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8429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主轴受主动力源驱动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主轴上设有若干随主轴转动的第一齿轮,编织机构包括传动杆、两根连杆、两组放线轮,传动杆一端设有与一个第一齿轮啮合的锥形齿轮,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传动杆与主轴垂直布置,连杆一端固定传动杆,另一端安装放线轮,进料机构连接编织空间使进料机构可将待编织的竹片传输到编织空间内,两组放线轮放出的两根编织线分别由编织空间靠近主轴的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后由远离主轴的第二开放端口引出,两根编织线分别处于位于编制空间内的竹片的上方和下方,顶出机构可由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并将处于编织空间内的竹片由第二开放端口顶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材加工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多个竹片并利用铁丝编织成竹簾,竹簾可以作为遮阳使用。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编织,其编织效率低,编织松紧度不一致,影响了竹簾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可以全自动地进行竹簾的编织,其编织效率高,编织松紧度一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包括机架、主动力源、主轴、若干编织机构、进料机构、编织空间、顶出机构,主轴受主动力源驱动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主轴上设有若干随主轴转动的第一齿轮,编织机构包括传动杆、两根连杆、两组放线轮,传动杆一端设有与一个第一齿轮啮合的锥形齿轮,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传动杆与主轴垂直布置,连杆一端固定传动杆,另一端安装放线轮,进料机构连接编织空间使进料机构可将待编织的竹片传输到编织空间内,两组放线轮放出的两根编织线分别由编织空间靠近主轴的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后由远离主轴的第二开放端口引出,两根编织线分别处于位于编制空间内的竹片的上方和下方,顶出机构可由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并将处于编织空间内的竹片由第二开放端口顶出。优选地,不同编织机构的传动杆平行布置。优选地,机架上设有使一根编织线处于竹片上方另一根编织线处于竹片下方的限位机构。优选地,多个第一齿轮在主轴上均匀分布。优选地,同一个编织机构上的两组连杆呈直线排布。优选地,竹片进入编织空间所受进料机构之力的方向与竹片被顶出编织空间所受顶出机构之力的方向垂直。优选地,竹片进入编织空间所受进料机构之力的方向与竹片的长度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竹片被进料机构引入编织空间内,两根由放线轮上引出的编织线分别处在竹片的上方和下方,此时,主动力源驱动主轴转动,主轴上的第一齿轮传动锥形齿轮使得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使由两组放线轮上引出的两根编织线绞合,然后由顶出机构将竹片由编织空间内顶出,重复上述过程,即可以将多根竹片自动编织在一起,不仅生产效率较高,编织松紧度一致,而且实现全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包括机架8、主动力源1、主轴2、若干编织机构、进料机构9、编织空间10、顶出机构12,主轴2受主动力源1驱动并转动设置在机架8上,主轴2上设有若干随主轴2转动的第一齿轮3,编织机构包括传动杆5、两根连杆6、两组放线轮7,传动杆5一端设有与一个第一齿轮3啮合的锥形齿轮4,转动连接在机架8上的传动杆5与主轴2垂直布置,连杆6一端固定传动杆5,另一端安装放线轮7,进料机构9连接编织空间10使进料机构9可将待编织的竹片11传输到编织空间10内,两组放线轮7放出的两根编织线分别由编织空间10靠近主轴2的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后由远离主轴2的第二开放端口引出,两根编织线分别处于位于编制空间内的竹片11的上方和下方,顶出机构12可由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并将处于编织空间10内的竹片11由第二开放端口顶出。不同编织机构的传动杆5平行布置。机架8上设有使一根编织线处于竹片11上方另一根编织线处于竹片11下方的限位机构。多个第一齿轮3在主轴2上均匀分布。同一个编织机构上的两组连杆6呈直线排布。竹片11进入编织空间10所受进料机构9之力的方向与竹片11被顶出编织空间10所受顶出机构12之力的方向垂直。竹片11进入编织空间10所受进料机构9之力的方向与竹片11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竹片11被进料机构9引入编织空间10内,两根由放线轮7上引出的编织线分别处在竹片11的上方和下方,此时,主动力源1驱动主轴2转动,主轴2上的第一齿轮3传动锥形齿轮4使得锥形齿轮4转动,锥形齿轮4带动传动杆5转动,从而使由两组放线轮7上引出的两根编织线绞合,然后由顶出机构12将竹片11由编织空间10内顶出,重复上述过程,即可以将多根竹片11自动编织在一起,不仅生产效率较高,编织松紧度一致,而且实现全自动化。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8)、主动力源(1)、主轴(2)、若干编织机构、进料机构(9)、编织空间(10)、顶出机构(12),主轴(2)受主动力源(1)驱动并转动设置在机架(8)上,主轴(2)上设有若干随主轴(2)转动的第一齿轮(3),编织机构包括传动杆(5)、两根连杆(6)、两组放线轮(7),传动杆(5)一端设有与一个第一齿轮(3)啮合的锥形齿轮(4),转动连接在机架(8)上的传动杆(5)与主轴(2)垂直布置,连杆(6)一端固定传动杆(5),另一端安装放线轮(7),进料机构(9)连接编织空间(10)使进料机构(9)可将待编织的竹片(11)传输到编织空间(10)内,两组放线轮(7)放出的两根编织线分别由编织空间(10)靠近主轴(2)的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后由远离主轴(2)的第二开放端口引出,两根编织线分别处于位于编制空间内的竹片(11)的上方和下方,顶出机构(12)可由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并将处于编织空间(10)内的竹片(11)由第二开放端口顶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簾自动编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8)、主动力源(1)、
主轴(2)、若干编织机构、进料机构(9)、编织空间(10)、顶出机构(12),
主轴(2)受主动力源(1)驱动并转动设置在机架(8)上,主轴(2)上设有
若干随主轴(2)转动的第一齿轮(3),编织机构包括传动杆(5)、两根连杆(6)、
两组放线轮(7),传动杆(5)一端设有与一个第一齿轮(3)啮合的锥形齿轮
(4),转动连接在机架(8)上的传动杆(5)与主轴(2)垂直布置,连杆(6)
一端固定传动杆(5),另一端安装放线轮(7),进料机构(9)连接编织空间(10)
使进料机构(9)可将待编织的竹片(11)传输到编织空间(10)内,两组放线
轮(7)放出的两根编织线分别由编织空间(10)靠近主轴(2)的第一开放端
口进入后由远离主轴(2)的第二开放端口引出,两根编织线分别处于位于编制
空间内的竹片(11)的上方和下方,顶出机构(12)可由第一开放端口进入并
将处于编织空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赛群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青龙湾竹艺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