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控制系统及充电电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9529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及充电电池,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电池充放电稳定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所述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能量转换装置,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相连的充放电控制器,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电池,设于所述电池表面、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电池表面、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加热装置。使用该充放电控制系统及充电电池,显著提高了电池充放电的稳定性,实施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放电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及充电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池充电是指,利用热能、太阳能、风能、机械能等给电池充电,以将热能、太阳能、风能、机械能等能量转换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电池充电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电力系统中,设计人经研宄发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段,电池充放电效率差距较大,电池充放电稳定性有待提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及充电电池,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池充放电稳定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能量转换装置,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相连的充放电控制器,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电池,设于所述电池表面、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电池表面、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加热装置。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每个所述电池表面均设有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装置。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能量转换装置为太阳能电池板。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两个,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池为胶体电池。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片,所述硅橡胶加热片贴附在所述胶体电池表面。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第五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串行接口电路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池,应用于充放电控制系统,所述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能量转换装置,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相连的充放电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所述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包括充电电池本体,所述充电电池本体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装置均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结合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充电电池为胶体电池,所述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片,所述硅橡胶加热片贴附在所述胶体电池表面。结合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串行接口电路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控制系统及充电电池,通过在电池表面设置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电池充放电温度的有效监测,通过在电池表面设置加热装置,实现了在电池充放电温度过低时,对电池的有效加热,使得电池能够在较佳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充放电,充分确保了电池充放电效率,有效提高了电池充放电的稳定性,对于高海拔高寒区域,尤为适用。进一步,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双电池冗余供电,有效确保了充放电的稳定性,且巧妙地选择胶体电池作为充放电电池,选择硅橡胶加热片作为加热装置,硅橡胶加热片可以紧密贴附在胶体电池表面,有效确保了加热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温度传感器和充放电控制器之间设串行接口电路,可以将并行数据字符转换为连续的串行数据流发送出去,同时可将接受的串行数据流转换为并行的数据字符进行传递,有效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实施例构思巧妙,实施方便,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的系统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温度传感器与充放电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充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为:能量转换装置100,充放电控制器101,电池102,温度传感器103,加热装置104 ;太阳能电池板200,胶体电池201,硅橡胶加热片202 ;串行接口电路300;充电电池本体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现有技术中,利用热能、太阳能、风能、机械能等给电池102充电,以将热能、太阳能、风能、机械能等能量转换为电能存储在电池102中给负载供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电力系统中,其中,太阳能充电绿色环保,适用范围较广,特别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经研宄发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段电池102充放电效率差距较大,进一步研宄发现,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一温度。设计人经多方研宄发现,电池102的最佳充放电温度是25°C左右,要提高电池102充放电效率必须给电池102提供一个最佳的温度环境,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即使日照强度很好,电池102也是无法充电的,因而,在高海拔高寒区域,即使日照强度较好,但由于温度较低,电池102充电效率较低,甚至很多时候无法充电。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能量转换装置100,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100相连的充放电控制器101,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101相连的电池102,设于所述电池102表面、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101相连的温度传感器103,设于所述电池102表面、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101相连的加热装置104。其中,能量转换装置100的选择有多种,只要能实现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即可,例如: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热-电转换装置、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机械-电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转换装置、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风-电转换装置等。考虑到太阳能为自然界中最为庞大的能量,高海拔地区的太阳能较强,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也较为绿色环保,因而,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太阳能电池板200作为能量转换装置100,根据实际需求,系统中的太阳能电池板200可设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每个太阳能电池板200分别与充放电控制器101相连。充放电控制器101是十分成熟的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放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转换装置,与所述能量转换装置相连的充放电控制器,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电池,设于所述电池表面、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电池表面、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相连的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宏连宝晶王辉林田鹏飞何忠宝和毅堂李剑泉杨启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公司怒江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