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敏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皮疹的中药外洗剂及护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8448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皮疹的中药外洗剂。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具有宣肺、清热、祛湿、解毒的中药金边龙舌兰、白克马叶、果上叶、白叶火草、石防风、光叶山黄麻、乔木刺桐、黔羊蹄甲、翅果唐松草、地八角,水煎制成外洗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98.44%,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皮疹消退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皮疹的中药外洗剂。
技术介绍
手足口病是一种以手、足、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此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口腔粘膜、手部、臀部、足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患儿自制力差、疱疹极易被搔抓或衣物等触碰而破溃。患儿皮肤的炎性丘疹、疱疹易继发感染。而且抓破疱疹的疱浆渗出会引起病毒传播。少数患儿可并发呼吸道感染、肺炎、脑炎、心肌炎等。目前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西医学主要以抗病毒、预防感染为主,根据病情采用一般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及患儿的依附性较差,疗效欠佳。应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本病能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避免并发症。患病对象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对静脉注射、口服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符合中医适宜技术中简、便、验、廉的特点,易被患儿接受,痛苦小,药价低廉,无毒副作用,不受环境限制,申请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皮疹的中药外洗剂。中医治疗本病以宣肺、清热、祛湿、解毒为基本原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手足口病皮疹的中药外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金边龙舌兰10-20份、白克马叶4-10份、果上叶3-6份、白叶火草10-20份、石防风3-9份、光叶山黄麻5-10份、乔木刺桐3-6份、黔羊蹄甲3-5份、翅果唐松草3-6份、地八角4-8份。优选的,金边龙舌兰15份、白克马叶7份、果上叶5份、白叶火草15份、石防风6份、光叶山黄麻7份、乔木刺桐5份、黔羊蹄甲4份、翅果唐松草4份、地八角6份。制备方法 加水煎煮0.5h,去渣,煎成药液约2000mL备用。方中:金边龙舌兰润肺、止咳、化痰;白克马叶润肺止咳;果上叶润肺化痰、行气止痛;白叶火草祛风清热、利尿;石防风发散风热、降气化痰;光叶山黄麻健脾利水、化瘀生新;乔木刺桐清热除风、健脾利湿;黔羊蹄甲理气止痛、化痰利水;翅果唐松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地八角清热解毒、利水。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28例病例为我院门诊诊断病例,所有病例临床表现均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最小1岁1个月,最大3岁,皮疹出现在手和(或)足39例,手足口同时出现皮疹者25例,伴发热(体温在37.5℃~38.5℃)患儿18例。治疗组64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最小7月,最大5岁,皮疹出现在手和(或)足27例,手足口同时出现皮疹者37例,伴发热(体温在38℃~38.8℃)24例,其6例患儿手足口腔部位皮疹典型,且有明显手足口外皮疹表现,双膝部及臀部均见密集红色丘疱疹,顶部泛白。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手足口病情,经检验,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儿科学》,证属风热犯肺挟湿型。对门诊疑诊手足口病病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予以留观:(1)发热伴手、足、口腔、肛周皮疹,病程在4天以内;(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3)发热、精神差。3、治疗及护理方法 (1)对照组:64例病例按一般治疗,做好口腔及双足双手皮肤护理,适当休息、清淡饮食,给予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3.5~7.5mL,每日3次及抗病毒口服液(石家庄市北方制药厂)3.5~7.5mL每日3次口服治疗,应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皮疹,每日3次。(2)治疗组:64例患儿除给予上述同样口服药物治疗外,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外洗剂,称取金边龙舌兰15g、白克马叶7g、果上叶5g、白叶火草15g、石防风6g、光叶山黄麻7g、乔木刺桐5g、黔羊蹄甲4g、翅果唐松草4g、地八角6g。加水煎煮0.5h,去渣,煎成药液约2000mL,加入热水洗浴,水温一般为40℃~45℃,由于患儿皮肤感知觉发育不完善,对皮肤感觉、痛觉的表达欠准确,需操作者严格根据具体患儿可承受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温度,避免烫伤皮肤。外洗每次20~25min,2次/d,连续3d,操作时护士用毛巾蘸取药液,重点洗手、足、臀部有皮疹、疱疹处,在外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状况等,发现患儿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相应的处理。4、疗效标准 显效(3d):口腔疱疹及手足心皮疹明显缩小或减少;有效(5d):皮疹减少,口腔疱疹及手足心皮疹好转;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两组患者用药后在3、5、7d三个观察时间点观察皮疹情况。5、治疗结果(1)两组间皮疹消失时间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两组间皮疹消失时间比较[例(%)]组别例数3d5d7d平均消失时间(d)对照组6411(17.19)45(70.31)64(100)5.250治疗组6453(82.81)63(98.44)94(100)3.560a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2)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表2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对照组6411341970.31治疗组645310198.44a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治疗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外洗剂可明显缩短手足口病皮疹的消退时间,从而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及因皮疹引起的感染,减少和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和蔓延,从而使手足口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减轻家属因皮疹破损不易愈合而引起的焦虑,维护家属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另外,由于加快了皮疹的消退和愈合,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称取金边龙舌兰15g、白克马叶7g、果上叶5g、白叶火草15g、石防风6g、光叶山黄麻7g、乔木刺桐5g、黔羊蹄甲4g、翅果唐松草4g、地八角6g,加水煎煮0.5h,去渣,煎成药液约2000mL备用。实施例二:称取金边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皮疹的中药外洗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金边龙舌兰10‑20份、白克马叶4‑10份、果上叶3‑6份、白叶火草10‑20份、石防风3‑9份、光叶山黄麻5‑10份、乔木刺桐3‑6份、黔羊蹄甲3‑5份、翅果唐松草3‑6份、地八角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手足口病皮疹的中药外洗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
外洗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金边龙舌兰10-20份、白克马叶
4-10份、果上叶3-6份、白叶火草10-20份、石防风3-9份、光叶
山黄麻5-10份、乔木刺桐3-6份、黔羊蹄甲3-5份、翅果唐松草3-6
份、地八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李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