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载具、多板离合器和制造板载具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845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板载具、多板离合器和制造板载具的工艺。用于多板离合器的板载具包括:具有第一周向面(7)和第二周向面(8)的环形构件(6);在环形构件(6)的第一周向面(7)中的装齿(9),其具有周向分布的齿(11)和间隙(12);在环形构件(6)的第二周向面(8)中的至少一个沟槽(14),其中所述沟槽(14)在环形构件(6)的周向部分中延伸,其中所述沟槽(14)和装齿(9)彼此相交,使得径向孔(16)被形成在沟槽(14)和齿隙(12)之间的相交区域中。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这种板载具的多板离合器以及制造这种板载具的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载具、多板离合器和制造板载具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摩擦板离合器、更具体地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的板载具,以及具有这种板载具的摩擦板离合器。摩擦板离合器适于在离合器输入部件和离合器输出部件之间传输扭矩或者可选地用于中断扭矩的传输。
技术介绍
从DE102011102748A1公知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双离合器。双离合器包括两个离合器,每个离合器均具有外板载具、内板载具和板组件。在板承载区域中,内板载具包括多个冷却流体孔,其从内周面延伸至外周面。冷却流体孔每个都终止于内板载具的齿之间并且被设置成以便相对于毗邻冷却流体孔轴向地且周向地偏移。在内周面设置有呈环形导油板形式的冷却流体引导元件。导油板包括多个细长槽,这些细长槽由横向腹板彼此间隔开。所述槽均设置在冷却流体孔的区域中。从对应于US2008/0142330A1的DE102007055151A1已知一种用于在制动力发生器和多级变速器之间传输扭矩的双多板离合器。双多板离合器包括外多板离合器和内多板离合器。外多板离合器的外板载具和内多板离合器的外板载具均包括带齿构件,其通过滚轧成形来制造。带齿构件被形成为使得在径向内侧上其包括内齿,并且在径向外侧上其包括外齿。外齿均包括孔。对应于US77007783B2的文献EP1422430A1还提出了一种双多板离合器。离合器的外板载具被设置成挤压和冲压板部件的形式并且包括基部和筒形部分。筒形部分在其径向内侧包括周向分布的交替的轴向沟槽和轴向腹板。轴向沟槽被设置用于确保外板的旋转固定接合的目的,并且包括居中地定位的孔,以允许液压油的径向流通。从对应于US8061497B2的DE102006031786A1已知多板离合器或多板制动器,其包括具有内板的内板载具和具有外板的外板载具。内板载具以及外板载具分别由多个部分形成并且包括基部部分和带齿部分,所述带齿部分包围所述基部部分并且所述板以可旋转固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带齿部分。基部部分和带齿部分设置有径向孔,所述径向孔彼此流体连接以允许流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多板离合器的板载具,其确保离合器在致动状况下的良好冷却以及在非致动情况下的良好去油,以便最小化拖拽力矩,所述板载具包括高静态和动态强度值并且可容易地且成本有效地被制造。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这种板载具的多板离合器,所述多板离合器虽然包括高强度值但是在断开状况下具有良好冷却属性和低拖拽力矩。此外,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造具有所述属性的这种板载具的简单且成本有效的工艺。该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多板离合器的板载具来实现的,所述板载具包括:具有第一周向面和第二周向面的环形构件;在所述环形构件的第一周向面中的装齿,所述装齿具有周向分布的齿和齿隙;在所述环形构件的第二周向面中的至少一个沟槽,其中所述沟槽至少在所述环形构件的周向部分上延伸;其中,所述沟槽和所述装齿彼此相交,使得沿所述沟槽的周向延伸,在所述环形构件中在所述沟槽与所述齿隙之间的相交区域中形成多个径向孔。优势在于,板载具确保冷却剂的通过多板离合器的良好流通,所述冷却剂可流经在圆周上分布的孔。所述板载具可设置成外板载具的形式,于是所述齿被设置在内周面,沟槽被设置在外周面;或者所述板载具可设置成内板载具的形式,因此所述齿被设置在外周面并且沟槽被设置在内周面。