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文龙专利>正文

机器人可伸缩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377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可伸缩臂。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灵敏度不够,运转的空间范围小等技术问题。本机器人可伸缩臂,包括臂鞍座和机械臂,所述的臂鞍座上套接有中空的伸缩臂,在伸缩臂的外端设有所述机械臂,所述的臂鞍座与伸缩臂之间设有能带动伸缩臂沿着臂鞍座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臂鞍座与伸缩臂之间还设有轴向导向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灵敏度高,运转空间范围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可伸缩臂
技术介绍
机器人手臂被广泛运用到了机械生产的各个方面,而机器人手臂的操作灵敏度,可运转的空间范围都决定了该机器人手臂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的机器人手臂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小范围作业,在一定空间内进行简单的旋转。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机手,,包括机械手本体,所述机械手本体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用以发射光线,所述接收器用以接收光线,所述光线的光路处于机械手本体外围,所述接收器电连接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机械手本体的启停。上述机械手,在机械手本体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障碍物靠近机械手本体,遮挡或者反射发射器发射出的光线时,导致相应的接收器没有接收或者接收到上述光线,控制电路及时控制机械手启停动作,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碰撞,减少事故的发生。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操作灵敏度不够,运转的空间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灵敏度高,运转空间范围较大的机器人可伸缩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机器人可伸缩臂,包括臂鞍座和机械臂,所述的臂鞍座上套接有中空的伸缩臂,在伸缩臂的外端设有所述机械臂,所述的臂鞍座与伸缩臂之间设有能带动伸缩臂沿着臂鞍座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臂鞍座与伸缩臂之间还设有轴向导向机构。在上述的机器人可伸缩臂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传动丝杆,所述的传动丝杆与伸缩臂螺纹连接,所述的传动丝杆的一端与固定在臂鞍座内的驱动电机相连。在上述的机器人可伸缩臂中,所述的传动丝杆与臂鞍座之间设有轴承。在上述的机器人可伸缩臂中,所述的轴向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伸缩臂上且沿着伸缩臂轴向延伸的导向滑轨和设置在臂鞍座上且沿着臂鞍座轴向延伸的导向滑槽,所述的导向滑轨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在上述的机器人可伸缩臂中,所述的臂鞍座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板,所述的传动丝杆穿设在立板中,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立板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机器人可伸缩臂的优点在于:1、灵敏度高,利用驱动电机与传动丝杆带动伸缩臂;2、操作空间范围大,可伸缩,作业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臂鞍座1、机械臂2、伸缩臂3、驱动机构4、轴向导向机构5、传动丝杆6、驱动电机7、轴承8、导向滑轨9、导向滑槽10、立板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机器人可伸缩臂包括臂鞍座I和机械臂2,所述的臂鞍座I上套接有中空的伸缩臂3,在伸缩臂3的外端设有所述机械臂2,所述的臂鞍座I与伸缩臂3之间设有能带动伸缩臂3沿着臂鞍座I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传动丝杆6,所述的传动丝杆6与伸缩臂3螺纹连接,所述的传动丝杆6的一端与固定在臂鞍座I内的驱动电机7相连。臂鞍座I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板11,所述的传动丝杆6穿设在立板11中,所述的驱动电机7固定在立板11上。传动丝杆6与臂鞍座I之间设有轴承8。当驱动电机7启动时,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带动传动丝杆6旋转,与传动丝杆6螺纹连接的伸缩臂3随之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臂鞍座I与伸缩臂3之间还设有轴向导向机构5。轴向导向机构5包括设置在伸缩臂3上且沿着伸缩臂3轴向延伸的导向滑轨9和设置在臂鞍座I上且沿着臂鞍座I轴向延伸的导向滑槽10,所述的导向滑轨9与导向滑槽10滑动连接。所述的伸缩臂3沿着导向滑轨9移动,以防偏出臂鞍座I。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臂鞍座1、机械臂2、伸缩臂3、驱动机构4、轴向导向机构5、传动丝杆6、驱动电机7、轴承8、导向滑轨9、导向滑槽10、立板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机器人可伸缩臂,包括臂鞍座(I)和机械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臂鞍座(I)上套接有中空的伸缩臂(3),在伸缩臂(3)的外端设有所述机械臂(2),所述的臂鞍座(I)与伸缩臂(3)之间设有能带动伸缩臂(3)沿着臂鞍座(I)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的臂鞍座(I)与伸缩臂(3)之间还设有轴向导向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可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传动丝杆(6),所述的传动丝杆(6)与伸缩臂(3)螺纹连接,所述的传动丝杆(6)的一端与固定在臂鞍座(I)内的驱动电机(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可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丝杆(6)与臂鞍座(I)之间设有轴承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机器人可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导向机构(5)包括设置在伸缩臂(3)上且沿着伸缩臂(3)轴向延伸的导向滑轨(9)和设置在臂鞍座(I)上且沿着臂鞍座(I)轴向延伸的导向滑槽(10),所述的导向滑轨(9)与导向滑槽(10)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器人可伸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臂鞍座(I)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板(11),所述的传动丝杆(6)穿设在立板(11)中,所述的驱动电机(7)固定在立板(1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可伸缩臂。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灵敏度不够,运转的空间范围小等技术问题。本机器人可伸缩臂,包括臂鞍座和机械臂,所述的臂鞍座上套接有中空的伸缩臂,在伸缩臂的外端设有所述机械臂,所述的臂鞍座与伸缩臂之间设有能带动伸缩臂沿着臂鞍座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的臂鞍座与伸缩臂之间还设有轴向导向机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灵敏度高,运转空间范围较大。【IPC分类】B25J18-02【公开号】CN204295700【申请号】CN201420800061【专利技术人】魏文龙 【申请人】魏文龙【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可伸缩臂,包括臂鞍座(1)和机械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臂鞍座(1)上套接有中空的伸缩臂(3),在伸缩臂(3)的外端设有所述机械臂(2),所述的臂鞍座(1)与伸缩臂(3)之间设有能带动伸缩臂(3)沿着臂鞍座(1)轴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的臂鞍座(1)与伸缩臂(3)之间还设有轴向导向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魏文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