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812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底筒,所述底筒底部连接整体式堵头;所述整体式堵头为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段式阶梯轴,阻尼器工作缸一端套接在第一段轴外壁;叉管一端套接在第二段轴外壁,底筒套接在第三段轴外壁,且所述叉管外壁和所述底筒内壁形成紧密配合。这种整体式堵头连接能很好的保证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内孔的同轴度,从而保证减震器不会因此产生异响。同时装配更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减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置式摩托车减震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装置在摩托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它起到支承车身,传递牵引力,与车辆行驶的安全息息相关;同时它又是性能件,减震效果的好坏,对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受也会产生影响。前减震装置按叉管的安装方向又分为正置式减震装置和倒置式减震装置,而现有的倒置式减震器一般包括底筒、叉管、套筒、连杆、活塞以及阻尼器工作缸,这种结构的倒置式减震器虽然能够起到减震效果,由于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采用与分体式堵头连接,即两个部件分别连接阻尼器工作缸和叉管,然后这两个部件组合在一起,分体式堵头部件在机加后都有不同大小的形位公差,所以很难保证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连接后的同轴度,造成在减震过程中,减震弹簧容易和阻尼器工作缸发生碰撞,产生异响,容易损坏,同时,结构复杂,装配效率低,生产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由分体式整体式堵头连接改为整体式堵头连接的摩托车减震器,这种整体式堵头连接能很好的保证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内孔的同轴度,从而保证减震器不会因此产生异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筒,所述底筒上方连接着整体式堵头;所述整体式堵头为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段式阶梯轴,分别为第一段轴、第二段轴、第三段轴,阻尼器工作缸套接在第一段轴外壁;叉管套接在第二段轴外壁,底筒套接在第三段轴外壁,且所述叉管和所述底筒形成紧密配合。这种整体式堵头连接能很好的保证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内孔的同轴度,从而保证减震器不会因此产生异响。同时装配更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式堵头上端面中心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与所述阻尼器工作缸的下端活塞连接。保证活塞与整体式堵头连接稳固,不会产生轴向和径向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式堵头下端面中心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筒上。保证整体式堵头与底筒连接稳固,不会产生轴向和径向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轴的外侧面设置有环槽。与阻尼器工作缸滚压后形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保证阻尼器工作缸在工作时不会产生轴向和径向偏移,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轴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叉管内螺纹直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使整体式堵头与叉管的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轴的外侧设置有外圆槽,槽内设有油封环。防止减震油泄 Mo 进一步地,减震弹簧位于叉管内,一端由支撑管支撑限位,另一端抵靠在第二段轴的上端面。如果减震弹簧高于叉管,在减震运动中,会挂卡在叉管壁,造成弹簧变形和产生异响,从而影响减震效果或失效。 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摩托车倒置前减震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将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由整体式堵头连接,这种整体式堵头连接能很好的保证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内孔的同轴度,从而保证减震器不会因此产生异响。同时装配更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式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套筒;2、叉管;3、减震弹簧;4、支撑管;5、连杆;6、阻尼器工作缸;7、底筒;8、整体式堵头;9、端盖;10、环槽;11、外圆槽;81、第一段轴;82、第二段轴;83、第三段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为了能够详细地描述本技术,首先,对本技术的摩托车倒置式前减震器作具体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底筒7,所述底筒7上方连接着整体式堵头8 ;所述整体式堵头8为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段式阶梯轴,分别为第一段轴81、第二段轴82、第三段轴83,阻尼器工作缸6套接在第一段轴81外壁;叉管2套接在第二段轴外壁82,底筒7套接在第三段轴83外壁,且所述叉管2和所述底筒7形成紧密配合。套筒I的一端固定在端盖9上,另一端套设在叉管2夕卜,与叉管2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端盖9中心位置连接连杆5,连杆5从支撑管4中心伸入所述减震弹簧3,然后与阻尼器工作缸6里的活塞体10连接;所述阻尼器工作缸6另一端与底筒7上的整体式堵头8连接;所述阻尼工作缸里注有减震器油;保证阻尼器工作缸6和叉管2时刻保持同轴关系。 其中,所述整体式堵头8上端面中心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与所述阻尼器工作缸6的下端活塞连接。保证活塞与整体式堵头8连接稳固,不会产生轴向和径向偏移。 其中,所述整体式堵头8下端面中心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筒7上。保证整体式堵头8与底筒7连接稳固,不会产生轴向和径向偏移。 其中,所述第一段轴81的外侧面设置有环槽11。与阻尼器工作缸6滚压后形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保证阻尼器工作缸在工作时不会产生轴向和径向偏移,晃动。 其中,所述第二段轴82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与所述叉管2内螺纹直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使整体式堵头与叉管的连接更稳固。 其中,所述第二段轴82的外侧设置有外圆槽12,槽内设有油封环。防止减震油泄 Mo 其中,减震弹簧3位于叉管2内,一端由支撑管4支撑限位,另一端抵靠在第二段轴82的上端面。如果减震弹簧3高于叉管2,在减震运动中,会挂卡在叉管2上端面,造成弹簧簧变形和产生异响,从而影响减震效果或失效。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整体式堵头8为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段式阶梯轴,阻尼器工作缸6套接在第一段轴81外壁;叉管2套接在第二段轴82外壁,底筒7套接在第三段轴83外壁,保证阻尼工作缸6和叉管2在任何情况下都同轴;当摩托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中,减震器不断的上下往复运动时,减震弹簧3也随之不断的作往复运动,此时减震弹簧3不断地导入或导出阻尼器工作缸6,因整体式堵头8很好地保证了阻尼器工作缸6与叉管2的同轴度,也就是保证了阻尼器工作缸与叉管内孔的同轴度,减震弹簧3导入阻尼器6工作缸时不会碰撞阻尼器工作缸6而产生金属撞击声,从而避免了减震器发生异响。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筒(7),所述底筒(7)底部连接整体式堵头(8);所述整体式堵头(8)为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段式阶梯轴,分别为第一段轴(81)、第二段轴(82)、第三段轴(83),阻尼器工作缸(6)一端套接在第一段轴(81)外壁;叉管(2)一端套接在第二段轴外壁(82),底筒(7)套接在第三段轴(83)外壁,且所述叉管(2)外壁和所述底筒(7)内壁形成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筒(7),所述底筒(7)底部连接整体式堵头(8);所述整体式堵头(8)为从上到下直径依次增大的三段式阶梯轴,分别为第一段轴(81)、第二段轴(82)、第三段轴(83),阻尼器工作缸(6) —端套接在第一段轴(81)外壁;叉管(2) —端套接在第二段轴外壁(82),底筒(7)套接在第三段轴(83)外壁,且所述叉管(2)外壁和所述底筒(7)内壁形成紧密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堵头(8)上端面中心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与所述阻尼器工作缸出)的下端底阀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长寿胡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亮影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