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修建东专利>正文

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991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8、二极管D1~D4和D6、稳压二极管D5、光耦合器U1、电容C1、电解电容C2和C3、保险管FU、双向可控硅BCR、微波感应器TX、集成IC1和灯L;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角度广等特点,解决了声控灯及手动开关灯的噪音影响和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射灯
,尤指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人体微波感应灯基于人体微波的自动控制,当有人进入开关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微波光谱的变化,开关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且在活动,开关持续导通;人离开后,开关延时自动关闭负载,人到灯亮,人离灯熄,亲切方便,安全节能。具有稳定好,抗干扰强等特点,广泛应用在要求较高的商业和工业等场合。是新一代的绿色节能照明灯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稳定好,抗干扰强的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l?R8、二极管Dl?D4和D6、稳压二极管D5、光耦合器U1、电容Cl、电解电容C2和C3、保险管FU、双向可控硅BCR、微波感应器TX、集成ICl和灯L ;二极管Dl?D4组成的整流桥的二极管D2和D4的接点分别通过电容Cl和电阻R2连接保险管FU、电阻R8和双向可控硅BCR的第一基极,电容Cl和电阻R2并联,保险管FU的另一端接电源的火线L端,双向可控硅BCR的第二基极接灯L,灯L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二极管Dl和D3的接点,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源的零线N端,二极管Dl和D2的接点分别连接电阻R3和R4、电解电容C2的正极端、集成ICl的14脚、微波感应器TX的电源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ICl的I脚和2脚、微波感应器TX的输出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ICl的6脚和电阻R5,集成ICl的3脚和5脚相连,其8脚分别连接12脚和13脚、电阻R6、电解电容C3的正极端和二极管D6的正极端,二极管D6的负极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集成ICl的4脚,集成ICl的10脚和11脚均通过,电阻R7接光耦合器Ul的2脚,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接光耦合器Ul的4脚,光耦合器Ul的6脚接电阻R8的另一端,光耦合器I的3脚、集成ICl的7脚、微波感应器TX的接地端、电解电容C2和C3的负极端、电阻R5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端均接二极管D3和D4的接点。本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接通电源,二极管Dl?D4组成的整流桥对电阻R2和电容Cl的阻容降压后交流电源整流和电解电容C2滤波后,经稳压二极管稳压,对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当人进入微波感应器TX探测区域内,人体的红外辐射微波经过部分光学透镜聚焦,并被微波感应器TX接收,经处理后产生输出信号,输入到集成ICl的I脚和2脚并由集成ICl的输出管脚10脚和11脚经电阻R7输出到光耦合器Ul的2脚,导通光耦合器Ul进而导通双向可控硅BCR的控制极,驱动双向可控硅BCR导通,进而点亮灯L。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角度广等特点,解决了声控灯及手动开关灯的噪音影响和不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所示,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l?R8、二极管Dl?D4和D6、稳压二极管D5、光耦合器U1、电容Cl、电解电容C2和C3、保险管FU、双向可控硅BCR、微波感应器TX、集成ICl和灯L ;二极管Dl?D4组成的整流桥的二极管D2和D4的接点分别通过电容Cl和电阻R2连接保险管FU、电阻R8和双向可控硅BCR的第一基极,电容Cl和电阻R2并联,保险管FU的另一端接电源的火线L端,双向可控硅BCR的第二基极接灯L,灯L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二极管Dl和D3的接点,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源的零线N端,二极管Dl和D2的接点分别连接电阻R3和R4、电解电容C2的正极端、集成ICl的14脚、微波感应器TX的电源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ICl的I脚和2脚、微波感应器TX的输出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ICl的6脚和电阻R5,集成ICl的3脚和5脚相连,其8脚分别连接12脚和13脚、电阻R6、电解电容C3的正极端和二极管D6的正极端,二极管D6的负极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集成ICl的4脚,集成ICl的10脚和11脚均通过,电阻R7接光耦合器Ul的2脚,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接光親合器Ul的4脚,光親合器Ul的6脚接电阻R8的另一端,光親合器I的3脚、集成ICl的?