由此,周向面分别可以是板载具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相应表面沿周向方向延伸。更具体地,第一和/或第二周向面可以是筒形的,并且在该意义上也可被称为筒形表面。被设置成外板载具形式的板载具的具体优势在于,当离合器断开时,冷却剂可通过孔径向向外从该板组件容易地且快速地溢出。因此,可实现由外板和内板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引起的任何拖拽力矩的减少。除了冷却剂的优良流动特性,实现另一优势,在于板载具包括高静态和动态强度值以及容易且成本有效的制造条件。通过在与装齿径向相对的周向面中形成沟槽,可在一个制造阶段中制造多个孔。不需要镗出或冲出单个孔。冷却剂指代可用于冷却多板离合器或其部件的任何物质,例如冷却润滑剂或油。沟槽沿环形构件的内周面或外周面(更具体地,至少沿环形构件的包括多个齿隙的周向部段)在周向方向上延伸。齿隙是指每两个周向相邻的齿之间的空间,并且因此还可称为齿空间。如已经提及的,板载具可根据第一可能性被设置成外板载具的形式,在该情况下第二周向面构成环形构件的外表面,第一周向面构成环形构件的内表面,其中所述沟槽基部的最小半径小于齿的最大齿基半径。根据第二可能性,板载具可设置成内板载具的形式,其中第二周向面构成环形构件的内表面,第一周向面构成环形构件的外表面,其中此外,沟槽基部的最大半径大于齿的最小齿基半径。除非以其他方式声明,所有下文提及的实施例都适用于这两种可能性。更具体地,从第二周向面开始,沟槽包括沟槽深度;从第一周向面开始,齿隙包括在轴向毗邻该沟槽的截面平面中的齿隙深度,其中沟槽深度和齿空间深度之和大于第一周向面和第二周向面之间的径向厚度。因此可能实现沟槽和齿之间的几何重叠,由此确保以限定的几何尺寸来可靠地制造所述孔。由此,几何重叠意味着:装齿限定假想的第一中空空间并且沟槽限定假想的第二中空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中空空间在轴向图中包括形成径向孔的相交区域。第一和第二中空空间也可被称为腔。在原理上,至少一个沟槽可以任何数量和任何形状被提供,其可适于针对板载具的强度和流通能力的需求。为了实现高流通能力,可通过使用多个沟槽来提供大流通表面,更具体地,所述沟槽可在板载具的轴向长度上分布。如果高强度值更重要,那么可能在一个周向平面中可能使用多个沟槽,这些沟槽通过增强腹板彼此分开。具体地,可构想到下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提供仅一个沟槽,所述沟槽至少大致沿周向方向延伸。因此沟槽还可被称为周向沟槽。术语“至少大致沿周向方向”应当包括所述沟槽被设置在相对于板载具的纵向轴线垂直地延伸的平面中的可能性、或者所述沟槽包括相对于垂直平面来说包括沿轴向方向的梯度分量的至少一部分的可能性(即,略微螺旋状地成形)。在沟槽与相对于纵向方向垂直地延伸的平面之间的梯度角更具体地可以小于或等于20°。这适用于两种可能性,即不具有或具有轴向梯度的沟槽,该沟槽可以是周向有限的或者可以是连续地关闭的,即设置成环形沟槽的形式。在包括有限沟槽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沟槽被设置成以便周向分布,例如两个、三个或四个沟槽,其中在每两个周向毗邻的沟槽之间形成分离腹板。根据另一实施例,多个沟槽可沿板载具的宽度(轴向长度)设置,所述沟槽可被设置成以便彼此轴向间隔开。因此,每个沟槽在与齿之间的齿隙的相交区域中形成一排孔。沟槽可以均定位在径向平面中或者它们可以以具有相对于板载具的纵向轴线来说的轴向梯度分量的略微螺旋形的方式周向地延伸。为了良好油流特征,有利的是,每两个毗邻的螺旋形沟槽至少与局部部分彼此周向重叠。这优选地适用于所有实施例,该至少一个沟槽在截面图中包括倒圆凹槽,所述凹槽减少了部件中的应力,因此实现高强度值以及维护寿命的增加。孔的几何尺寸很大程度上由齿(分别装齿)的几何尺寸来确定。在周向方向上,径向孔由两个毗邻齿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界定。在侧向或轴向毗邻沟槽的区域中,发生在两个毗邻齿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道,离合器油能够通过所述通道轴向流动到相应孔。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多板离合器的板载具(2, 52),包括:具有第一周向面(7, 57)和第二周向面(8, 58)的环形构件(6, 56);在所述环形构件(6, 56)的第一周向面(7, 57)中的装齿(9, 59),所述装齿包括周向分布的齿(11, 61)和齿隙(12, 62);在所述环形构件(6, 56)的第二周向面(8, 58)中的至少一个沟槽(14, 64),其中所述沟槽(14, 64)至少在所述环形构件(6, 56)的周向部分上延伸;其中,所述沟槽(14, 64)和所述装齿(9, 59)彼此相交,使得沿所述沟槽的周向延伸,在所述环形构件(6, 56)中在所述沟槽(14, 64)与所述装齿(9, 59)的至少一些齿隙(12, 62)之间的相交区域中形成有多个径向孔(16, 66)。