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器。
技术介绍
在电线接线过程中,需要将电线的外表皮撕去,连接后还需用绝缘胶带包裹好,十分麻烦,效率低,这样既不方便连接,又浪费绝缘胶带。为此,技术人员作了相关研究和开发,见专利号为ZLCN201210141230.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快速接线器》(公开号:CN102683918A),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接线器,包括由底座和上盖装配组合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金属导电片,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电源进线的过线槽和放置引出导线的出线线槽,所述过线槽贯通底座左右两端,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连接过线槽和出线线槽的导片压槽,所述的金属导电片安装在导片压槽内并连接电源进线和引出导线,金属导电片上设置有连接导线的宽度小于导线外径的U型开口。上述技术方案虽然也提供了一种快速接线器,可免去电线接线制作过程中剥皮操作,但是该接线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导线不去皮的情况下能实现快速接线导通的可转向快速接线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应不同转向的接线情况的可转向快速接线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转向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具有供导线伸入的一第一腔体并一端设有一第一导电轴;第一压线杆,通过前述的第一导电轴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第一绝缘壳体上并内置有一向下伸出的第一压线针,该第一压线针与前述的第一导电轴接触导通并尖部能伸入前述的第一腔体;第一转向夹,包括第一连接杆部及与第一连接杆部一体成型的且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向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具有供导线伸入的一第一腔体并一端设有一第一导电轴;第一压线杆,通过前述的第一导电轴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第一绝缘壳体上并内置有一向下伸出的第一压线针,该第一压线针与前述的第一导电轴接触导通并尖部能伸入前述的第一腔体;第一转向夹,包括第一连接杆部及与第一连接杆部一体成型的且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导电臂,该第一导电臂分别能转动地设于第一导电轴两端;第一绝缘护套,套设于前述第一转向夹外壁上;第一转向节,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转动段,前述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杆部插装配合,前述的第一转动段轴向中空,第一导电线圈,设于前述的第一转向节内,并与前述的第一连接杆部接触导通;第二绝缘壳体,具有供导线伸入的一第二腔体并一端设有一第二导电轴;第二压线杆,通过前述的第二导电轴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第二绝缘壳体上并内置有一向下伸出的第二压线针,该第二压线针与前述的第二导电轴接触导通并能伸入前述的第二腔体;第二转向夹,包括第二连接杆部及与第二连接杆部一体成型的且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导电臂,该第二导电臂分别能转动地设于第二导电轴两端;第二绝缘护套,套设于前述第二转向夹外壁上;第二转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向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具有供导线伸入的一第一腔体并一端设有一第一导电轴;第一压线杆,通过前述的第一导电轴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第一绝缘壳体上并内置有一向下伸出的第一压线针,该第一压线针与前述的第一导电轴接触导通并尖部能伸入前述的第一腔体;第一转向夹,包括第一连接杆部及与第一连接杆部一体成型的且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导电臂,该第一导电臂分别能转动地设于第一导电轴两端;第一绝缘护套,套设于前述第一转向夹外壁上;第一转向节,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一转动段,前述的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连接杆部插装配合,前述的第一转动段轴向中空,第一导电线圈,设于前述的第一转向节内,并与前述的第一连接杆部接触导通;第二绝缘壳体,具有供导线伸入的一第二腔体并一端设有一第二导电轴;第二压线杆,通过前述的第二导电轴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第二绝缘壳体上并内置有一向下伸出的第二压线针,该第二压线针与前述的第二导电轴接触导通并能伸入前述的第二腔体;第二转向夹,包括第二连接杆部及与第二连接杆部一体成型的且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导电臂,该第二导电臂分别能转动地设于第二导电轴两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军,傅恩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