脚、微波感应器TX的接地端、电解电容C2和C3的负极端、电阻R5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端均接二极管D3和D4的接点。使用时,接通电源,二极管Dl?D4组成的整流桥对电阻R2和电容Cl的阻容降压后交流电源整流和电解电容C2滤波后,经稳压二极管稳压,对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当人进入微波感应器TX探测区域内,人体的红外辐射微波经过部分光学透镜聚焦,并被微波感应器TX接收,经处理后产生输出信号,输入到集成ICl的I脚和2脚并由集成ICl的输出管脚10脚和11脚经电阻R7输出到光耦合器Ul的2脚,导通光耦合器Ul进而导通双向可控硅BCR的控制极,驱动双向可控硅BCR导通,进而点亮灯L。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角度广等特点,解决了声控灯及手动开关灯的噪音影响和不便。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l?R8、二极管Dl?D4和D6、稳压二极管D5、光耦合器Ul、电容Cl、电解电容C2和C3、保险管FU、双向可控硅BCR、微波感应器TX、集成ICl和灯L ;二极管Dl?D4组成的整流桥的二极管D2和D4的接点分别通过电容Cl和电阻R2连接保险管FU、电阻R8和双向可控硅BCR的第一基极,电容Cl和电阻R2并联,保险管FU的另一端接电源的火线L端,双向可控硅BCR的第二基极接灯L,灯L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二极管Dl和D3的接点,电阻Rl的另一端接电源的零线N端,二极管Dl和D2的接点分别连接电阻R3和R4、电解电容C2的正极端、集成ICl的14脚、微波感应器TX的电源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ICl的I脚和2脚、微波感应器TX的输出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ICl的6脚和电阻R5,集成ICl的3脚和5脚相连,其8脚分别连接12脚和13脚、电阻R6、电解电容C3的正极端和二极管D6的正极端,二极管D6的负极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集成ICl的4脚,集成ICl的10脚和11脚均通过,电阻R7接光耦合器Ul的2脚,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接光耦合器Ul的4脚,光耦合器Ul的6脚接电阻R8的另一端,光耦合器I的3脚、集成ICl的7脚、微波感应器TX的接地端、电解电容C2和C3的负极端、电阻R5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端均接二极管D3和D4的接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8、二极管D1~D4和D6、稳压二极管D5、光耦合器U1、电容C1、电解电容C2和C3、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的人体微波感应灯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R8、二极管D1~D4和D6、稳压二极管D5、光耦合器U1、电容C1、电解电容C2和C3、保险管FU、双向可控硅BCR、微波感应器TX、集成IC1和灯L;二极管D1~D4组成的整流桥的二极管D2和D4的接点分别通过电容C1和电阻R2连接保险管FU、电阻R8和双向可控硅BCR的第一基极,电容C1和电阻R2并联,保险管FU的另一端接电源的火线L端,双向可控硅BCR的第二基极接灯L,灯L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1、二极管D1和D3的接点,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的零线N端,二极管D1和D2的接点分别连接电阻R3和R4、电解电容C2的正极端、集成IC1的14脚、微波感应器TX的电源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负极端,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IC1的1脚和2脚、微波感应器TX的输出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集成IC1的6脚和电阻R5,集成IC1的3脚和5脚相连,其8脚分别连接12脚和13脚、电阻R6、电解电容C3的正极端和二极管D6的正极端,二极管D6的负极端和电阻R6的另一端均连接集成IC1的4脚,集成IC1的10脚和11脚均通过,电阻R7接光耦合器U1的2脚,双向可控硅的控制极接光耦合器U1的4脚,光耦合器U1的6脚接电阻R8的另一端,光耦合器1的3脚、集成IC1的7脚、微波感应器TX的接地端、电解电容C2和C3的负极端、电阻R5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5的正极端均接二极管D3和D4的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修建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