包括塑胶背板,该背板上方设有嵌装所述弹片的第一嵌槽、下方设有嵌装所述胶条的第二嵌槽,背板两侧边设有凸缘,而在所述加压盖下方设有与背板凸缘相适配的第三嵌槽。所述凸缘向上弯折呈钩状。由于该雨刷器采用了塑胶背板,弹片和胶条都可以嵌装在背板上,而背板可以嵌装在加压盖上,省略了胶条弹片和翅脚,安装更为简便,弹片也减少用于翅脚安装的安装孔,加工更为简单。(*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雨刷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雨刷器一般由雨刷部件和雨刷器连接部件组成,而雨刷部件由加压盖、弹片、翅脚、胶条弹片和胶条依次装配而成,这种结构是通过将翅脚固定在弹片上,再将胶条弹片和胶条安装在翅脚上实现胶条的安装固定,其需要两条弹片,而且弹片上还要开设固定翅脚的孔,制造工艺复杂,安装麻烦,需用材料也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雨刷部件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简便的车用雨刷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雨刷器,包括雨刷部件和雨刷连接部件,所述雨刷部件包括加压盖、弹片和胶条,所述雨刷部件还包括塑胶背板,该背板上方设有嵌装所述弹片的第一嵌槽、下方设有嵌装所述胶条的第二嵌槽,背板两侧边设有凸缘,而在所述加压盖下方设有与背板凸缘相适配的第三嵌槽。所述凸缘向上弯折呈钩状。所述雨刷部件由刷头架、刷头、刷头外套和刷头盖构成;在所述刷头架两侧上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转轴、下方两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刷头盖由呈弧形的盖板和沿盖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构成,在侧壁后端设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卡孔,侧壁前端内侧设有卡扣;所述刷头设在刷头架的内部,在刷头上设有连接两侧壁的半环形套管和沿水平方向向后延伸的摇臂导向平台,在两侧壁设有与所述半环形套管对应的开口,所述半环形套管装卡于所述转轴,在刷头前端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凸起的凸块;所述刷头外套套在所述刷头架外侧,在刷头外套两侧壁的内侧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凸起,刷头外套前端内收,该内收端外壁设有容纳刷头盖卡扣的卡槽。所述刷头盖仅在一侧设有后端侧壁。所述刷头架底面设有中心孔并沿中心孔向下延伸一环状凸缘,而在所述弹片中间也设有与所述环状凸缘适配的孔,所述弹片套在所述环状凸缘上并由环状凸缘外翻固定,在刷头架底面两侧设有与所述弹片宽度对应的向下伸出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由固定槽部位冲压并下翻形成。由于本技术的雨刷器采用了塑胶背板,弹片和胶条都可以嵌装在背板上,而背板可以嵌装在加压盖上,省略了胶条弹片和翅脚,安装更为简便,弹片也减少用于翅脚安装的安装孔,加工更为简单,而背板可以采用挤压成型,其加工工艺简单。背板凸缘向上弯折呈钩状,可以钩住加压盖,背板不用粘合,在使用过程中也能保证背板不会脱落,安全可靠。刷头盖铰接在中间转轴可以减少用料,节省材料,而刷头盖设有的卡扣和刷头外套设有的卡槽可以保证刷头盖扣合可靠,使用中不会自行弹开。刷头盖仅在一侧设有后端侧壁另一侧可以用来安装摇臂,这样可以减少安装空间,雨刷连接件可以做得更小,既美观又节省材料。采用环状凸缘外翻来固定雨刷连接件和弹片,加工时直接铆固即可,不需要再用铆钉,既简化了工艺又节省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用雨刷器分解结构图。图2为雨刷部件装配截面图。图3为背板截面图。图4为刷头架与弹片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a为刷头盖透视图。图5b为图5a刷头盖前端剖视图。图6为刷头外套的透视图。图7为刷头的透视图。图8为刷头架的透视图。图中1.加压盖 2.弹片 3.胶条 4.背板 5.刷头架 6.刷头7.刷头外套 8.刷头盖 9.扣片11.第三嵌槽 21.弹片孔 41.第一嵌槽 42.第二嵌槽43.凸缘 51.转轴 52.固定槽 53.环状凸缘 54.定位块61.半环形套管 62.导向平台 63.凸块 64.开口71.凸起 72.卡槽 81.盖板 82.卡孔 83.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车用雨刷器,包括雨刷部件和雨刷连接部件,所述雨刷部件包括加压盖1、弹片2和胶条3,所述雨刷部件还包括塑胶背板4,该背板4上方设有嵌装所述弹片2的第一嵌槽41、下方设有嵌装所述胶条3的第二嵌槽42,背板3两侧边设有凸缘43,而在所述加压盖下方设有与背板凸缘相适配的第三嵌槽。