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皮肤、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模拟皮肤上设置有拉链,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的模拟骨髓腔中插接设置有冲洗管和引流管,冲洗管外端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控制开关,输液管末端连接冲洗液袋,引流管外端通过引流软管连接引流袋,引流软管上设置有引流控制开关;所述的冲洗管和引流管插接在模拟骨髓腔内的部分均设置有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行讲解骨髓腔冲洗的置管部位、置管方法,演示冲洗引流的过程,在模型上练习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等。(*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髓腔冲洗弓I流模型。
技术介绍
骨髓腔冲洗是治疗骨关节疾病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应用范围很广,涉及到急性和慢性骨髓炎的骨髓腔冲洗。目前市场上没有直观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骨髓腔内置管引流,这一治疗装置结构相对复杂,在对医学院校学生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讲解冲洗装置、冲洗原理、冲洗方法、冲洗护理等。单纯靠语言讲解或画图讲解都难以描述骨髓腔内置管和冲洗引流情况,如果有此模型教具,在教学中结合教具讲解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皮肤、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模拟皮肤上设置有拉链,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的模拟骨髓腔中插接设置有冲洗管和引流管,冲洗管外端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控制开关,输液管末端连接冲洗液袋,引流管外端通过引流软管连接引流袋,引流软管上设置有引流控制开关;所述的冲洗管和引流管插接在模拟骨髓腔内的部分均设置有侧孔。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孔设置为多个。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管与输液管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与引流软管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袋替换为负压吸引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在教学中使用:1.结合此模型教具可以讲解骨髓腔冲洗的置管部位、置管方法;2.演示冲洗引流的过程,在模型上练习更换引流袋;3.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等(冲洗液颜色和性质可以调配成血性、脓性等);二、在临床使用:1.结合此模型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讲解骨髓腔冲洗对治疗的意义,让病人或家属理解此治疗的重要性;2.对置管患者讲解注意事项,避免活动时管道脱出等,病人只有理解了此治疗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配合治疗和护理;3.给住院医生培训时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模拟皮肤,2-模拟皮下组织,3-模拟骨骼,4-模拟骨髓腔,5-冲洗管,6-引流管,7-输液管,8-冲洗液袋,9-输液控制开关,10-引流软管,11-引流袋,12-引流控制开关,13-侧孔,14-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包括模拟皮肤1、模拟皮下组织2、模拟骨骼3和模拟骨髓腔4,模拟皮肤I上设置有拉链14,模拟皮下组织2、模拟骨骼3和模拟骨髓腔4均为透明材质;模拟骨髓腔4中插接设置有冲洗管5和引流管6,冲洗管5外端连接输液管7,输液管7上设置有输液控制开关9,通过输液控制开关9可以控制冲洗液流速,输液管7末端连接冲洗液袋8,引流管6外端通过引流软管10连接引流袋11,引流软管10上设置有引流控制开关12,引流控制开关可以控制引流流速;冲洗管5和引流管6插接在模拟骨髓腔4内的部分均设置有侧孔13,侧孔设置为多个,利于冲洗液进入和引流出去。本技术的冲洗管5与输液管7为可拆卸结构,引流管6与引流软管10也为可拆卸结构。可以将引流袋11替换为负压吸引装置,实现负压吸引方式引流。本技术的模拟皮肤上设有拉链,模拟皮肤可以自由拆卸,方便更换,拉开拉链后,(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均为透明材质)可以看到骨髓腔内置管部位,看到引流管和冲洗管的侧孔;打开输液控制开关和引流控制开关,可以看到冲洗液通过输液管流向模拟骨髓腔,然后液体通过引流管,流向引流袋,模拟骨髓腔的冲洗引流过程。本技术可以通过控制输液控制开关和引流控制开关的开关大小,控制冲洗速度,还可以在模型上练习更换引流袋的操作。本技术的冲洗管和引流管可以很方便从骨髓腔内取出和重新置入,输液管与冲洗管可拆卸、引流管与引流袋可拆卸;模拟皮肤上有拉链,模拟皮肤可以自由拆卸,方便更换,拉开拉链后,可以看到骨髓腔内置管部位,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均为透明材质,确保拉开拉链后看到引流管和冲洗管置管部位以及内部冲洗引流情况;引流管可以接负压吸引装置,通过负压引流;冲洗液颜色和性质可以调换,进而更真实的模拟引流过程。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所描述内容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皮肤、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模拟皮肤上设置有拉链,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的模拟骨髓腔中插接设置有冲洗管和引流管,冲洗管外端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控制开关,输液管末端连接冲洗液袋,引流管外端通过引流软管连接引流袋,引流软管上设置有引流控制开关;所述的冲洗管和引流管插接在模拟骨髓腔内的部分均设置有侧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孔设置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管与输液管为可拆卸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与引流软管为可拆卸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袋替换为负压吸引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皮肤、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模拟皮肤上设置有拉链,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的模拟骨髓腔中插接设置有冲洗管和引流管,冲洗管外端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控制开关,输液管末端连接冲洗液袋,引流管外端通过引流软管连接引流袋,引流软管上设置有引流控制开关;所述的冲洗管和引流管插接在模拟骨髓腔内的部分均设置有侧孔。本技术可以进行讲解骨髓腔冲洗的置管部位、置管方法,演示冲洗引流的过程,在模型上练习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等。【IPC分类】G09B23-28【公开号】CN204303243【申请号】CN201420808573【专利技术人】李光兰 【申请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骨髓腔冲洗引流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皮肤、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模拟皮肤上设置有拉链,模拟皮下组织、模拟骨骼和模拟骨髓腔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的模拟骨髓腔中插接设置有冲洗管和引流管,冲洗管外端连接输液管,输液管上设置有输液控制开关,输液管末端连接冲洗液袋,引流管外端通过引流软管连接引流袋,引流软管上设置有引流控制开关;所述的冲洗管和引流管插接在模拟骨髓腔内的部分均设置有侧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