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保护式汽车转向信号闪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14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管保护式汽车转向信号闪光器。该闪光器由振荡开关电路(A)部份,短路保护(B)部份和故障监示电路(C)部份组成。其中由RO分压检测电阻与继电器J常开接点相接形成的分压支路,既为电路(A)提供振荡条件,同时构成闪光信号灯负载与电源的通路。电路(A)的振荡使J的常开接点不断地接通与断,形成信号灯不断闪亮。当负载短路或因故障欠载时,电路(B)或电路(C)使电路(A)停振,以实现短路保护和故障的监示作用。该闪光器有适用性强,安装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管保护式汽车转向信号闪光器。目前常用的电热驱动式金属触点闪光器,存在着短路后易被烧毁和无故障监示的缺点。现已公知的88205404号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保护式无触点转向信号闪光器,但须配用两个开关,使用和安装均不方便,特别是电路中的输出开关管T1由于受到功耗大,散热面积小,外部环境温度较高的影响,难以达到国家GB7258-8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新颁条款的要求,在汽车夜间故障排修时,难以始终长时间正常显示报警闪光信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国标新颁条款要求,且简易适用的晶体管保护式转向信号闪光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首先,建立一个控制信号灯闪亮的振荡开关电路〔A〕。该电路通过其中输出管集电极接有的继电J的通与断来控制构成负载回路的R0分压支路的导通与断开,以实现对负载电路通与断(即信号灯闪亮)的控制。同时R0分压支路的通与断,又为电路〔A〕提供振荡条件;在电路〔A〕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单管延时开关电路〔B〕,在负载短路时,该开关电路受R0分压变化的作用而导通,并控制后置的电路〔A〕。使电路〔A〕的输出管截止,从而其集电极所接的继电器J保持断开状态,R0分压支路断开,以实现短路截流保护的作用;在电路〔A〕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受控开关电路,它将电路〔A〕的输出管的基极与地联接,它受接入R0分压支路的控制三极管的控制,它们共同构成故障监示电路〔C〕。当电路欠载时,负载回路电流减小,R0两端电压减小,控制三极管因而截止,受控开关电路开通,从而为电路〔A〕输出管的基极提供回路电流。致使其保持导通,J动接点接至常开静接点e,负载回路常保持导通。无故障的信号灯保持亮,而出故障的信号灯长熄。以达到故障监示的目的。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闪光器与信号灯负载,电源联接的整体结构电路图。其中蓄电池电源经负载由L、N两端输入。BG5截止时,J处常闭接点。BG5导通时,J处常开接点。下面结合该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闪光器中的信号灯闪光振荡开关电路〔A〕部份,包括振荡管BG2、BG3、BG4、输出管BG5、C2、R5、R6、R7R8、D2、D3、R0分压电阻和继电器J;短路截流保护电路〔B〕部份包括开关管BG1、C1、R1、R2、R3、R4,D1和负载回路电流检测电阻R0;故障监示电路〔C〕包括开关管BG6、D4、R9、R10和R0检测电阻。电路的操作过程是在电路正常的情况下,当将K拨至汽车转向同侧的信号灯接点时,首先蓄电池经负载向C1、C2充电,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C2充电致使BG2导通,而BG3、BG4、BG5同时截止。C1充电由于受到R2、R3分压作用仍使BG1保持截止状态。当C2充电结束时,BG2即刻截止,BG3由R8提供基极电流导通,同时BG4、BG5随之导通,J动接点吸合至常开静点e,负载信号灯闪亮。同时由于R0端电压很小,致使C2放电,当C2放电到uAN大于BG2的门限电压时,BG2重新导通,而BG3、BG4、BG5截止。J动点接常闭静接点d,信号灯熄灭。随之蓄电池又向C2充电,电路中BG2、BG3、BG4、BG5因此周而复始导通与截止,形成信号灯闪频。在电路负载短路时,J接点一旦吸合至e点,蓄电池即刻向C1瞬间充电。当充电使C1两端电压uC1大于BG1的门限电压时,BG1保持导通状态,随即BG2导通,从而BG3、BG4、BG5保持截止,J接点又接d点,负载信号灯保持熄灭。待排除短路故障后,再开启K,闪光器恢复正常工作。当电路正常时,BG6导通,D4承反相电压截止。