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28 DE 102013111877.11.一种用于具有板组件的多板离合器的板载具(2,52),包括:具有第一周向面(7,57)和第二周向面(8,58)的环形构件(6,56);在所述环形构件(6,56)的第一周向面(7,57)中的装齿(9,59),所述装齿包括周向分布的齿(11,61)和齿隙(12,62);在所述环形构件(6,56)的第二周向面(8,58)中的至少一个沟槽(14,64),其中所述沟槽(14,64)沿所述环形构件(6,56)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且连续地关闭,其中所述沟槽(14,64)被设置在所述装齿(9,59)的有效轴向长度内,所述板组件沿所述长度延伸;其中,所述沟槽(14,64)和所述装齿(9,59)彼此相交,使得沿所述沟槽的周向延伸,在所述环形构件(6,56)中在所述沟槽(14,64)与所述装齿(9,59)的至少一些齿隙(12,62)之间的相交区域中形成有多个径向孔(16,66),且其中所述多个径向孔(16,66)中的每个均由沿周向方向的两个毗邻齿(11,61)的基部区域(18)界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具,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周向面(8,58)开始,所述沟槽(14,64)包括沟槽深度(H14,H64);以及从所述第一周向面(7,57)开始,所述齿隙(12,62)包括在轴向邻近于所述沟槽(14,64)的截面中的齿隙深度(H9,H59);其中,所述沟槽深度(H14,H64)和所述齿隙深度(H9,H59)之和大于所述第一周向面(7,57)与所述第二周向面(8,58)之间的径向厚度(H6,H5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具,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沟槽(14,64)的截面平面中,所述装齿(9,59)的齿(11,61)包括最大齿厚度(B11,B61);和两个齿(11,61)之间的径向孔(16,66)包括最大宽度(B16,B66),其中:齿(11,61)的齿厚度(B11,B61)至少对应于径向孔(16,66)的宽度(B16,B66);以及其中,齿(11,61)的齿厚度(B11,B61)最大对应于径向孔(16,66)的宽度(B16,B66)的三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构件(6,56)包括环形腹板(23,73),所述环形腹板形成于所述第二周向面(8,58)与所述装齿(9,59)的齿根线(15,65)之间,所述环形腹板(23,73)包括径向厚度(H23,H73);其中,在贯穿所述环形腹板(23,73)的截面平面中,所述装齿(9,59)的齿(11,61)包括最大齿高度(H9,H59);以及其中:所述最大齿高度(H9,H59)至少对应于所述环形腹板(23,73)的径向厚度(H23,H73);以及其中,所述最大齿高度(H9,H59)至多对应于所述环形腹板(23,73)的径向厚度(H23,H73)的两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构件(6,56)包括最大外径(D6)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周向面(8,58)与所述装齿(9,59)的齿根线(15,65)之间的环形腹板(23,73),其中所述环形腹板(23,73)包括径向厚度(H23,H73);其中:所述环形构件(6)的最大外径(D6)至少对应于所述环形腹板(23)的径向厚度(H23)的35倍;以及其中,所述环形构件(6)的最大外径(D6)最大对应于所述环形腹板(23)的径向厚度(H23)的95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载具,其特征在于,在贯穿所述板载具(2,52)的纵向截面平面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孔(16,66),其中存在于所述纵向截面平面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孔(16,66)之和限定累积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拜冈W鲁普S布罗伊歇尔L赫茨
申请(专利权)人:GKN动力传动系统国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