所述凸缘43向上弯折呈钩状,见图3。雨刷部件组装后在两端套装扣片9固定。参见图1,所述雨刷部件由刷头架5、刷头6、刷头外套7和刷头盖8构成;如图8所示,在所述刷头架5两侧上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转轴51、下方两侧设有固定槽52;在图5a、图5b中,所述刷头盖8由呈弧形的盖板81和沿盖板81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构成,在侧壁后端设有与所述转轴51连接的卡孔82,侧壁前端内侧设有卡扣83;在图7中,所述刷头6设在刷头架5的内部,在刷头6上设有连接两侧壁的半环形套管61和沿水平方向向后延伸的摇臂导向平台62,在两侧壁设有与所述半环形套管61对应的开口64,所述半环形套管61装卡于所述转轴51,在刷头6前端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凸起的凸块63,该凸块63用于雨刷摇臂的定位;参见图6,所述刷头外套7套在所述刷头架5外侧,在刷头外套7两侧壁的内侧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槽52对应的凸起71,用于将刷头外套7固定在刷头架5上,刷头外套7前端内收,该内收端外壁设有容纳刷头盖卡扣83的卡槽72。如图5a所示,所述刷头盖8仅在一侧设有后端侧壁,便于从另一侧安装摇臂。参见图4,所述刷头架5底面设有中心孔并沿中心孔向下延伸一环状凸缘53,而在所述弹片2中间也设有与所述环状凸缘53适配的孔,所述弹片2套在所述环状凸缘53上并由环状凸缘53外翻固定,在刷头架5底面两侧设有与所述弹片5宽度对应的向下伸出的定位块54,在图4中定位块为四个。所述定位块54由固定槽52部位冲压并下翻形成。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改进或变型均属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雨刷器,包括雨刷部件和雨刷连接部件,所述雨刷部件包括加压盖、弹片和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部件还包括塑胶背板,该背板上方设有嵌装所述弹片的第一嵌槽、下方设有嵌装所述胶条的第二嵌槽,背板两侧边设有凸缘,而在所述加压盖下方设有与背板凸缘相适配的第三嵌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向上弯折呈钩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部件由刷头架、刷头、刷头外套和刷头盖构成;在所述刷头架两侧上部的中间位置设有转轴、下方两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刷头盖由呈弧形的盖板和沿盖板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构成,在侧壁后端设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卡孔,侧壁前端内侧设有卡扣;所述刷头设在刷头架的内部,在刷头上设有连接两侧壁的半环形套管和沿水平方向向后延伸的摇臂导向平台,在两侧壁设有与所述半环形套管对应的开口,所述半环形套管装卡于所述转轴,在刷头前端侧壁设置有向内侧凸起的凸块;所述刷头外套套在所述刷头架外侧,在刷头外套两侧壁的内侧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凸起,刷头外套前端内收,该内收端外壁设有容纳刷头盖卡扣的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盖仅在一侧设有后端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架底面设有中心孔并沿中心孔向下延伸一环状凸缘,而在所述弹片中间也设有与所述环状凸缘适配的孔,所述弹片套在所述环状凸缘上并由环状凸缘外翻固定,在刷头架底面两侧设有与所述弹片宽度对应的向下伸出的定位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雨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由固定槽部位冲压并下翻形成。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雨刷器,包括雨刷部件和雨刷连接部件,所述雨刷部件包括加压盖、弹片和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部件还包括塑胶背板,该背板上方设有嵌装所述弹片的第一嵌槽、下方设有嵌装所述胶条的第二嵌槽,背板两侧边设有凸缘,而在所述加压盖下方设有与背板凸缘相适配的第三嵌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兰,
申请(专利权)人:陈福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