当负载信号灯其中任何一只出现故障电路欠载时,负载回路电流减小,R0分压减小使BG6截止,D4保持导通并为BG5提供基极电流回路,BG5因此保持导通并致使J接常开点e,正常的信号灯持续发亮,而故障信号灯熄灭,由此指示出故障负载。该闪光器M、N两端,可并接一只压电陶瓷蜂鸣器或电磁喇叭,利用它的声响效果起到辅助转向提示和转向完后关闭闪光器的提示作用;其中的D5起着防止L、N点反接后损坏内部元件的作用;其中的R0为0.2欧,R2与R3阻值之比为16。适用于12V、24V电源的其他机动车辆。本技术闪光器中的振荡开关电路,仅起着控制信号灯负载与电源回路的导通与断开作用,无须由其向信号灯提供较大的工作电流。因而,其中的三极管工作电流较小,而且处在开关状态,其管子的功耗和管热也比较小,闪光器能够达到在夜间排除故障时,长时间稳定工作的要求。并且具有短路保护、故障监示的功能,其电路结构比公知的闪光器省去了一个开关,使安装使用更为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晶体管保护式汽车转向信号闪光器,它由控制信号灯闪光的振荡开关电路部份,短路截流保护电路部份,故障监示电路部份组成,电路和建立在电路的基础上,电路是一种单管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是a、组成电路的R5、C2、R6、D2、R7串联电路并接在电路M、N两端,BG2管的基极接C2与R6的接点,集电极接BG3的基极,BG3发射极接BG4的基极,BG3、BG4的集电极接输出管BG5的基极;组成电路的R8接BG3基极与M接点之间。C2的充放电和R8的基极偏置,使BG2与BG3、BG4及BG5工作在无稳态的振荡状态;设置的分压和检测电阻R0,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接于BG5集电极上的继电器J的动接点相接,共同为C2提供充放电条件和形成信号灯通电回路,b、在电路的BG5管的基极与地之间接有一条由D4与R9串联而形成并受BG6开关管控制的开关电路,它与R0和J配合组成电路,保证电路欠载时,检测电阻端电压减小,BG6保持截止状态,进而在D4负极提供低电位,致使BG5保持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器,其特征是BG5基极接D4正极。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闪光器,其特征是BG6的集电极与D4和R9的接点相接,基极串联R10与J的常开接点e相接,发射极接电源正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器,其特征是电路〔B〕的开关管BG1的发射极与电路M点之间接有电阻R2,与N点之间接有R3,并与继电器配合以保证在闪光器正常工作时,BG1保持截止,其集电极通过D1和R4串联电路与BG2基极联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晶体管保护式汽车转向信号闪光器。该闪光器由振荡开关电路(A)部分,短路保护(B)部分和故障监示电路(C)部分组成。其中由R文档编号B60Q1/34GK2073834SQ90216458公开日1991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金厚 申请人:江西省鹰潭市汽车修配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体管保护式汽车转向信号闪光器,它由控制信号灯闪光的振荡开关电路[A]部份,短路截流保护电路[B]部份,故障监示电路[C]部份组成,电路[B]和[C]建立在电路[A]的基础上,电路[B]是一种单管延时开关电路,其特征是:a、组成电路 [A]的R↓[5]、C↓[2]、R[6]、D↓[2]、R↓[7]串联电路并接在电路M、N两端,BG↓[2]管的基极接C↓[2]与R[6]的接点,集电极接BG↓[3]的基极,BG↓[3]发射极接BG↓[4]的基极,BG↓[3]、BG↓[4]的集电极接输出管BG↓[5]的基极;组成电路[A]的R↓[8]接BG↓[3]基极与M接点之间。C↓[2]的充放电和R↓[8]的基极偏量,使BG↓[2]与BG↓[3]、BG↓[4]及BG↓[5]工作在无稳态的振荡状态;设置的分压和检测电阻R↓[0],一端接电源正极,另一端与接于BG↓[5]集电极上的继电器J的动接点相接,共同为C↓[2]提供充放电条件和形成信号灯通电回路,b、在电路[A]的BG↓[5]管的基极与地之间接有一条由D↓[4]与R↓[9]串联而形成并受BG↓[6]开 关管控制的开关电路,它与R↓[0]和J配合组成电路[C],保证电路欠载时,检测电阻端电压减小,BG↓[6]保持截止状态,进而在D↓[4]负极提供低电位,致使BG↓[5]保持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鹰潭市汽车修配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